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节 识别职业兴趣(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不只适用于兴趣对学习能力的开发,也适用于兴趣对个人职业能力的开发。一个人对于某一事物具有较为浓厚的兴趣,就会激发他对寻求该事物相关知识的欲望以及探索热情,并促使他调动全部积极性,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学习和工作之中。这时,他的智力和体力都进入最佳状态,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发挥自身潜能,充分施展才华,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利用兴趣进行职业能力的开发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但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职业兴趣只是技能开发的引爆点,而不是全部。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我们都明白,再好的老师也不能替我们思考,替我们掌握知识。职业发展所需的技能是多种多样的,有的难,有的易,有的与我们兴趣一致,有的令我们厌烦,只学我所爱是不够的,还要靠理性和意志爱我所学、干我所需。

3。增强职业适应,促进个体的职业成功

职业兴趣可以使人更快地熟悉并适应职业环境和职业角色。有关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对某一工作有兴趣,他便能发挥其全部才能的80%~90%,并且能够长时间、高效率地工作而不感到疲劳;相反,如果某个人对所从事的工作不感兴趣,那么他在工作中只能发挥其全部才能的20%~30%,并容易感到疲劳和厌倦。

职业兴趣还可以激发一个人的探索欲和创造力。当职业兴趣与职业环境一致时,个体更容易在具体的职业活动中充分调动整个身心的积极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极思考,大胆探索,进而促进个体能力的充分开发,最终实现个体的职业成功。

4。保持工作积极性,提高职业满意度

心理研究表明,当一个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着浓厚的兴趣时,即使工作很苦很累,他也会感到精神愉快,生活充满乐趣。相反,如果一个人从事了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他就不可能积极主动地去做,甚至有时还会不自觉地表现出被动的、消极的、拖拉的工作态度。个体从事与自己兴趣相吻合的职业,意味着他的偏好能够得到满足,他在大部分的工作时间都能保持一个愉悦的心情,工作的满意度会得到明显提高。

例如,一位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在实习期间出现了工作失误,受到领导批评后,对所做工作感到厌烦,以致出现消极怠工和与患者言语冲突等问题。实习单位对此十分不满,要求解除实习协议。学校辅导员及时了解学生情况,与其交谈,发现他不喜欢枯燥的工作,认为这些工作浪费了自己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才能。辅导员帮助其加深对工作的认识,并对其进行了批评教育。事后,辅导员又与实习单位进行沟通,单位同意给予一个月观察期,将其重新安排至信息室工作。接受批评并转换工种后的这名学生像变了一个人,在信息室协助完善管理系统,经常加班加点,向带教老师请教,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赞扬,并于毕业时与该单位签了约。这个例子提示我们,职业兴趣确实对提高工作积极性和职业满意度有帮助,但对于职业兴趣,也存在一个认识与发现的过程。

(二)在职业发展中培养职业兴趣

既然职业兴趣如此重要,我们便不能任凭职业兴趣自生自灭,而是要以职业目标为导向,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职业兴趣,使它成为职业发展的助推力。一个人的职业兴趣受多个方面的影响,有的是父母与其他家庭成员的影响,有的影响来自榜样的崇拜,有的来自偶发事件的启示,有的则来自不断的认识与实践。我们认为,稳定的可以成为志趣的职业兴趣来自不断的认识与实践。

1。勤求博采

具有广泛兴趣的人往往视野开阔,能有效解决各种问题,在职业上也具有多样化的选择,容易获得较大的发展。大量的教育实践也证明,培养大学生广泛的兴趣是大学生全面成长的需要。其实,不仅是大学生,新时期所有的青年人都应该培养广泛的兴趣,因为不同领域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是当今社会的基本特点,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建立起对多个领域的广泛兴趣有助于快速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实现个体的全面成长。

目前有些大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兴趣过于狭窄,除了对本专业感兴趣之外,对其他学科知之甚少。这些行为都有可能阻碍其职业发展。实际上,随着各个学科之间的相互融通,大学生培养自身对多个学科的兴趣和对新知识的开放心态,是有助于未来的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的。

2。趣有专守

前面已经谈到,一个人应该培养广泛的兴趣,但要注意的是,兴趣也不能太广泛,要有重点,要有中心兴趣,否则就可能导致一个人在职业选择时没有确定的职业规划方向,同样不利于职业的发展。另外,虽然职业兴趣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可以改变,但是一个人的职业兴趣往往会经历从可塑逐步走向稳定的过程。保持稳定的职业兴趣是职业发展的基础,只有这样个体才能投入更多的精力,不断地钻研,在职业上也容易取得成功。我们可以想象,如果职业兴趣不稳定,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一无所获。

3。立足专业

对于大学生而言,对未来职业的选择与现在所学的专业紧密相关,因此,对专业的兴趣直接影响未来职业发展。然而,有资料显示,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同度不高。许多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感兴趣,荒废了大部分时间。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了解不深入、不全面,对该专业未来的职业领域和范围也缺乏足够的认识。

专业兴趣的培养包括自我培养和学校培养两个方面,主要方面是自我培养,即通过了解和学习,培养起对专业的浓厚兴趣。

三、职业兴趣的识别

作为大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对于专业发展和职业道路的选择是十分有益的。大学生正处于职业的成长阶段,对于职业尚缺少全面的了解,可能对各类职业都有一定的兴趣,广泛而不稳定的兴趣为职业兴趣的识别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大学生的职业兴趣探索主要集中于基本兴趣的探索,对职业兴趣探索的结果具有阶段性的特点,只能作为职业设计的参考指标之一,在职业决策时要综合多种自我认知结果而定。

职业兴趣的识别一般采用心理测量的方式,但由于测量常模的限制,并且大多需要专业职业指导人员的分析与指导,因此运用结果时要十分谨慎。另外,我们可以通过自我探索团体活动寻找职业兴趣领域,这样的活动趣味性强、个人指导意义较好但信效度较低,同样只能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识别职业兴趣的关键是全面了解职业领域,获得职业兴趣的体验,因此,在初步选出的若干符合职业兴趣的工作中获得实习经验是求证个人兴趣的最好方法,但也是最费时间的方法。

(一)活动探索法

活动探索法是指一些定性的测量,常见于大学生职业生涯团队活动中,如兴趣回顾、白日梦、旅游岛。前两种都是运用举例法进行归纳和探索,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个体曾尝试的兴趣活动,而后者是个体想从事的职业。兴趣回顾是指采用纸笔活动形式,先由被试自由举例,然后对每个举例运用普瑞迪格的理论进行二维度主观评分,一般是以中心为原点,每个维度从-5~5分,把这些点在二维十字坐标中标示出来,把被试认为最重要的兴趣和兴趣相对集中的区域圈出来,对照职业全景图进行分析与讨论,帮助被试了解其职业领域与特点。由于二维模型可以转化为霍兰德六边形形式,所以也可以用六种兴趣模型加以解释。

旅游岛活动是根据霍兰德模型原理设计的一种探索活动,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完成下面的活动:

如果有机会让你到以下六个岛屿旅游,不用考虑费用等问题,你最想去的是哪个?可以按照喜欢程度选出三个。

A岛:美丽浪漫的岛屿。岛上布满了美术馆、音乐厅,弥漫着浓厚的艺术文化气息。当地的原住民还保留着传统的舞蹈、音乐与绘画,许多文艺界的朋友喜欢来这里寻找灵感。

I岛:深思冥想的岛屿。岛上人迹较少,建筑物多僻处一隅,平畴绿野,适合夜观星象。岛上有多处天文馆、科博馆以及科学图书馆等。岛上居民喜好沉思、追求真知,喜欢和来自各地的哲学家、科学家、心理学家等交换心得。

C岛:现代、井然的岛屿。岛上建筑十分现代化,是进步的都市形态,以完善的户政管理、地政管理、金融管理见长。岛民个性冷静保守,处事有条不紊,善于组织规划。

R岛:自然原始的岛屿。岛上保留有热带的原始植物,自然生态保持得很好,也有相当规模的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岛上居民以手工见长,自己种植花果蔬菜、修缮房屋、打造器物、制作工具。

S岛:温暖友善的岛屿。岛上居民个性温和、十分友善、乐于助人,社区均自成一个密切互动的服务网络,人们多互助合作,重视教育,弦歌不辍,充满人文气息。

E岛:显赫富庶的岛屿。岛上的居民热情豪爽,善于企业经营和贸易。岛上的经济高度发展,处处是高级饭店、俱乐部、高尔夫球场。来往者多是企业家、经理人、政治家、律师等,衣香鬓影,夜夜笙歌。

请选择者按第一选择分组,讨论为何选择这个岛旅游,想在岛上参加什么活动等内容,以发现彼此兴趣的共同点与不同点,进而讨论未来理想的工作等内容。最后,组织者宣布旅游岛名字中的字母是霍兰德六种职业兴趣的缩写,并解释六种兴趣类型的意义,加深活动参加者对自我职业兴趣的认知。

(二)职业兴趣测试

在本节的职业兴趣结构部分涉及的国外职业兴趣测试,均是常用的职业兴趣测试工具。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学者白利刚、凌文辁、方俐洛以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为依据,结合我国国情和职业分类体系特点,编制了霍氏中国职业兴趣量表,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