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节 中国科技发展成就(第5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⑤1984年,大亚湾核电站开始动工兴建。1994年2月1日和5月1日两台机组分别投入商业运行。这是我国引进技术、设备和资金建设的第一座大型商业用核电站。

⑥1988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座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首次对撞成功。10月22日,大型探测器首次得到了宇宙线径迹。至此,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宣告成功。

⑦1989年,中科院化学所研制出丙纶级聚丙烯树脂。在5种化学纤维涤纶、锦纶、丙纶、腈纶和维纶中,丙纶由中国自行研究开发成功。

⑧1989年9月26日,中国南极中山站在南极大陆落成。

(五)20世纪90年代

①1993年10月,“曙光一号”大型并行计算机研制成功,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

②1994年12月,长江三峡实现大江截流,三峡工程开工建设。

③1999年6月,我国科考队首次赴北极考察。

④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新型长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神舟一号”飞船,次日15时41分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

(六)21世纪初

①2000年11月29日,我国独立研制的第一台具有人类外观特征、可以模拟人行走与基本操作功能的类人型机器人在国防科技大学首次亮相。类人型机器人的问世,标志着我国机器人技术已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②2001年,人类基因组计划率先在中国取得突破,人类基因组“中国卷”率先绘制完成。

③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使中国成为继俄罗斯、美国之后,第三个有能力把人送上太空的国家。

④2005年,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全线铺通,于2006年7月1日开通运营。青藏铁路攻克“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难题,被誉为“天路”。

⑤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探测器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⑥2009年,中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昆仑站在南极大陆内陆正式建成。

⑦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发射升空,揭开了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序幕。

⑧2010年11月14日,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在美国公布,中国“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以每秒2570万亿次的实测运算速度,成为世界上运算最快的超级计算机。这也是中国自行研发的第一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

⑨2011年11月1日,“神舟八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与我国首个空间站雏形“天宫一号”携手,共同执行我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

⑩2012年4月30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一箭双星”,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中国第十二、第十三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顺利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

(11)2012年6月24日,中国“神舟九号”航天员驾驶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顺利对接,中国首次空间手控交会对接试验成功。

(12)2013年1月23日,中国第一架大型运输机运-20在阎良首飞成功。

(13)2013年6月11日,中国“神舟十号”飞船发射成功,并首次开展中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飞行乘组由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女航天员王亚平组成。

经典例题

2013年单项选择题:下列飞船中,与“天宫一号”完成首次载人对接任务的是( )。

A。“神舟九号”

B。“神舟七号”

C。“神舟六号”

D。“神州八号”

【答案】A

【解析】2012年6月,“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