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节 教师观(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一)师生关系的含义及功能

1。师生关系的含义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

2。师生关系的功能

(1)教育功能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结成的相互关系,其本身就孕育着一种教育任务。

(2)激励功能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师生双方都会产生重要的激励作用。对于教师而言,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使教师感受到教育教学过程的愉快和自身从事工作的价值,从而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增强教师的责任心,激励教师全身心投入教育工作中去。

(3)社会功能

良好的师生关系传递着一种关怀、信任的心理氛围,对于孩子们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学相长的催化剂;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

(二)师生关系的基本类型

师生关系可以分为放任型、专制型和民主型。每一种师生关系都有其特征与不同的影响:

放任型师生关系模式的特征是无序、随意和放纵。

专制型师生关系模式的特征是命令、权威和疏远。

民主型师生关系模式的特征是开放、平等和互助。

因此,新课程理念倡导的师生关系应当为民主型师生关系模式。

(三)辩证统一的师生关系

1。教学上的授受关系

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学生主体地位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2。人格上的平等关系

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真正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与帮助的关系。

3。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

师生关系从本质上讲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的关系。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知识和智力上,而且体现在思想和人格上。

(四)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的特征

1。民主平等

民主平等已成为现代师生关系的核心要求。

2。尊师爱生

学生对教师尊敬信赖,教师对学生热爱,是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特征。爱生是尊师的基础,尊师是爱生的结果。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在建立尊师爱生的新型师生关系中起着主导作用。

3。心理相融

师生的心理相融是指教师和学生集体之间、和学生个人之间,在心理上能彼此协调一致,并相互接纳,教师的行动能够引起学生积极的响应,学生的心理变化也能被教师时时关注,师生之间关系融洽,亲密无间,团结协作,彼此相互依存,对维系正常的师生关系起着重大的情感作用。

4。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这一成语出自《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意为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