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一 积极向上品质的培养(第2页)
当留守儿童情绪消极时,教师应该怎么办
《华商报》2010年7月5日报道,陕西省扶风县杏林镇5名小学六年级的学生,相约到一个古庙里喝农药自杀,幸被过路村民发现后及时送往医院。2名学生经抢救后脱离危险,其他3人检查无恙后回家。记者了解到,5个孩子中4个是农村留守儿童。后来,公安机关介入了调查。有关留守儿童的悲剧消息每每传出,无不令人黯然神伤。留守儿童相约自杀的悲剧令人悸动。有网友将留守儿童相约集体自杀归结为“家庭教育不当,孩子本身就不正常”,这种观点显然太偏激了!这真是无视现实苍凉的无稽之谈。留守儿童为何相约集体自杀?也许非三言两语所能描述,但一定不能回避的就是“留守”“儿童”这两大关键词。留守者,表示他们独自“滞留”农村,当城市的孩子在父母面前撒娇时,许多留守儿童往往只能面对落日余晖、寂寞门庭。儿童的心智尚未成熟,最需要亲情的呵护、社会的关爱。但留守儿童往往很无助,容易受到伤害。因而,不少留守儿童患上了心理疾患。一份来自广东省三大监狱的调查显示,八成犯罪的新生代农民工,在幼年时留守农村无人看管。换言之,他们年少时曾是留守儿童,这样的现状确实令人惊心。
上述报道,反映了留守儿童中的极端案例,的确令人痛心。作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处在农村教学一线的教师,要有教育能力与智慧,更要有教育警觉和温暖的情怀。为了避免类似的悲剧重演,希望教师们能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开展个案研究,对情绪、学习、习惯等方面问题比较严重的孩子,给予重点关注,保持教育的敏感性。在日常教学中,要留意这些孩子的一举一动,班级和学校要建立必要的预警机制。
2。积极建立与留守儿童父母联系的渠道,尽量做到每周有机会与孩子家长交流沟通教育情况。可通过电话、网络、书信等方式,帮助孩子与其父母定期交流,这种基于亲情的交流会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学校开展孩子给家长写信的活动,在班级进行宣读,对优秀者给予表扬,也可组织远在外地的孩子父母给孩子写信的活动,定期在班级宣读,使其成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
3。定期进行家访,了解留守儿童家庭生活状况和学习状况。家访是非常宝贵的教育手段,老师的到来往往会改变孩子的发展轨迹。也许农村教师是弱小的,但在孩子看来,是非常伟大的。一次家访改变不了什么,但却可以温暖孩子很久。
4。积极与留守儿童家长沟通,教育家长定期回家乡、回学校、回到家里,也许挣钱是重要的,但教育好孩子更重要。农村不少农民文化水平比较低,再加上为了生计而外出打工忽略了对孩子的照顾。这种情感断乳往往会产生巨大隐患,甚至使辛苦打工而来的钱一文不值。教师要教育家长加强对孩子的关心,不要因小失大。
5。建立班级关爱小组,由父母在身边、学习优秀的学生与留守儿童组成“一帮一”小组,发挥儿童之间的友爱作用。有时候,孩子之间的帮助往往更加有效。教师善于发挥学生友爱的力量,也是一种教育能力和智慧。甚至,可以委派某个同学作为留守儿童的信息使者,定期介绍这些孩子的情况。当然,这种信息反馈要准确而出于善意,不是打“小报告”。
资料链接
积极向上品质所包括的两个核心元素—理想和热情
1。理想
当你有理想时,你真正关心生活中正确而有意义的事。你追随你的信念。你不盲目接受现状,而是寻求改变。理想者勇于有伟大的梦想,敢于抱着梦想可以成真的信念而行动。
☆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
(1)真正关心你生命中的价值目标;
(2)勇于拥有伟大梦想;
(3)对可能实现的远景目标有所认识;
(4)有计划实现你的理想;
(5)付诸行动使你的美梦成真;
(6)做些事以改变这个世界。
☆自我勉励
(1)我以我的理想为生活目标;
(2)我相信我的梦想;
(3)我相信每件事都有可能实现。
2。热情
热情是感到欢乐与幸福,而且精神饱满。热情是全心全意并满怀渴望地做事。当你有热情时,你的态度是积极的。热情是富有感染力的。
☆如何做到热情
(1)微笑、开怀大笑并享受你正在做的事;
(2)满怀渴望地期待某件事;
(3)具有积极的态度;
(4)全心全意地工作;
(5)看事情的光明面;
(6)从生命的奇妙中得到启发。
☆自我勉励
(1)我充满热情;
(2)我全心全力投入我所做的任何事;
(3)我运用我的想象力;
(4)我敞开胸怀面对今天属于我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