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 文学素养(第4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⑨六合:天、地、东、南、西、北六个方位。

⑩八荒: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八个方向。

(11)中国的古称:九州、神州、赤县、华夏、九土、中华。

(12)五岳:东岳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西岳华山,位于陕西省华阴县;南岳衡山,位于湖南省衡山县;北岳恒山,位于山西省浑源县;中岳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市。

(13)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山西)、九华山(安徽)、峨眉山(四川)、普陀山(浙江)。

(14)江南三大名楼:岳阳楼(湖南)、黄鹤楼(湖北)、滕王阁(江西)。

八、古代节日及有关习俗

1。春节

春节为一岁之首,古人又称元旦、元日、元正、新春、新正等,采用公历纪元后,今人称春节。古代“春节”与“春季”为同义词。春节有祭神、贴桃符的习俗。

2。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宵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宋代开始有吃元宵的习俗。

3。社日

社日是农家祭土地神的日子。汉代以前只有春社,汉代以后开始有秋社。春社在春分前后,秋社在秋分前后。社日这一天,乡邻们在土地庙集会,准备酒肉祭神,然后宴饮。

4。清明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清明节是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踏青和扫墓。

5。寒食节

寒食节也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清初汤若望历法改革以前,清明节定在寒食节两日之后;汤氏改革后,清明节定在寒食节一日之前。每逢寒食节,人们要禁烟火,只吃冷食。寒食节相传起源于晋文公对介子推的悼念。

经典例题

单项选择题:在下列传统节日中,有吃粽子、赛龙舟习俗的是( )。

A。清明节 B。重阳节 C。端午节 D。元宵节

【答案】C

【解析】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有吃粽子、赛龙舟的传统。

6。上巳

上巳原定于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所以叫上巳。曹魏以后,这个节日固定在三月三日。

7。端午节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最初是人们进行祛病防疫的节日,后来传说爱国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同时也成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的传统。

8。七夕

七夕为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民间传说此日夜间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妇女们结彩楼,陈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故又称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

9。中秋节

中秋节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传说是为了纪念嫦娥奔月。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因处于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又称为团圆节。

10。重阳节

重阳节为每年九月初九日,又称重九。古人认为九是阳数,日月都逢九,称为重阳。重阳又称“踏秋”,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

11。腊日

腊是祭祀名,岁末祭众神叫腊(所以十二月叫腊月)。古代十二月初八是腊日,村人击细腰鼓,作金刚力士来驱逐瘟疫。

12。除夕

除夕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重大的节日之一,指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晚,因常在夏历腊月三十,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除是除旧布新,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