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节 语言表达与运用(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5。专名代泛称

例如: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讲演》)

(四)夸张

夸张是指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它的作用是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如: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三千丈”为扩大夸张)

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

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把前一事物“出来”与后一事物“下火”夸张到几乎是同时出现,有人称此种夸张方式为超前夸张)

(五)排比

排比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一般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的句子构成。排比的作用:读起来琅琅上口,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

例如: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

(六)设问

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其特点是自问自答。设问的作用是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使表达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例如: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七)反问

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可以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例如:那些绝崖石缝中斜逸而出的松树是靠人类养活栽种的吗?

(八)对偶

字数相等,结构相似或相近,表达相关或相反的意思,其特点是整齐美观,读起来节奏铿锵,便于记诵。常出现在“五言”或“七言”古诗中。

例如: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九)对比

对比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

例如:同样是生命,树以静以不言而寿,它让自己根扎大地并伸出枝叶去拥抱天空,尽得天地风云之气。相比之下,人愚蠢而又浅薄,人一生都在说话,声嘶力竭,奔走呼号。

(十)引用

引用一些名人名句,主要为了突出主题,增加文章的说服力,同时也能展示作者的读书功底与阅历,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在早些时候,中国历史上也有人流露过这种意思,叫做“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十一)顶针

顶针是指把前一句结尾的词语作为后一句起头的词语的修辞方法。它使文章读起来更铿锵有力,容易记忆。

例如: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十二)通感

通感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例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