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评估技能与能力(第2页)
在高速运转的职业世界里,社会变革、产业变革和组织变革风起云涌,人们已经找不到真正的旱涝保收的“铁饭碗”了,职业风险随时可能降临。许多组织向员工推荐《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就是想告诉自己的员工,要随着准备迎接组织里的变化,以积极的心态和方式规避职业风险。如果我们能在执行好自己的“A计划”的同时,不断为自己的“B计划”做技能准备,特别是提升可迁移性技能,修好职业发展的“护城河”,就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职业发展的安全性。
4。能力是捕捉职业机遇的“营气”
“营气”充沛才能身心健康。一个人的成功除了需要自身的努力和外界的资源外,还需要及时地捕捉机遇。职业机遇如灵光闪现,只垂青于有准备的头脑,而这些准备大多是能力的准备。从另一角度看,捕捉职业机遇本身也是一种成功的必备技能,是对一个人的辨别能力、分析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决策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综合考验。
(二)职业发展是能力的体现
能力是职业发展的根基与条件,反过来,职业发展也会促进能力的自我发现、自我丰富与自我提升,归纳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
1。职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个人能力高低的标志
一个人的职业发展必然要经历一个从生存到发展,再到成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个人职业发展水平的高低体现在职位的高低、自主性的高低、薪酬的高低、职业声望的高低等方面,而这些方面往往代表着一个人的能力,因此,职业发展水平是能力高低的体现。
2。职业发展目标是实现个人能力转换的动力
要想实现职业目标,个体必须具备与目标相适应的能力,体现出与职业目标相适应的技能。职业发展目标在职业发展道路上发挥着激励和修正的作用,成为许多人告别不良生活方式与习惯、实现个人能力转换和角色转换的推动力。因此,树立适当的职业目标对于个人能力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3。职业生涯成功是促进个人能力提升的过程
人们对于职业生涯成功没有统一的标准。但就个人而言,每个人的职业生涯成功都是一个递进的过程,即不断设定目标、实现目标、修正目标、再实现目标的一系列过程。在这个不断成功的过程中,个人能力不知不觉中得到了不断地提升,自我也得到了不断地完善。因此,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脚踏实地地,步步为营;成功是一个过程,享受其中的苦与乐,比实现某个具体目标更有意义。
三、了解你的技能与能力
了解一个人的技能与能力的方法很多,可以从各类涉及职业与能力的动词词表、名词词表和形容词或副词词表中对照选择,但这种方法的缺点是随意性太强,针对性不够,容易流于形式。我们认为最好的技能识别方法是生活实践,因此本书只运用成就经历法进行技能识别。由于能力是隐藏在技能表现下的心理倾向,因此最好的识别办法是心理测量。本书只简要地介绍能力测试手段的分类,并以GATB为例加深读者对能力测试的理解。
(一)运用成就经历法识别你的技能
运用成就经历法不仅可实现发现技能,更是整理求职简历的必要步骤。
在说服别人的方法中,最有效的就是讲故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历,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有些经历平淡不惊,逐渐被我们忘却,有的却因其付出的努力之大、影响之深长期留在我们的记忆里。一段成长经历,有的人看到的是伤痛,有的人看到的是收获,善于从经历中总结的人总是成长得更快。
当你告诉别人你拥有某种技能或能力时,别人会心存疑惑:你凭什么这么说?如果你能举出几个生活工作中的实际例子自然可以使他信服,这就是故事法的用处。但是,若想在短时间里立刻想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依靠你平时的积累和及时的总结,所以你有必要学会一种整理归纳技能的方法——成就经历法。
成就经历法是根据梵和鲍尔斯的技能分类提出的技能开发工具。我们首先要学会表达技能的句式。在前面的例子中我们提到的“我成功策划过一次全校的新年晚会”,实际上就是把三种技能结合起来的表达方法。不过,在描述一种技能时,我们有时还需要对经历进行提升,表4-6就是运用成就经历法提取三种技能的例子,我们可以很方便地将三种技能组成一个概括性句式。如第一条,描述为“成功策划过一次全校的新年晚会”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我们对这一经历进行进一步的挖掘,就像我们给自己的故事写读后感一样,潜在的能力因素就会被有效地挖掘出来。全校性的晚会没有太大的可迁移性,而其本质是一次人数众多、程序复杂、有特定意义的大型活动,所以用“大型活动”代替“全校性春节晚会”是合理的。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可以组成“有效地策划大型活动”这样一条技能描述,依此类推。
表4-6成就经历法中技能识别方式举例
了解了如何从成就经历中提取技能词汇,我们就可以着手进行成就经历法的归纳过程了。你可以将一张A4白纸竖放在自己面前,在上面写上题目,如“张三的技能识别表”,然后把纸折为左右两部分,左侧占三分之二,右侧占三分之一,在左侧的上方写上“成就经历描述”,在右侧的上方写上“可识别出的技能”,于是一个自我经历的技能识别表就做好了(当然,用电脑办公软件的表格功能会更方便一些)。下面,回忆你的成长经历,把你认为自己做得好的经历逐一记录下来,越具体越好,而且最好给每个经历起一个名字。你会发现你记录得越详细,可识别的技能就越多。仔细地审视你的成就经历,如果没有太多的遗漏,就可以正式寻找你的技能了。从可迁移性技能开始,把文中的动词用荧光笔标出来,然后结合专业技能和管理技能列出完整的技能描述。为了能更好地理解这一方法,我们用一个例子(见表4-7)加以说明。
表4-7××的技能识别表
需要说明的是,表4-7中的故事是真实的,出于保护隐私和节约篇幅的考虑,我们没有将第(2)至(4)个故事展开。从这个例子我们不难发现,对故事的整理需要一个仔细审视的过程。当然,我们可以请朋友、老师、家人从各自的角度阅读这个故事,也许能发现更多的技能,这不失为一种全面评价的良策。
(二)能力测试工具简介
对于能力测试工具,我们其实一点都不陌生。能力测试,即能力倾向测试,是测量一个人适合做什么,或者说一个人在哪个方面最有潜能,以及最容易做出成就的一种测评手段,在职业领域应用最多的是人才筛选和员工考核。目前,标准化的能力测试工具非常多,比较知名的有一般能力倾向测验(GeudeTestBattery,GATB)、军队职业能力倾向测验(ArmedServicesVoalAptitudeBattery,ASVAB)、职业能力安置调查(CareerAbilityPlatSurvey,CAPS)、区别能力倾向测验(TheDifferentialAptitudeTest,DAT)等。
能力测试包括一般能力倾向测试、特殊能力倾向测试、机械能力倾向测试、创造能力倾向测试和领导能力倾向测试等。
1。一般能力倾向测试
一般能力倾向测试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智力测试,测试的结果往往用智商表示,反映了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七种能力。其中,观察力是有关大脑对事物和现象观察能力的指标;注意力反映了人们心理意志的指向力、持久力和控制力;记忆力反映了识记、保持、再认识和重现客观事物所反映的内容和经验的能力;思维力则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与现象的系统化能力;想象力是人脑对既有信息进行加工并再造为可视性新信息的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则反映了人脑对事物进行观察和研究的能力;应变能力是一种适应能力,反映了人们应对外界事物改变时的本能性自我保护能力及应激下的思维决策能力。
一般能力倾向测试的内容往往是人们维持正常生活必备的技能,与学生的学习能力关系最为密切。用于成年人的最常用的智力量表多是依据1916年美国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WAIS)编写的修订版,在职业领域很少单独使用,并且对结果的使用与智商不同:智商往往是将被试分数与某年龄、地区的常模分数做比较,以说明被试拥有的智力水平,而职业领域则更关心各分测验的结果如何,以了解被试在这些方面的能力水平是否达到了施测者对职位的要求。
2。特殊能力倾向测试
特殊能力就是指某些人具有的他人所不具备的能力或少数人拥有的超群的能力。目前已经形成并且在实践中广泛应用的特殊能力倾向测试有很多种,如:测试应聘者处理办公室日常工作的能力时,多运用文书能力测试,包括快速阅读能力、文件整理的效率、物品与人名的速记、文字校对的正确性等测试内容;而在招考飞行员或进行某特殊工种等军事和工业领域的人才选拔时,则会运用心理运动能力倾向测试,这种测试大多利用仪器来测量一个人运动反应的速度、耐力、灵活性、协调性、精细度或其他方面的特征。
3。机械能力倾向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