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节 让花儿为我开放对一名强迫症女大学生的箱庭治疗(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4。治愈整合阶段(第10~12次)

这一阶段的箱庭作品以自性箱庭为主题,即在沙箱中间制作的能量集中于一点的高度精神实现的箱庭作品。三次作品极为相似,除了延续使用大量的绿色植物外,还加入了色彩斑斓的花卉。箱庭作品中的花表达来访者对奖赏、鼓励的渴望。

在制作箱庭作品10时,小燕主动与自我像展开对话,对自己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索,了解到内心深处渴望被关注和认可的需要。小燕发现尽管作品中使用了大量的花草,颇有生机,但是花朵都是朝向圈外的。小燕意识到这是自己长期以来存在的自我认识问题,总是渴望赢得外人的认可和喜欢,却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的感受。小燕觉得这样的生活很累,而且在逐渐远离活着的本质,只有自己认可自己才能拥有真正的快乐和自信。随着咨询的进行,小燕和父母的关系有所改善,父母也逐渐意识到了自己当年的言行带给小燕的伤害,对小燕有很多的抱歉和内疚。这种变化让小燕极为不适应。

箱庭作品11(图4-13)表达了对独处的需要以及对过去经历的再次面对,这是个体心灵成长的表现。

在最后一次的箱庭作品(图4-14)中,小燕用茂盛的植物制作了一个更大的圈,将过去曾经带给自己伤害的人都放入其中,微笑面对。所有的花朵都朝向圈内的自己和重要他人,这是小燕对自我的肯定,也是与过去的和解与接纳。小燕用水晶球和花束作为对自己成长的肯定和鼓励,“生活是美好的,我要更加坚强和自信地走下去”。

图4-13箱庭作品11:蜷缩

图4-14箱庭作品12:美好

三、案例讨论

箱庭治疗的效果反映在来访者箱庭制作的过程和箱庭作品中,也反映在来访者的现实生活中。通过上述关于治疗过程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来访者发展变化的脉络。下面,我们主要通过对箱庭作品主题的分析、来访者在箱庭中的自我成长以及对现实生活的适应状况,来考察箱庭治疗效果。

(一)箱庭作品的主题与分析

箱庭作品的主题是对作品所表现的象征性意义的总括,反映来访者的心路历程。RieMitchell曾归纳了箱庭的受伤主题和治愈主题。前者指来访者在箱庭作品中呈现的具有实际创伤体验或经历的主题,后者则反映来访者内在积极的变化。

纵观12次箱庭作品,在前两个治疗阶段,箱庭作品表现出较多的受伤主题。例如,箱庭作品2在象征自我的玩具前后各放了一个大型的怪物,是“威胁”的表现;横在中央的栅栏、陡峭倾斜的桥梁和湍急的河流暗示了过桥的凶险,是“受阻”的表现。在箱庭作品3中,自我像周围放了很多恐怖的动物,再次突出了“威胁”主题,增加了“忽视”的主题,位于中间的小女孩孤立无援,正是内心感受的真实写照。箱庭作品5表达了“分裂”“受阻”“限制”“对抗”“矛盾”等受伤主题,反映了随着治疗的深入,与无意识冲突进行抗争时所遭遇的抵抗、压力、对峙的内心状态。之后,箱庭主题呈现出由受伤主题向治愈主题的转化。箱庭作品7、8出现了类似湖的圆形水域,并将自己放入其中,这是“深入”,意味着一种深层的探索或发现。箱庭作品8出现现实中的人际关系,体现了“培育”,但四个区域相对孤立,并未整合协调起来,植物的使用是“能量”的表现。箱庭作品11、12中圆圈的扩大暗示了意识“容器”的扩大和包容性的增加,作品呈现出“趋中”“整合”和“中心化”的倾向。通过对系列箱庭主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通过箱庭治疗,来访者的内心世界从创伤走向治愈。

(二)箱庭中的自我成长

以沙箱为中心,创造一个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促使来访者的治愈力得以发挥是箱庭治疗的基本假设之一。箱庭制作的过程是来访者对内心力量的挖掘,对自我的探索。初始箱庭投射出的自我是受到威胁,没有力量,有强烈的不安全感的和否定的,对父母的感情是矛盾的。随着治疗的进行,借助箱庭这一媒介,上述问题得以面对。从排斥、矛盾到接纳,对亲子关系的处理表现了自我的发展和成长,同时也帮助小燕看到身边的支持资源。后期的箱庭作品投射出的自我是快乐的、幸福的、安全的和自我接纳的。

玩具是来访者意识和无意识的心象表现和象征语言,玩具性质、色彩的变化从另一角度反映了自我成长。初始阶段小燕经常使用恐龙等原始动物来表达自己的内界,这一象征暗示了其创伤发生的时期有可能是在发展的早期;转化阶段小燕尝试使用象征生命和活力的植物以及卡通动物,这是平衡自己过于紧张和悲观情绪所做出的努力;最后,小燕使用水晶球、花束等美好的玩具作为对自己的进步的肯定和接纳。

与阴影的对话也反映了自我的成长。在初始阶段呈现出的“恶势力”是个体阴影的象征,意识到阴影的存在本身就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对抗阶段呈现的对立和深入意味着对阴影的整合,当人在接纳自己的阴影时会感到充满力量;后期将代表阴影的蛇放在房屋和花草之中,暗示了其对阴影的接纳。

(三)现实生活的适应与治疗的终结

由于来访者是治疗者在临床实践中遇到的案例,而不是经过研究设计和筛选得到的样本,所以,为了不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我们没有使用任何标准化的问卷和量表,也未对来访者的关系人群进行访谈,而是通过治疗过程中的言语和非言语的表现、箱庭作品的分析以及个人自陈报告等进行心理评估。来访者自述经过治疗,焦虑情绪和强迫思维等症状有较大程度的缓解,能较好地处理与父母、男友和同学的关系,积极乐观地看待生活中的事情,学习效率也有所提高。学期末,来访者表示自己已经投入紧张的考试复习中,很期待暑假回家与父母相聚。结合张日昇(1999)总结的心理咨询终结的指标,我们决定结束治疗。

(四)箱庭作品和制作过程

箱庭作品大都集中在沙箱的中部和左部,表现出对现实的关注和认可以及对过去问题的呈现。制作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来访者对内心世界的投入程度,迅速地完成作品说明小燕对自我的驾驭能力有限,安全感和自我稳定性较低。不能长时间对内界进行深度探索,可能是强迫症来访者穷思竭虑、不能遏制的强迫思维在箱庭制作中的体现。此外,来访者在动沙方面也相对谨慎,说明在发挥自身潜能方面缺乏开拓性和深刻性,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强迫症来访者的刻板、缺乏自信等人格特点。

不管是在初始箱庭中还是在系列箱庭治疗中,来访者制作的箱庭作品里都有比较清晰的自我像,但是与普通大学生不同的是,来访者的自我像的象征物通常不是只有一个,而是有多个,代表不同的自我实现。小燕一般会把自我像放在箱庭中比较中心的位置,如空间的中央或者是其他玩具的中心。这些制作特点表明,在小燕的无意识里,自我处在一个非常中心的位置,被时刻关注着。此外,在制作后的谈话中也发现,闯入式观念通常是一些细小琐碎的事情,但往往经过小燕的反复推理,成了生命攸关的大事,由此带来的焦虑和恐惧不得不再通过一些细小、琐碎、反复的行为来缓解。小燕存在较高的自我矛盾感,在她的意识中只能接纳自我好的一面,排斥自我不好的一面。为了缓解这一矛盾,小燕将自己的行为和思维精确化,形成严格、刻板、教条、仪式化的习惯,忽视内心的情感体验。因而治疗者在治疗中会发现让强迫症个体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他们更多的是习惯描述事情的细枝末节,罗列各种情境和可能的各种后果。

在小燕的箱庭作品中,很少有家庭、集会等日常生活的主题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或建设等。小燕倾向于通过箱庭呈现一种心理状态,或者仅仅是将自己的渴望罗列出来,玩具之间可能并没有任何关联,箱庭作品也没有故事情节。治疗者从中感受到的不是一种流畅的表达,而是停滞的片段。箱庭主题多是一些对自我的反思和评价,或者是一种探索和寻找。对于连续治疗的小燕来说,箱庭主题的改变也是疗效的表现之一。从创伤到治愈,从分裂到整合,从摸索、反思到面对、展望,小燕的作品愈加整合、流畅,富有生机。

对沙子的忽视甚至抵触也是强迫症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在箱庭制作中的反映。即便是在单纯的谈话治疗中也经常出现类似的情况。强迫症来访者总是滔滔不绝地谈论自己的强迫症状以及这些症状带给自己的巨大精神压力和情绪困扰,但是当治疗者试图就某个症状去深入寻求背后的原因时,来访者会突然转移话题继续描述下一个症状,治疗也因此陷入僵局而无法深入。在箱庭治疗中,动沙是消耗来访者心理能量的过程,与沙子的接触可以帮助来访者与自己的无意识进行沟通,对沙子进行积极的建构是来访者释放无意识冲突,调配心理能量的表现。这也是很多儿童只通过玩沙就能起到心理治疗作用的原因。对于强迫症来访者来说,强迫症状产生的原因是深层的自我矛盾,这给来访者带来强烈的不安全感。拒绝触碰沙子是在拒绝无意识传达给他们的真实信息,在自我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及拥有足够的力量之前,来访者很难面对无意识带给自己的这些真实体验,因此,动沙也可以看作来访者的自我得以成长的表现。

(五)箱庭体验

小燕对箱庭有较少的情感卷入,对沙子没有特别的感觉,甚至有消极的感觉。这一点与强迫症来访者习惯忽视自己的内心体验,将主要精力放在理性和言语能力的发展上的特点有关,因为后者更容易被控制,更容易降低矛盾性的感受。小燕在初期对箱庭没有特别的感觉,是抱着一种试试看的态度来完成的,匆忙地制作后便开始谈话,在问及箱庭的内容和感受时也描述得非常简单。尽管如此,因为沙、玩具以及制作本身的象征性表达,小燕还是在治疗中触动了自己的无意识,这个意识化的过程会让小燕有些不知所措甚至有些痛苦。在治疗的中期会表现出对箱庭制作的抗拒,如“我不知道该做什么?”“这样持续地做真的有用吗?”“今天可以先聊天吗?”等周旋之语。治疗者在这个过程中不为所动,但表现出对小燕选择的尊重。在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小燕还是会照例完成箱庭的制作。其实抗拒的时候正是治疗过程深入的时候,通常这种艰难的局面过去后会有新的变化。随着治疗的深入并接近尾声,小燕对箱庭的体验也日趋深刻。有些来访者甚至能承受长时间的沉默和内心独白,这对于喋喋不休的强迫症来访者来说是非常大的进步。

(六)治疗者思考

强迫思维来访者在其箱庭制作的过程以及箱庭作品主题方面有其独有的特征。箱庭疗法能显著改善强迫思维来访者的强迫症状和焦虑情绪,重塑其缺失的安全感,促进强迫思维来访者的自我成长和人格发展。

来访者的箱庭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其治疗机制有如下几个内容。第一,箱庭疗法致力于建立的母子一体性的治疗关系以及创设的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是使来访者的安全感得以重塑的关键条件。第二,来访者在咨询室中体验到的积极无条件的关注和自我价值的肯定为人际关系信赖感的建立提供了资源。第三,来访者通过接触沙子、玩具来制作箱庭作品,将外在的真实性转变成心灵的真实性,接触无意识,箱庭唤醒了来访者内在的自我治愈力,从而进入治愈的过程。第四,箱庭治疗者静默的见证、共感理解的态度使来访者在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中自我治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