对话 解脱后的坚守(第2页)
张永琪:对,但是我现在的态度没有变,至少现阶段没有,反而觉得要更加负责;另外从我个人性格来说,我也不爱朝那方面想,跟以前一样早来晚走,哪儿多花点钱还是挺心疼。
教育在线:从花自己的钱到花人家的钱,肯定要比以前有很多限制吧?
张永琪:有,培生在这方面还是比较谨慎的。因为毕竟他们买的不是一条生产线,而是一个虚拟产业。教育培训行业是靠人的知识创造价值,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一个产业;目前他们也有很多担心,出现任何一个小问题都非常警觉。前段时间他们把所有的章都收走了,后来又发回来。我问为什么,他们说“听说有的企业用章盖了很多打白的纸张”,所以这种中西文化的碰撞会不断发生,现阶段还是会有些不信任。
教育在线:你下一步有何打算?
张永琪:我就是站好岗呀(笑)。第一是要负责任,按我们原来的发展计划对新董事会有一个交代;另外我得尽量留人,可能有人一定要走,我们就得输入新鲜血液,继而搭建企业架构,搭好之后再提供一张漂亮的“成绩单”。
我现在还有好多东西需要学习、不断成长,如果业绩好的话,可能会让我管理更多培生的业务,继而走向国际;如果管理上确实因为能力有限做得不好,第一就是警告,第二就是下岗呗。目前我不会考虑新机会。
教育在线:所以你不可能考虑短期内再创业了?
张永琪:短期内不会,除非这条路走不通。当初为什么人家选中环球雅思,可能跟我的性格有关系,我估计他们观察我很多年了。
教育在线:你觉得你是什么性格呀?
张永琪:就是这种性格——把公司卖给人家还不走(笑)。
教育在线:其实他们的风险系于你一人。如果说交易完之后你再去创办一个类似环球雅思的机构,把这些人拉走,那他们买的就是一个空壳。所以他们的投资成败都系于你个人信誉。
张永琪:对,尤其是教育企业。就是别人在投资企业的时候,企业领军人的表现和选择很重要。我和培生谈了将近三年,中间我们的CFO离开了,他们就觉得这个团队没人了,我的英语又不太好。后来我站出来跟他们讲,不管是谁当权,我都有责任继续把环球雅思做好。他们觉得很好,还把价格提高了。
教育在线:确实是不管任何风吹草动,最终他们认可的是你这个人。
张永琪:对,一定是信誉,主要是责任。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一定要负责任,不能拿了钱马上卸担子,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会把咱中国人的信誉毁掉。当然我也害怕,如果我退出或者拉人出去单干,大家就会觉得我这人不咋地。后半生人家见到我就说这点事……
教育在线:这样的行为对整个中国教育的信誉影响都非常大。
张永琪:对。如果我今后不干了,或者很自私地去干别的事,可以肯定地讲,今后中国的民办教育机构上市也好,或者和外资企业有其他合作,都会受到很大冲击,甚至可能出现信任危机,以后再合作的话,至少得加几道审核。
回归到扎扎实实做好企业
作为先行者,张永琪希望媒体和同行的眼光不要放在“套现”的结果上,他认为,这只是一条可资借鉴的路径,但教育机构最终还是回归到扎扎实实做好企业上。
教育在线:现在环球雅思的收购已经尘埃落定,但媒体和同行对此依然很关注,你认为大家应该更多关注什么?
张永琪:现在大家讨论比较多的是如何融资或上市,但我觉得从大环境来说,教育机构的领军人首先是教育家,其次是企业家,最后再成为战略家,要有三者兼容的能力再考虑融资上市,所以说不要过多地讨论资本、上市;第二,现在大家都陷入如何挣钱、如何套现的“怪圈”,还是应扎扎实实把企业规模做大、教学质量做好。
实际上,环球雅思上市时也因规模太小流动性受到压力,我们属于“早产儿”。从2006年年底开始融资,2007年至2009年努力做上市准备,2010年上市,但是规模太小,所以上市之后压力很大。我们走到今天,很多人不明白,只是说我套了多少钱,所以媒体写得比较多的也是“解脱”“卖掉公司”“十亿身家”等表面的东西,我希望大家更多关注我们这种模式,给大家一个路径借鉴。
教育在线:但实际上前提是责任、信誉、口碑,如果没有这个前提,别人给十个亿,同等的就有十亿的风险。所以还是人家对信誉的认可,这也是你想告诉媒体和后来人的。
张永琪:如果问培生为什么要买我们,其实主要是信誉,尤其是我个人的信誉;第二是我们的产品特色及其所在领域的规模。我们的模式也比较新颖,就是全国直营+连锁,分支比较多,符合中国特色,还有雅思、托福这些国际化的产品;第三,企业规范化运作,尤其上市以后,环球所属学校有了规范的流程,这些可能好多学校还没做到。规范需要投入成本,但这种投入到后面才会“给力”,才有今天的结果。
(文章原载于:《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2012年2月8日C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