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导读课怎么上教材中的鲁滨孙漂流记教学建议(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师:当我们对一本书产生阅读兴趣的时候,我们总想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了解这本书究竟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在短时间内了解一本书的主要内容,你们有什么可以共享的经验?(内容简介、故事梗概、目录……)

师:那什么是“梗概”呢?(“梗概”是一本书“大略的内容或情节”。)

2。浏览“故事梗概”,了解小说大意

(1)学生自读故事梗概,自言自语故事大意。

(2)指名学生概括大意,教师随机点拨完善。

(3)同学之间就近互说,强化概括成果。

3。明确小说重点,并进行梳理

(1)明确小说重点。

师:“梗概”以比较短的篇幅让我们了解了小说的大致内容。从“梗概”中,我们看出小说的重点是写什么?(鲁滨孙漂流到岛上,遇到了很多困难。他想方设法解决了那些困难。)

(2)梳理小说重点。

师:鲁滨孙漂流到岛上,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么想办法解决的呢?请大家再次默读“梗概”,并拿出笔把他所遇到的困难及解决的办法做上记号。(吃、住、孤独、恐惧……)

(三)阅读精彩片段

1。转移教学视线,关注精彩片段

师:读了故事梗概,你觉得哪一部分内容特别吸引人,你急于一探究竟?(学生自由说)

师:是的,《鲁滨孙漂流记》中有很多片段写得引人入胜,例如我们课本中节选的这个精彩片段,请大家读一读,待会儿谈谈你的感受。

2。阅读“精彩片段”,自由交流感受

师:谁来说说你认为这个片段大致在小说梗概的哪个部分?你的理由是什么?

师:读了小说的精彩片段以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你可以联系片段中的细节来说说。

3。聚焦经典细节,细读感悟

(1)聚焦“好处坏处对照表”,学生自读自悟。

师:在刚才交流细节的过程中,发现同学们对“好处坏处对照表”特别感兴趣,请大家再仔细读一读,相信你会有新的发现。(学生的发现往往角度新、感悟深。)

(2)结合学生感悟,引出鲁滨孙原话,围绕“聊以**”,多中形式读“好处坏处对照表”。

(3)联系自身实际,再谈体会。

师:今天我们像鲁滨孙那样孤身一人流落荒岛的可能性很小,但人生的道路上会遇到各种各样困难,反复读了“好处坏处对照表”后,你有什么话想说?

(四)激发阅读原著兴趣

1。激趣

师:我们阅读了故事梗概,又学习了精彩片段,你还对哪些内容感兴趣?

2。引导

教师出示各个版本《鲁滨孙漂流记》的封面,引导学生选择好的版本。

具体教学过程(课堂实录):

一、引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