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阅读材料的整体把握(第1页)
第三节阅读材料的整体把握
一、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一)结构和思路
1。文章结构
结构是文章的内部组织形式,反映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结构要服从文章主题表达的需要。一般认为,文章结构的内容包括段落、层次、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标题、款识、补记等。
文章从结构来看,有六种类型:并列关系、承接关系、递进关系、转折关系、因果关系和解证关系。
例如:
钞书既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资料准备,也是一种写作技巧,还可以养成读书思考的好习惯,何乐而不为?不过,这里也有陷阱,就像周作人提醒的“学我者病”。“文钞公”需要有自己的价值尺度与审美标准,否则,拿起来就钞,谁不会?弄不好变成偷懒甚至抄袭的借口。之所以在这个时候谈论古人的“钞书”,当然是有感而发。今人看书,普遍过于浮泛,如蜻蜓点水,不若古人之沉潜把玩。这是因为现在需要看的东西太多了,没时间,只好一目十行,都是“知道了”。还有一点,五四以前,我们太尊信古人;五四以后,我们又太藐视古人。都想开天辟地,都是前无古人,写自己的书都来不及,哪还有心思钞别人的书?
分析文段可知,该段从结构上采用了多种关系。以“不过”为界,前句讲钞书的好处,后句发生转折,讲钞书也有陷阱。以“否则”为界,前句讲“文钞公”需要有自己的价值尺度与审美标准,后句产生递进,讲钞不好会成为偷懒和抄袭的借口。文段最后又体现了因果关系,讲述了这个时候作者谈论古人“钞书”的原因。
分析文章的结构有三个方面的要求:能够分析段内的结构层次;能够分析全篇的结构层次;能够在把握结构层次的基础上,根据要求进行归纳整理。
2。文章思路
思路是指作者谋篇布局的思维轨迹。理清作者的思维轨迹,是把握文章结构的重要一环。思路理清了,文章的“文脉”就抓住了,文章的整体结构也就了然于胸,这是对任何文章整体认识和理解的关键一环。
文章从思路上看,有如下三种类型:时间型、空间型、逻辑型。时间型主要反映时间顺序,如先后、早晚等;空间型主要反映空间顺序,如上下、内外等;逻辑型主要反映逻辑顺序,如正反、主次、类比、归纳、证明、阐释、叙议等。例如,记叙文一般以时间先后为序,因为事情发生总有先有后;游记常以游踪,即空间方位为线索,因为游览总是从甲地再到乙地。
例如:
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未几,夫鼾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分析文段可知,从结构上看多采用递进关系,从思路上看属于时间型。
文章的结构和思路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结构是外显的思路,思路是内化的结构。思路是谋篇,结构是布局;思路是内隐的,结构是外显的。因此,要想对阅读材料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就要理清思路脉络,辨明行文结构。
(二)技巧分析
1。分析文章结构的技巧
(1)看文体特征。文章有不同的文体,就会有不同的结构和不同的写作思路。如新闻结构的五要素、记叙文的记叙顺序、说明文的说明顺序、议论文的论证结构、散文的线索、小说以及戏剧的情节结构等。分清不同文体的特征对弄清作者的行文思路非常重要。
例如: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分析文段可知,这是一篇散文的节选,散文在文体特征上有“散而不乱”的特点。分析散文的结构,就要从散文的线索入手。文段以“立春过后”开篇,其后“再过两个月”“到了秋天”“北雁南飞”等时间概念词又先后出现,可见是以时间为线索的递进关系结构。
(2)看关键句子★。文章中的关键句子主要有两种:一是中心句,二是体现文章思路或结构的重要语句。段落的中心句是该段的总纲,文章的中心句是文章的主旨。掌握了中心句就等于抓住了段落或篇章的“纲”。体现文章思路或结构的重要语句也分两种:一种是位于段落或篇章的首尾起着总领和总结性作用的句子,另一种是位于文章的中部,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掌握好这两种句子对理清文章结构也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分析文段可知,“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是文段的中心句,中心句有总领全文的作用,可见文段主要写了“假山”和“池沼”,在结构上至少存在并列关系。
经典例题
单项选择题:中国彩电行业正在山坡上,每一个奋力往上攀登的企业,都是身经百战,在激烈的竞争中杀出了血路才得以生存的。然而,再往高峰行进的时候,稀薄的氧气会使企业的生存更加艰难,对于彩电行业来说,只有身体强壮,才能一览众山小。如果一直缺钙,就只能坠落山脚,深陷整个行业亏损的泥潭。对“中国彩电行业正在山坡上”这一比喻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彩电行业正奋力发展
B。中国彩电行业前行不易
C。中国彩电行业竞争激烈
D。中国彩电行业面临生存困难
【答案】B
【解析】“中国彩电行业正在山坡上”是一个比喻句,联系下文可知与彩电行业和山坡有关的句子为“然而,再往高峰行进的时候,稀薄的氧气会使企业的生存更加艰难……”,可知中国彩电行业前行不易。
(3)看重点词语。重点词语主要包括三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