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节 教育研究的方法(第4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研究者通过对当前教育领域中研究形势的了解以及教育现状的探讨,来选择调查研究的课题。研究课题的选择前面已经做过详细介绍,这里就不再赘述。

2。制订调查计划

调查计划是调查工作进行的依据,也是调查计划能否顺利进行和调查研究质量的保证。调查计划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阐明研究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主要说明研究题目的产生过程以及这一课题的重要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说明研究要解答哪些问题,要达到什么目的,以及选择这个课题的意图和价值。

(2)说明调查的内容,将调查内容具体化

调查研究的内容往往由一些抽象的概念组成,要进行调查,首先要明确调查的变量是什么,把变量进行操作化,确定调查指标。指标是表示一个概念或变量含义的一组可观察到的事物,概念是抽象的,而指标是具体的。所谓操作化,就是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指标的过程;操作化是调查研究中的关键一环,是由理论到实际、由抽象到具体这一过程的“桥梁”。如“溺爱孩子”可以操作化为不注意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不注意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对孩子过分迁就、物质上尽量满足等几个观测指标。指标的确定没有固定的标准,根据研究的具体变量和研究对象的行为表现来确定。

(3)说明调查范围(总体)、调查对象(样本)

说明调查的总体,如果是抽样调查,要说明抽样方法和步骤,抽取的样本规模,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等信息。

(4)调查手段和方法及调查的具体步骤

说明调查研究的手段和方法(问卷、访谈、测查等);调查所用的工具(问卷、量表等);说明调查研究过程的具体步骤。

(5)说明调查人员的组成、组织结构及培训安排

主要说明调查人员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明确分工和组织管理;突出调查研究人员的组织保障和能力保障。

(6)确定调查的时间进度和经费使用计划

说明调查研究每一步的具体时间安排;说明调查研究经费的来源和预算。

3。搜集资料,实施调查

按照调查计划制订的调查步骤到现场实施调查,为了保证调查材料的真实性、可靠性,实施过程要注意以下问题。

(1)调查人员要实事求是地搜集材料,不能带有任何偏见,不能提示或暗示。

(2)所有的调查人员采用统一的标准和统一的记录方式进行调查,避免产生误差。

(3)尽可能采用多种手段或途径进行调查,从不同的角度或侧面广泛地搜集资料,进行比较。

4。资料的整理、分析

调查所获得的资料有定性的文字资料和定量的数据资料。资料的整理首先是对资料进行分类、汇总,检查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筛选有效的调查资料。其次,对文字材料进行分析、综合;对数据资料进行录入、统计分析。最后,定性分析和定量统计的结果相结合,得出全面、可靠的结果。

5。总结、撰写调查报告

结合实际情况及有关教育理论对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得出调查结论,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既可以保存调查研究的成果,同时也可以与同行进行经验和学术交流。

调查报告是科研论文的一种形式,它的格式和论文格式很相似。包括标题、前言(引言或问题提出)、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及分析、结论、对策或建议等部分。

四、实验研究法

(一)实验研究法的含义

实验研究法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影响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条件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二)实验研究法的分类

1。根据实验进行的场所,可分为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

实验室实验是指在实验室中,通过严密地控制实验控制过程,包括自变量的控制和改变、无关变量的控制以及因变量的测量等,尽量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实验室实验能够紧密地说明变量间的关系。但是,由于实验室是在特定的人为控制的环境中进行的,得出的结果的推广性较差。

自然实验法是在自然状态下,即教育现象发生的真实环境中,在不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和生活秩序的情况下,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尽可能地控制一些无关因素的影响,通过控制或改变某些条件(自变量),观测由此带来的被试的行为变化(因变量),进而分析变量间关系的一种实验方法。自然实验法对条件的控制不够严密,结果的精确性相对较低。但由于实验是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的,研究结果的可推广性比较强。

2。根据实验的目的可以分为确认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

确认性实验指通过实验收集事实资料,确认所研究的对象是否具有研究假说内容的基本特征,并推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发展。

探索性研究是指对研究的问题了解不多,研究的目的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探索实验假设实现的可能性,明确变量间的关系,目的在于探索未知。

验证性实验指在实验前有明确的实验假设,实验研究的目的是验证所得的研究结果是否符合研究假设,是对某种理论假设进行验证和推广。

3。根据同一实验中自变量因素的多少,可分为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实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