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章 慎独教育实施纲要出台(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一,社会文明的基础是什么?

我们的答案是自律。现代文明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公民平等、人人都有特定价值、人人都得到尊重。这就需要以社会公德为力量,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而慎独自律不仅是个人道德行为的核心,也是社会公德的基础和主要组成部分。

慎独,强调“独善其身”的思想,就是要坚守道德信仰,保持自身的气节,无论何时都要坚守做人的道德底线。

慎独,不仅仅强调个人修身的重要性,而且强调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我”和“人”的关系。孔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两句道德格言,从古到今都备受人们尊崇,也是常用之语,它们不仅仅告诉我们这是每一个个体的道德底线,更是体现了社会道德的普遍原则。

只有慎独自律,注重“从我做起”,善于“推己及人”,具有道德良知,才能尊重他人,才能富有人道情怀,“将心比心”,才能不侵害他人的权益,“自觉地为维护公共空间而提供友善和美好”。

慎独,是一切社会德行的基础。

第二,学习型社会的标志是什么?

我们的答案是自省。学习型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人们学习的动力源于终身发展与完善的需求,这又以自省为前提和基础。

慎独,体现了孔子的“智者知人”思想,他提出的“知人”,其主旨不只是“心中要有他人”,还包括“知己”,在不断反省中以达贤者、君子。

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借鉴别人的经验,为何能使人达到舍不贤而向贤呢?见到贤者的行为,人们便会对照自己的表现,看看有哪些地方贤者做得很好,而自己却做得不对或不够好,进一步想到要借鉴与学习对方的长处;见到不好的表现,也会对照自己的行为,看看对方的错误是否自己也会犯,借此找到自己的问题,加以改正,即可达到舍不贤而向贤的目的。

这种“见贤思齐”就是反观自我中的“知己”,借鉴贤者的行为而反躬自省,并且向贤者学习、看齐。在《论语·颜渊》当中有这样一段话:“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孔子鼓励弟子要有不断反省自我的精神,谦虚学习,以成就君子的品德,以反省让自己不愧疚,也就没有什么需要忧虑与恐惧的了。

慎独所具有的自我反省与自我调控的修身功能,强调只有具有“日参省乎己”的意识和能力,才能知德学、才艺不如人,而“当自砺,图自强”,形成自觉学习、自我完善、自主发展的内驱力。

第三,创新型国家的原动力在哪里?

我们的答案当然是自强。创新型国家的主要标志是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源于创新团队、源于公民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人人自强,人人有不甘人后、超越自我、突破现实的勇气和能力。

孔子的一生,就是自强不息的一生。《论语》记载孔子“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意思是: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记了,快乐地追求自己的理想信念,把一切忧愁都忘记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没有觉察到,如此而已。

自强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美好的品德,是一个人积极进取,努力向上,不甘落后,勇于克服困难,活出尊严、活出人生价值的必备品质,上升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亦是如此。

只有人人自强,努力向上,积极进取,才能有个人的发展和事业的成功,才能创新。作为处在中华文化伟大复兴时期,努力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实现中国梦的当代中华儿女,我们更应该继承古圣先贤的精神财富,自强不息,使我们的明天更加光辉灿烂。

对于这三个问题的解答,我想,就是我们实施慎独教育的时代意义。而对这个时代意义的理解,使得我们对学校办学理念的思考并没有仅仅局限在团结四小的方寸之间。

从孩子中来,到孩子中去

2009年的一天,六年级的三位学生找到我:“校长,我们有一件事希望能得到您的支持……”原来,他们班一位同学的母亲因病去世了,父亲打工受了伤,家里经济很困难,他们已经组织班内的同学捐了七千多元钱,希望能通过校长来号召全校师生为这位同学捐款。他们还向我介绍了这位同学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的一些优秀表现,认为这位同学是值得全校同学学习的。我不仅被同学们的爱心感动了,更为孩子们积极想办法的主动性表现所触动,我们的慎独教育不就是希望孩子们从“被呵护”“被管理”中走出来吗?

记得还有一次,刚开学不久,十几位五年级的同学找到我,用质问的口气对我说:“校长,您为什么不让白老师教我们了?为什么不让白老师给我们当班主任了?您能给我们一个解释吗?”我一听就知道是老师在管理学生时拿校长说事了。后来我了解到是这个班同学违反纪律,大队辅导员在全校点名批评了,班主任一时生气说了一句“一开学就这样表现,校长不让我教你们了”。当时为了维护老师的教育成效,我顺势跟同学说,“那你们也给我一个不换白老师的理由吧”。话音刚落,其中一位同学就交给我一张纸,上面写了十多条白老师的工作表现,还有全班同学的签名。有一位同学还说,“我们已经认识到错了,学校也不能因为这一件事就不让白老师教我们吧”。我为老师能得到孩子们的认可感到欣慰,但同时我更为孩子们敢于找校长“理论”的勇气感到高兴,而且能做到有理有据。

看到孩子们充满稚气而又自信的小脸,我能感受到孩子们在一点点长大,似乎用欣慰已远远不能表达自己的心情了。

印度诗人泰戈尔有这样一句非常著名的诗句:“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是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叶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的。”

我觉得那时的自己就像是一个站在自己的庄稼地里的农夫,看着红的花、绿的果,幸福与满足充溢着自己的整个身心。

曾有一段时间,学校的学生特别喜欢趴在地上玩圆牌,甚至跑到马路边上玩,玩得满身泥土,非常不卫生,更不安全。

学校大队部通过检查、集会,几次明令禁止,都不奏效。越是不让玩,孩子们玩的意愿越为强烈。

学校几经商讨,决定把“堵”改为“疏”,通过开展全校游戏创意大赛,面向全校学生征集游戏创意方案。

通知一下发,同学们的参与热情就非常高涨,争先恐后地把自己平时喜欢玩的、查资料收集的或是自己设计的游戏拿出来参赛。

学校再组织老师将这些游戏整理归类,挑选出创意独特、积极健康的游戏在全校推广。

看到孩子们玩着健康、益智的游戏,我们都很感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是独特的,作为教育者,需要用孩子的视角,去思考、去施教,这样才能真正满足孩子们的成长需要,从而让他们成为自身成长的主人。

受此活动的启发,学校相继开展了“我的学习方法推荐”“我的生活创意大赛”等活动。“我的学习方法推荐”是让学生总结出自己的一些好的学习方法,然后经由学校整理成册再推荐给同学,如“李兰琪速算法”“刘芙君单词记忆法”“郭式语感训练法”等都是来自学生的积累。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等学习能力的提升,也从学生的视角给他们提供了更加适合其年龄的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了彼此分享,学会了互相学习。

《科技教育资源包》《体育活动资源包》《廉洁教育资源包》《毛眼眼看安全》《节能小窍门》《我喜欢的游戏》《学习方法分享》等校本手册,都源自师生的收集和整理,是师生的智慧结晶。

“我的生活创意大赛”更是激发了孩子们热爱生活、创造生活的热情。在孩子手中,两根葱会创意成“牵手”,瓜子和黑丝线的简单组合就是一只小蚂蚁,用坏了的羽毛球和中国结搭配就变成了漂亮的风铃,连发了芽的土豆通过着色都会成为可爱的蜗牛……

所以,对于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是无法想象的也是不应该加以束缚的。他们对生活、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想象和期待,从这个视角来看,成长就是一个不断创造的过程。

此外,我们还充分发挥学校特色活动室的作用,创建了学生自主活动阵地。学校将香书苑、养心堂、画舫、体能训练室、科技操作室、国防厅等活动室交给学生管理,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科技室里的纸桥梁、童心小屋搭建,国防厅里的国防知识宣讲,画舫中小画家的作品展、“我的软陶作品展”“秀秀我的丝网花”,香书苑里小荷文学社的小作家竞选,养心堂里学生的茶艺表演,等等,每个活动室都是孩子们流连忘返的快乐驿站,都是孩子们展示自己才艺的舞台。科技节、文化艺术节、社会实践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感受科学的伟大、实践道德规范、感悟人生的真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参与中收获,在收获中成长。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