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材料组织与结构安排(第2页)
写作题:请以“师幼关系”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少于800字。
5。按详略来组织材料
写文章时,凡是与中心思想联系紧密的,能突出中心的材料要详写;凡与中心关系不太密切,但根据文章需要必须有所交代的,可以略写。详写的似红花,是中心,略写的似绿叶,衬托中心,二者相辅相成,绝不可本末倒置,要做到详略得当。
例如《落花生》一文,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教育人们要做有用的人,而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无好处的人。根据表现中心的需要,议花生部分详写,而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部分略写。
二、结构安排★★
结构对于作品的构思与创作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支撑着文章的整体呈现。
(一)布局谋篇的技巧
第一,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渡铺垫、设置线索。
第二,结构严密,完整匀称。
第三,烘托铺垫,前后照应。
第四,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
第五,材料和中心关系的处理,主次详略是否得当。
第六,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
(二)安排结构的方法
文章的结构安排直接影响到文章的表达效果,因此文章的结构需要精心设计。安排结构主要有如下几种方法。
1。开头
好的开头,新颖生动,引人入胜。文章开头大致有两种写法:
(1)“开门见山”的写法,或“落笔入题”,说明写作缘由;或“开宗明义”,揭示全文主题;或“言归正传”,即速开讲故事;或“单刀直入”,挑明论敌谬说。
(2)“形象化”的写法,或描写环境,以引出人物;或抒发感情,以渲染气氛;或先叙委婉故事,以引出深刻道理;或借诗词谣谚,以为叙事的开端。
2。详写和略写
确定材料的主次和详略是安排结构的重要问题。详写,就是把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的材料写得具体详尽;略写,就是把与中心思想关系不密切的材料写得概括简略。详略得当,能使文章中心明确,重点突出,结构紧凑。处理详写和略写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1)要根据表现中心思想的需要决定详略。文章的中心事件或中心议题要详写,其他事件和问题要略写;有典型意义的材料要详写,一般性材料则略写。
(2)要根据文体性质决定详略。说理的文章,重在阐明主要论点的论证部分,因此,说理部分要详写,引证事例则略写。
3。段落和层次
写作时,为了把文章的中心有层次地表现出来,一定要分段。划分段落要根据中心的需要和内容的多少而定。既要注意一个段落只说明一层意思,又要注意不要分得太细。
文章的段落和层次主要有以下五种。
(1)对照式。文章主体部分(两个部分)之间的正反对比式,要注意前后的过渡。
(2)并列式。分论点部分是并列关系,分为若干个层次,每个层次或段落采用“中心句+叙述+评述”的模式。
(3)递进式。主体部分之间是递进关系,既可以是深度上的递进,也可以是广度上的递进。
(4)片段式。片段的选择既要求同,也要存异。材料之间有一种内在的联系,表达同一个主题,同时又有各自不同的角度和方向。
(5)总分式。在一个段落的几层意思中,用中心句进行“总体引领”或“总结概括”,其他语句则围绕中心句“分头行动”,从各自的角度证实或丰富中心句。
4。过渡和照应
过渡是文章段落之间的桥梁,在文章中,前后相邻的两层意思之间,不仅要有内在的联系,而且在相连的地方要彼此衔接,语气贯通。过渡常用承上启下的段、句子或关联词语。
照应是说写文章要瞻前顾后,前后映衬,首尾呼应。
5。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写人叙事时要有张有弛,有起有伏,设置悬念,制造波澜,一波三折,以吸引读者。或是悬念设疑法,误会兴波法,或是蓄势陡转法,抑扬生变法,从而激发起读者“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的阅读快感。
6。结尾
结尾是对全文的总结和升华。结尾的方法也很多,或总结全文,以揭示主旨;或展示未来,以鼓舞斗志;或抒**怀,以增强文章感染力;或造句含蓄,使读者掩卷而思。好的结尾,余味无穷,发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