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三 指导学会学习教给有效的学习方法(第2页)
(3)引导学生整理课堂笔记,对新学习的内容与旧知识进行比较、联系,使其系统化,加深巩固对新知识的理解。需要孩子自己去整理的内容有两类,一是平时作业中因为确实不会而错的题目;二是在考试中出现的错误。每个重点学科要准备一个质量很好的错题本,引导学生给它起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字,如×××的百宝囊,×××的精华本等。
整理的方法如下:整理时,先抄录错题,然后将自己当时为什么做错的真正原因用红笔写上去,最后把正确的答案和步骤清楚地写出来。
浏览错题本,每周一次;运用艾宾浩斯记忆规律,及时记忆,不断重复,以便巩固对新知识的掌握。
推荐几种常见的学习方法。
方法一:尝试回忆法
在朗读到一定程度后,合上书本试背,并立即与原文核对。由于活动中加入了核对这个新异因素,背诵者处于积极状态,可充分集中注意,调节兴趣。通过核对,可突破难点,把正确的巩固下来,错误的纠正,遗留的补上,以利于重点校正。例如,对于语文课的背诵,先朗读五遍,然后试着背诵,背不下来的地方,再翻书核对,这样几遍下来,就能够将阅读的内容记住。
资料链接
艾宾浩斯记忆曲线与记忆规律
信息输入大脑后,遗忘也就随之开始了。遗忘率随时间的流逝而先快后慢,特别是在刚刚识记的短时间里,遗忘最快,这就是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遵循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所揭示的记忆规律,对所学知识及时进行复习,这种记忆方法即为艾宾浩斯记忆法。对所学知识和记忆效果及时进行复习和自测是艾宾浩斯记忆法的主要方式。
艾宾浩斯记忆曲线
方法二:整体学习法和分学习法
整体学习法,指将学习材料作为一个整体单元,从头至尾,一气呵成地学习。这种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对学习材料的概括了解。例如,全学习法可以用在小说的学习上,读小说时,由于其有特别生动的情节,能够吸引学生一气呵成,从头读到尾,这样就能够对小说的故事有大致的了解。
分学习法又称部分法、分段法,它是把学习材料分成几个部分,然后一部分一部分地按顺序学习。分学习法可以用在诗歌的学习上,也可以用在内容层次比较清晰的文章中,一小段一小段的读,层层递进,对前面内容的理解,可以作为后面内容的基础,这样,更容易深入理解阅读的材料。
方法三:SQ3R学习方法
美国心理学家罗宾逊在1961年设计的。有以下五个步骤。
(1)浏览:先对文章的标题进行浏览,了解主要观点以及这些观点呈现的次序。
(2)问题:把章节的标题转化为问题,以便集中寻求每节讨论的主题。
(3)阅读:自己阅读标题下各部分,以便回答问题,理解答案。
(4)背诵:读完每部分而又理解之后,学生应进行自我测验。如果不能回答,就需要重读。背诵的目的,在于确定材料的意义。
(5)复习:在阅读之后,应立即做简单的复习。复习应纵览大纲,以对教材获得全盘的印象,并加强对要点的记忆。要加强个人的记忆,最好是不看笔记,凭记忆复述该章的要点。
例如,我们在阅读《YES!我是考第一的秘籍》这本书时,先浏览标题——“YES,我是考第一的秘籍”,看到这一标题,我们大脑中就会产生这样观念:哦,这是一本关于如何考第一的书,里面有好多秘籍,肯定有很多我不知道的巧妙方法。
接着先阅读整本书的章节,看看这本书主要是写什么的,并试着将这些标题转化为问题。原来,这本书共有四章,第一章是英语考第一的学习方法;第二章是数学考第一的学习方法;第三章是语文考第一的学习方法;第四章是社会、科学考第一的学习方法。如果把这些标题转化为问题的形式就是:(1)英语考第一的学习方法有哪些?(2)数学考第一的学习方法有哪些?(3)语文考第一的学习方法有哪些?(4)社会、科学考第一的学习方法有哪些?这样,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再去阅读,就会把注意力放在寻找这些方法的语言上,而忽略其他的语言。
第三步,就是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了,看看通过阅读,能不能回答这些问题。例如,看完了第一章,我能不能回答“英语考第一的方法有哪些”,并把这一问题的答案进行总结归纳。
第四步,所有的章节读完后,就需要试着回答这些考第一的方法。
最后,看完这本书后,经常复习这些方法,记忆这些方法,以便在以后的学习中使用这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