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信息能力(第2页)
⑤名录:《期刊名录》《中国图书馆名录》等。
⑥图录:地图、历史图谱、文物图录、人物图录、科技图谱等。
⑦表谱:《中国文化史年表》《中外历史年表》《达尔文年谱》《孙中山年谱》等。
⑧其他类书、政书。
(2)工具书的结构
一般工具书有序(前言)、凡例、目录、正文、附录和索引几部分构成。索引最为重要,是查阅词典的工具。
(3)工具书排检方法
排检法是指对一定数量的文献或其他信息记录或文献实体按某一标识及规则进行排序,并按同一标识及规则进行查检的组织方法。排检法应用十分广泛,如检索工具的编制和检索系统的建立,工具书的编制,文献的排架,电话簿、电码本、字符集的编制,各种名单的编排,等等。
①中文工具书排检方法
工具书的排检方法,既是工具书的编排方法,也是工具书的检索方法。由于读者对工具书有不同的检索习惯和不同的检索目的,所以在历史上出现了许多工具书的排检方法,主要的字顺排检,包括部首法、笔画笔形法、音序法、号码法、分类法、主题法、时序法、地序法。在这些排检法中,很难说哪一种是完美无缺的,所以一部工具书往往以一种排检法为主,辅以其他方法,增加检索的途径。我们在使用每种工具书时,应当先认真阅读它的凡例、目录等说明文字,了解它使用的是哪种编排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迅速准确地查找到自己所需的资料。
②外文工具书的排检方法
西文工具书的排检是使用拉丁字母顺序排列。
其他外国文也根据文字特点有一定的排列方法。
(4)工具书检索的一般程序
①根据需要确定检索范围。
②熟悉和利用现有的对口工具书。
③查阅凡例和熟悉排检法,检索出所需资料。
④摘录和复制资料。
途径:一是卡片摘录,这是针对所需要的资料很少的时候用的;二是复印,这是针对所需要的资料很多、长篇大论都可以用的时候用的;三是下载打印,这是针对电子数据或资料而用的;四是剪贴,这是针对自己订阅的报刊和书籍而用的,图书馆和其他公共场所的报刊是绝对不能剪贴的;五是电脑保存,这是针对有自用电脑的人而言的,但必须做好多个备份或保存到多个移动硬盘里,以免因计算机中病毒或重新安装系统或不小心格式化硬盘而造成数据或资料丢失。
(5)整理资料
一般是分类整理:有笔记式、卡片箱式、袋装式等各种形式。
3。网络检索能力
(1)网络信息检索
网络信息可以是文本、图像、图形、动画、声音或其他,超越了纸质文本检索的各种限制,运用各种信息的链接方式,可以在短时间内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2)常用的网络检索工具种类
①网上搜索引擎:代表性的搜索引擎有“百度”“搜狗”等。
②网络百科全书:代表性的有“百度百科”“中文维基百科”“互动百科”等。
③网上数据库。
中国期刊网:收录国内中、英文期刊,涉及理工、农业、医药卫生、经济、政治与法律、文史哲、教育与社科等领域。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以科技信息为主,集经济、金融、社会、人文信息为一体的网络化信息服务。
中文社科报刊篇名数据库:收录的报刊基本覆盖了全国哲学和社会科学的期刊和报纸。
复印报刊资料数据库:涉及马列、社科、哲学、政治、法律、经济、教育、语言、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等学科,且有文摘和索引。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收录了中国出版的数、理、化、天、地、生、农林、医药卫生和工程技术领域的中、英文期刊,是一个集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文献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