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节 自主创造性教学文化建设的思考(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文化是耕耘,是丰硕的收获;文化是感受,是沉浸的品位;文化要发展,要恒久的努力。学校文化以学校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并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各个部门与工作中,使学校形成具有特色的文化。学校文化力表现为学校文化对学校群体所有所员所产生的认知力、向导力、凝聚力、整合力、约束力,以及对社会公众所产生的识别力、感染力甚至征服力。学校文化力是学校文化内外的力量体现。学校文化和学校文化力的重心体现在学校富有特色的教学文化的形成、独具品牌的教学文化的形成。

专家对学校教学文化的指引

为了明确学校教学文化方向,我校请来了教育界的专家,给学校教学文化的发展以指引。具体如下:

石中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听取了今天的开题报告,选题就是研究教学文化,研究教学的生活方式,是对教学领域的深入。教学是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学是十分关键的,教学质量是教育质量的关键。学校文化建设是很重要的抓手,不能只停留在面上,教学文化有不同的样态,教学文化建设应有自己的特点。自主性和创造性是大兴七小教学文化建设的特点。没有教的自主性就没有学的自主性。教师的工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教学也必须包括创造性,不同学科的老师应允许其依据不同的学科特点进行创造。老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主体作用的发挥是培养学生学习主体性的重要助力。学习不是按部就班的过程,我们需要有创造性的教学和充满创意的课堂。

建议:

1。明确构建自主性教学文化的阻碍因素是什么,包括观念上、制度上行为上的因素,找到方向。此外,在教师和学生中存在自主创造性的因子,这些在课题中体现得不够。

2。教学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自主创造性的学的研究是不够的。通过自主创造性的教促进自主创造性的学,是促进学生多样性学习的一个途径和手段。

王本陆(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学文化的研究”这个主题选得很好,这个,在学校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搭建精神上的共同体。开题报告十分规范。

建议:

1。课题研究能够通过大家一起做一件事,形成我们新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和老师上一个新的台阶。但教育目标没有纳入本课题中,要通过做本次课题,带动研究工作,以培养创造性的人才作为终极目标。

2。基本问题要考虑清楚。一是教与学的关系;二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式和学习水平不同,教师如何进行自主创造性的教学。

赵福江(班主任杂志社、教育科学研究杂志社社长):

本次活动的前期起点高,前期的理论引导保持了正确的方向,保证理论前提不走弯路。本次课题有理论的引导,能保证方法运用得当。教师有些时候是无意识的,不知道哪些东西应该充分展示,这需要理论的梳理,概念知识的澄清和普及。更重要的一点,我们应该清楚自己的课堂是什么样子。

建议:

教师可以将原生态的课程录下来,进行分析,隔一段时间再进行这样的活动,反复进行。对原生态的东西进行采集和分析,最终形成实际的素材,可以促进我们学生的成长,老师的成长。

李明新(北京小学校长、特级教师):

我站在实践的角度,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教训进行点评。课程改革的决战在课堂,教学文化是我们现在很难突破的一个难点。

建议:

1。在下一步的研究中,充分思考教学文化的自主创造性和学校文化建设的关系,思考现在大兴七小的文化和我们要追求的文化是一种什么关系。如果不明确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不利于下一步更好的发展。目前,关系尚未十分清晰。

2。要思考基础性和创造性的关系。在小学阶段高自主创造性,站在现代教育前沿,可以防止我们在教改的过程中走钟摆式道路而来回不前。不同学科有不同学科的特点,教学的自主创造性的问题,我认为更难一些。

3。在实施设计当中,建议进一步研究自身的阶段性和侧重点。应提出一个更具体一些的规划。要提醒我们的课题组,加强理论学习、调查研究并深入研讨。如果不能把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搞清楚,就会在以后的研究过程中走弯路。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边学习,给子课题组配备相应的技术和理论支持,定期让教师与专家进行理论与实践的交流和碰撞。

4。三个子课题组的人员分工再明确细化,具体要研究教与学深层的东西。教改已经有十多年了,为什么许多学校还是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最最深层次的东西是什么?我们学校该怎样实施?

5。自主创造性的教学文化,建议尽快研究它的指标和评价,到底在大兴七小的课堂上,应该有哪些评价,设定导向,同时改变自己的管理。教研也要拿出评价。课题不是挂在墙上的,应把文本的东西变成一个实施过程,过程决定质量。

鲍传友(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院长、副教授):

研究要有一个落脚点,学生的自主创造性是落脚点,要设定观察的视角。现在,整个研究十分理性化,但问题需进一步细化与分解,如:究竟要研究什么问题?大兴七小的教学文化有哪些方面亟待研究?自主创造性的课堂观察点是什么?

余清臣(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

通过课题引领学校发展。除了教学文化,还有不同的领域文化,要考虑在各领域之间如何配合。教学改进和教学文化侧重点不同。要加强学习,在问题的理解上思考如何进一步加深文化建设,同时考虑文化建设的标准化、模式化,和去标准化、去模式化。

要注重自主创造,除了举办年会、论坛,可以进行一些其他形式的评比,例如自主教学创意大赛、课赛。不要把成果放到最后阶段再拿出来。

李广成(区教委党组书记、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

学校要发展,就要以校本课程的课题研究为抓手,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十分必要。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真正的效果不能离开实践,必须以实际的素材做研究,避免抄袭,确实从实践中进行加工。通过实践研究,研究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促进学校发展的过程。大兴七小总体发展态势良好,师生的精神面貌良好,研究内涵的发展很好,这是有利的条件和前提基础,希望课题可以推进学校各方面工作,课题是“大兴区名校长培养工程”的一方面,衷心希望各位专家把大兴七小作为实验田,借大兴七小的课题为第一炮,为“大兴区名校长培养工程”的课题研究提供前期的指导。

周爱彬(原大兴区教委小教科科长):

作为小学管理者,校长需要推动小学科学、有序地发展,本次课题是一个很好的抓手和平台。

教学文化的创设应关注到三级课程。今天更关注学科,例如,综合实践课有其特殊性。教学文化的形成应该放在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当中去,如果各个方面都有这样的意识和实践,可以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2013年3月21日,“自主创造性教学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开题暨学校发展研讨会)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