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情感学习(第4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②管理情绪(managingfeelings):管理自身表达情绪的方式,应对和改变消极情绪,增强和提升积极情绪。当我们学会以积极的方式来表达情绪、应对困难情绪、感受积极情绪的策略时,我们将能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做出更适当的行为,并与周围的人进行更好的合作,有更好的产出。

③动机(motivation):努力向目标迈进,坚持不懈,保持乐观。当我们能够设置自己的目标,想出有效的策略来实现目标,并有效地应对阻碍和困难时,我们将能以一种积极的方式去应对学习环境,并最大程度地发挥我们的能力和潜力。

&hy):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重视他人,支持他人。当我们能够理解、尊重并重视他人的信念、价值观和感受时,我们将能够更好地与有不同背景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更好地与他们合作,更好地向他们学习。

⑤社会技能(socialskills):建立并维护人际关系,解决问题。当我们学会了建立和维持关系,拥有了解决问题和冲突的策略时,我们便拥有了帮助自身获得所有学习成果的技能。例如,通过减少消极情绪和分心,把与他人互动作为一种积累学习经验的重要方法。

活动2理解社会情感学习的理论基础

【活动目标】

①理解社会情感学习实施的理论基础。

②掌握情感教育和社会情感学习的内在关系。

③区分情绪与情感。

【活动时间】

45分钟。

【活动材料】

阅读材料、大白纸、小型便笺纸。

【活动方法】

阅读、小组讨论。

【活动过程】

①参训者阅读相关材料。(10分钟)

②参训者分小组,围绕问题讨论上述材料。(10分钟)

③各组陈述讨论成果并互动追问。(15分钟)

④培训者总结。(10分钟)

【活动提示】

在阅读中要围绕以下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

①社会情感学习的理论基础。

②掌握情感教育和社会情感学习的内在关系。

③区分情绪与情感。

【阅读材料1-4】社会情感学习的理论基础:如何理解人的发展

人的发展应是身体、心智、情感的整体性发展,情感是人性发展不可缺少的“基因”,在现实性上代表了人性的需求倾向。人的全面发展直接受到人的情感发展的制约,情感的发展是人全面发展的基本前提。因此,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应该是一个有情感的人,情感在人类个体的生存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育是发展人的,如何保持人的平衡发展、协调发展,促进人形成健康的身体、健全的心智、积极的情感,是教育必须考虑的问题。因此,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就成为学校教育的应有之意,是教育的重要目标。

为此,教育应以人为目的,基于人性应该获得的发展,获得精神的健全成长,而不是以人作为实现其他目的和利益的工具,这是教育的本质属性。但在现实的教育中,我们往往忽视了学生自身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指向,而是追求遗忘学生情感发展的过分功利化的目标。这种诉求使教育自身冷漠化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在教育中仍未得到真正地确立。

【阅读材料1-5】社会情感学习的理论基础:教育理解的变化

从“知识的容器”到“社会性的构建”[5]

长期以来,人们对教育的理解就是知识的传授,总是认为“人是掌握知识的容器”。人的认识是第一性的,人的欲求和意志是第二性的。任何人之所以成为他自己,是由于他的认识。人是到了这个世界上,认识了事物之后,才决定他自己成为这样或者那样的人。这种知识观的理论基础,实际上颠倒了现实的关系,认识、知识成为第一性的东西,欲求和意志则成为侍奉认识的奴仆,就人而言,他自己被包裹在一层坚实的知识硬壳之中,似乎从来就没有一个生存问题,他们自身的欲望、需求、意志随着这种知识的包裹都离他们远去了,被遗忘了。人虽然可以从知识的传授中获得某种理性思维能力,但它并没有给人以思想和价值判断的尺度,也没有给人以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在当今人类社会,知识不再只是人的认识问题,更是人的存在问题,特别是人作为社会的一员,要经历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因而对教育的理解,很重要的就体现在其对人的社会性的构建上。因此,知识不仅促进人的理性的提升,更融于人的存在过程,确证着人的存在,而且在不同的层面上改变着人的存在,促进着人的生成。这就是知识与学生发展更深层次的内在关联的当今解读,是将学生作为人来发展,也就是使其成为一个人的“观人”的教育立场。以往,我们主要是在认识论的意义上看待知识,认为知识仅仅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满足物质功利需要的工具),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理性认识能力。这就是知识与学生发展的外在关联。如今,我们逐渐发现,认识论并不是研究知识、真理问题的唯一视角,我们还可以从存在论的角度来研究与探讨知识和真理的问题。

【阅读材料1-6】社会情感学习的理论基础:智力理论的变化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