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抒怀诗四首(第2页)
建设有中国特色特殊教育学科专业研讨会中毕业生发言
中国残联副理事长程凯博士、教就部副主任李冬梅,北师大教育学部朱旭东教授与特殊教育研究所教师就特殊教育学科建设交换意见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特殊教育学科专业研讨会上发言
这一天,全国各地的毕业生、特教同人纷纷给我发来祝贺的短信和贺词。
北师大特殊教育研究所全体教师与前来参加研讨会的毕业生共聚一堂,共叙师生情,共话同窗谊,共展特教未来。
特教30年的生日蛋糕
《现代特殊教育》(高教)编辑部贺词
96级毕业生贺词
91级、97级毕业生贺词
与北师大特殊教育研究所教师合影
与87级毕业生合影
与91级毕业生合影
与06级硕士毕业生合影
2016年7月1日,我们迎来中国共产党95周年诞辰,95年的历程见证了党的丰功伟绩。1956年,我在留苏预备部转为正式党员,到如今已经整整60年,中共七大到十八大的党章我全部都珍藏着。60年来,我时刻不忘党对我的培养。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专门写下一首诗,感怀自己60年的风雨磨砺和执着追求。
入党六十年
入党六十年,平凡一成员,
宗旨为人民,每天做一点。
名利抛两边,特教小贡献。
众人齐为公,中国梦实现。
[1]1986年,北师大建立了中国大陆第一个特殊教育专业,2016年是特殊教育专业建立30年即而立之年。30年来,中国的特殊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特殊教育体系初步建立,从学前早期干预到高等特殊教育的体系已建立,基础教育领域的特殊教育学校就有近2000所,各类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近40万人,师资培养体系亦建立起来,培养了本科生、研究生层次的专业人员。但是特殊教育的中国体系尚不完善,特殊教育的中国理论体系和学派尚待完善,需要后来人一起努力,创建中国自己的特殊教育理论体系、学科和学派。
[2]别人对我的工作有过很多溢美之词,是对我的鼓励,我表示十分感谢。但那不客观,事实是特殊教育选择了我,培养了我,教育了我,我在中国特殊教育发展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小阶段(20世纪后半叶)、在大陆、在残疾人事业的特殊教育的一个领域做了一点工作(三个一),我是一个特殊教育老师,如果一定要加“之”字,那就称为“特教之子”,这要后人来评价是否够格。专业的建立靠的是历史条件,国家需要,领导重视,学校和系里的领导顾明远、袁贵仁、尹德新,系里各教研室老师,甚至系里职员秦忠洲、朱怀斌等,以及校外的邓元诚、沈葆忱等,更主要的是特殊教育教研室的各位老师:顾定倩、肖非、王雁、刘艳虹、钱志亮、韦小满、焦青、王工斌、李彩云、童忠良、哈平安等同事的全力参与和贡献。
[3]仿照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示儿》一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韵,写给特殊教育的后来者。人是由物质逐步演变成有生命的自然人、社会人,最后又回到自然的物质,到那时人在社会的一切就全消失了。我作为一个特殊教育老师也会有一天回归自然,但在此之前有一心愿,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的特殊教育理论学派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