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2页)
一石激起千层浪。
整个朝堂瞬间炸开了锅。
“开科取士?疯了吧!”
“我大炎取士皆由世家举荐,此乃祖宗之法,怎可轻改!”
“他想干什么?让那些泥腿子也来跟我们同朝为官吗?”
窃窃私语声如同苍蝇嗡嗡作响。
站在百官最前列的礼部尚书孔德,一张老脸已经涨成了猪肝色。他感觉自己的血都衝上了天灵盖。
他猛地跨出一步,指著顾云舟的鼻子,气得鬍子都在发抖。
“竖子!竖子狂悖!”
“科举取士,乃是前朝亡国之策!我大炎立国百年,皆由门阀世族举荐贤才,方有今日之安稳!你此举,是想动摇我大炎的国本!”
老头子唾沫横飞,一副要跟顾云舟拼命的架势。
“圣贤之道,在於德行门风!岂是几篇酸文就能衡量的?你让那些市井小人,乡野村夫也来应试,是想用一群奇技淫巧之徒,来玷污我朝堂圣地吗?”
“老夫,第一个不答应!”
他身后,乌泱泱一大片官员立刻跟著跪了下去。
“臣等附议!请陛下降罪此獠,以安国本!”
“请陛下三思啊!”
声浪震天,几乎要掀翻太和殿的屋顶。
顾云舟就静静地站在那,看著这群戏精表演,脸上甚至还带著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
他內心毫无波澜,甚至有点想笑。
来了来了,守旧派终极boss登场了。这台词,这气势,不去唱戏都屈才了。
他等到那群人的声音稍稍小了点,才不紧不慢地开口。
“孔尚书。”
他只叫了三个字,孔德的咆哮就卡在了喉咙里。
“敢问尚书大人,”顾云舟的语气依旧温和,“如今国库空虚,边境危急,靖王余党尚未肃清,这些,也都是祖宗之法吗?”
孔德一噎,老脸憋得更红了:“这……这是权宜之计!与国本无关!”
“哦?原来贪官污吏横行是权宜之计,忠臣良將难觅也是权宜之计。”顾云舟笑了,“那孔尚书的意思是,我大炎的国本,就是靠著各位大人家里的几亩薄田,几个虚名,来代代相传的吗?”
“你……你血口喷人!”
“我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顾云舟收起笑容,眼神陡然变得锐利,“世家举荐,举的到底是贤才,还是自家的蠢材,各位大人心里有数。”
“国难当头,我们需要的,不是一群会写几句酸诗,谈几句风月的废物!”
“我们需要的是能治国安邦的能臣,是能算清钱粮的干吏,是能为陛下开疆拓土的良將!”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字字如刀。
“所以,我提议的恩科,有三条。”
“其一,不问出身,不看门第!凡我大炎子民,只要识文断字,皆可报考!”
“其二,考试內容,废除诗词歌赋!只考三样:经义,策论,算学!经义考治国大道,策论问时事之弊,算学查钱粮民生!能者上,庸者下!”
“其三,本次恩科,由我,亲自担任主考官!以杜绝一切舞弊之可能!”
这三条一出,比刚才的动静还大。
如果说刚才只是往油锅里泼了点水,现在就是直接扔了根雷管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