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章 逻辑思维能力(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二章逻辑思维能力

第一节逻辑概念与判断

一、概念

(一)概念的含义与基本特征

1。概念的含义

概念是反映事物的范围和本质的思维形式,是思维形式最基本的组成单位,也是构成命题、推理的要素。

2。概念的基本逻辑特征

内涵和外延是概念所具有的基本逻辑特征。

(1)概念的内涵。内涵是概念对事物本质的反映。概念的内涵就是指这个概念的含义,即该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对象所特有的属性。例如,“可再生资源是指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短时间内再生、更新并可反复利用的资源”。

(2)概念的外延。外延是概念对事物的范围的反映。概念的外延就是指这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对象的范围,即具有概念所反映的属性的事物或对象。例如,“可再生资源包括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能资源、气候资源等。”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具有反比关系,即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多,外延就越小;反之亦然。

(二)概念间的关系

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因而概念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概念间的关系,是从概念的外延来区分的。

概念间的关系有两大类,即兼容关系和不兼容关系。

1。概念的兼容关系

(1)全同关系(同一关系)。全同关系是指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重合的关系。从词语形式看,表达全同关系概念的词语是两个反映同一事物的同义词。例如,“美国”与“USA”。

(2)包含关系(属种关系)。包含关系(属种关系)是指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相重合的关系。例如,“学生”与“中学生”。

(3)包含于关系(种属关系)。包含于关系(种属关系)是指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和另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相重合的关系。例如,“男同学”与“同学”。

(4)交叉关系。交叉关系是指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和另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相重合的关系。例如,“青年”与“大学生”。

2。概念的不兼容关系

(1)全异关系。全异关系是指两个概念在外延上没有任何部分相重合的关系。例如,“钢笔”与“画册”。

(2)矛盾关系。矛盾关系是指两个概念外延既不重合也不交叉,但概念外延之和等于它们的属概念的关系。例如,“男性”与“女性”。

(3)对立关系。对立关系是指两个概念外延既不重合,也不交叉,它们外延之和小于它们的属概念的关系。例如,“先进者”与“落后者”。

(4)不兼容并列关系。不兼容并列关系是指几个概念外延既不重合,也不交叉,但是它们的外延共同包含在它们的属概念外延之中。例如,“文学”概念中的小说、诗歌、散文、剧本。

(三)概念的种类

1。普通概念、单独概念和零概念

①普通概念是反映若干个别事物组成的一类事物的概念。如同学、群众等。

②单独概念是反映由一个事物组成的一类事物的概念。如长江、黄河等。

③零概念是反映虚构的事物的概念。如天使、神灵等。

2。实体概念、性质概念和关系概念

①实体概念是指反映各种具体事物的概念。如铅笔、橡皮等。

②性质概念是指反映具体事物的各种性质的概念。如公平、公正等。

③关系概念是指反映具体事物之间各种关系的概念。如兄弟、父子等。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