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策略一 家庭安全(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策略一家庭安全

家和学校一样,是留守儿童活动的主要场所。在学校里,一些基本的设施设备特别是孩子们可能接触到的,必须有人负责监管,教师也需要不时地进行安全方面的提醒。但在家里,由于留守儿童常常处于“独守空房”的状态,一方面,家庭环境的特殊性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儿童好奇好动的天性再加上留守儿童无人监管、提醒,就使得他们在家里常常遭受到一些意外伤害,如烧伤、烫伤、触电、食物中毒,等等。虽然这些意外发生在留守儿童家里,但鉴于留守儿童家庭的特殊情况,为了孩子们的生命安全,我们教师也有责任尽可能将家庭中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告诉给孩子们。下面主要针对留守儿童的家庭特点和他们在家庭中容易出现的意外提出一些预防、急救或自救的措施和方法。

一、意外烧伤、烫伤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常常需要自己打理,他们中的多数孩子要自己烧火、做饭、炒菜、烧水,稍不留意,孩子们被热饭、开水、开水壶、火炉,烫伤或烧伤的情况就会发生。有的家庭条件稍好,使用煤气灶具,但也会出现儿童使用煤气灶具不当发生漏气导致火灾的情况。从各地医院或者烧烫伤治疗披露的统计数据看,近年来接诊的烧伤、烫伤儿童中超过一半是留守儿童。所以,经常性地提醒孩子们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很有必要。

(一)怎样预防意外烧伤、烫伤的发生?

1。让孩子们清楚家庭中有哪些地方或物品是有危险的,如果不注意可能会使自己烧伤或烫伤。最好能引导孩子们尽可能把经常发生的意外情况都说到,如位置摆放不合适的——热水瓶、热锅、热汤、热水放在容易碰倒的地方;玩了不该玩的东西——如打火机、火柴;在屋里和小朋友打闹——打翻、打碎了热水瓶、热锅、热汤、热水等引起烫伤;炒菜时人离开——油烧着,引起火灾……

2。让孩子们知道被烫到时的感觉,如痛、红肿、起水泡。

3。让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周围发生的真实案例,讨论说出预防烧伤、烫伤的方法,越具体、越方便易行越好。

例如:

(1)家中的热水瓶、热锅、热汤、热水,以及其他的电热器、电熨斗等物品应放在不容易碰到、不容易倒下来或掉下来的地方。

(2)端热的物品,如热汤、热水壶、热水、热锅时,要小心拿住,避免洒漏导致烫伤。

(3)洗澡时,不论是使用热水器还是澡盆,放水时一定要先放冷水再放热水,关水时先关热水再关冷水。

预防烫伤

(4)炉子上烧着水或烧饭时,尽量不要长时间离开去做别的事,以免出现意外。

(5)不随意玩易燃、易爆的物品,如打火机、火柴、鞭炮等。

(二)一旦发生烧烫伤该怎么办?

1。应迅速脱离或消除热源。包括尽快脱去着火或者被热液浸渍的衣裤;用水将火浇灭;或者迅速卧倒,慢慢在地上打滚,压灭火焰;要尽快设法脱离火海。但同时一定要提醒孩子,如果炒菜的油锅中起火,不能用水浇灭,可盖上锅盖或把锅从火上移到安全的地方。

2。尽快将烧烫伤的部位用冷水处理。可将烧烫伤的部位在自来水龙头下冲洗或者直接放到干净的冷水中,或者用冷(冰)水浸湿的毛巾等敷于受伤的地方,时间一般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

3。为防止受伤部位感染,如果家里有合适的药物,可以涂抹一些,但不要用酱油、牙膏等。如果受伤部位较脏,可用清洁水冲洗后再适当涂抹一些药物,如青霉素眼药膏等,并及时到医院作进一步处理。

4。如果烧烫伤的情况严重,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治疗。

(三)烧烫伤自救、互救时要注意的问题

1。衣服着火时一定不要站立或奔跑呼叫,以免增加头面部烧伤的机会或引起呼入性损伤;如果屋里的通气不好,出现火灾时,不要大声喊叫或深呼吸,可能的话,把毛巾或布用水浸湿捂住鼻口,迅速离开。

2。如果人是因触电被烧伤,应立即切断电源,在切断电源以前,救人者千万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受伤的人。

3。如果是被**烫伤,应立即剪去被浸湿的衣服。如果衣服与皮肉黏合在一起,不要强行撕扯,而只需剪去没有粘连的部分。剪刀不要碰到伤口,也不要涂紫药水、红药水等,以免影响医生对受伤部位的察看。

4。手和脚被烧伤的,包裹时应将各指(趾)分开,以防粘连。

5。受伤的人感到缺水时,可一点点给他喝淡盐水、盐茶水,重复多次。如果伤者属于大面积的烧伤(超过40%)并且出现呕吐,那么在24小时内不要吃东西,口渴时用少量水把嘴巴弄湿润就行了。

二、触电事故

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用电的不安全隐患。对于成年人而言,触电事故也会时有发生,而留守儿童在生活上缺乏成人的监督、提醒,更需要注意用电的安全。

预防触电

(一)怎样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

1。让孩子学习和掌握一些用电安全的相关知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