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技能(第2页)
技能训练一
[训练内容]了解班级整体情况及了解学生个人情况的基本技能。
[训练目标]1。掌握了解班级整体情况和学生个体情况的基本内容。2。掌握了解学生的方法及要求。3。针对学生班级整体或个体情况的某一实际,灵活运用了解学生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训练程序]1。学习掌握了解学生的基本内容,掌握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及要求。2。提供案例。
案例1:《中学生参加课余活动情况调查表》
案例2:《如何与学生个别谈话》
晶莹站在我面前,神情有些紧张。“来,坐下。”我轻轻地示意,她仍然感到局促不安,犹豫了一下,坐在了我对面的椅子上。我倒了一杯水,放在她面前,微笑地看着她。她有些不知所措。
由于我刚接手这个班级,学生们对我还不太了解。但晶莹给我的印象却不怎么样,表面上很文静的样子,却经常有人告她的状,不是把别人的东西摔在地上,就是偷拿别人的东西。
有一天,第四节课下课的时候,晶莹前座的男孩气冲冲地来告状:“老师,晶莹偷了我的牛奶!”“偷?”我轻声说,尽量避免让别的同学听到。“你别激动,把情况跟老师说一说,先别忙着下结论。偷,这个字是不能轻易出口的。”“老师,你不相信啊?真的,已经好几次了。”那个同学还不依不饶。我笑了一下,示意他继续说。那个男孩语气缓和了下来,说:“今天早上,我把牛奶放到暖气上,下课时就不见了,后来在她的书包里找到了,可她说是捡的。”我点点头,朝晶莹的座位望去,她正用不安的眼神望着我,遇到我的目光后,迅速地把头转向窗外。此时,我已经明白了八九分,一边拉着男孩的手走向座位,一边说:“好了,老师已经知道了,我会好好处理的,但记住不要轻易地说‘偷’这个字,这个字的性质很严重啊。”我确信晶莹听见了我的话。
一个中午,晶莹一直在观察我,有一些心不在焉,我尽量不让她察觉我对她的观察。
“晶莹,听说你喜欢演讲,水平还很高呢。”“您怎么知道的?”她显然没有预料我和她这样讲话,能感觉到她松了一口气。“是班里的同学告诉我的,他们都很羡慕你呢!你说怎样才能打动听众的心呢?”“是吗?”她顿时来了兴致,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起来,“那得用真情去感染别人,如果讲的假话,谁还愿意听啊……”我认真地听完她的演讲,赞扬道:“说得真好,真不愧是演讲小组的高手。”突然,我把话锋一转:“你知道老师找你有什么事吗?”“老师,那袋儿牛奶的确是我捡的。”“哦,真是捡到的?”我脸上继续保持微笑。“我就知道您不会相信我!”她表现出很委屈的样子。“谁说我不信了,捡到东西要还给失主,你说对吧?”她一时语塞,不知说什么好了。我接着说:“晶莹,多好的名字啊,玲珑剔透,让人想起纯洁的水晶,别辜负了这么好的寓意呀!好了,今天就谈到这吧,希望你继续努力,在将来的演讲比赛中为班级争光。”响鼓无须重棒敲,我适可而止。她想说点什么,犹豫了一下,缓步地走了出去。
第二天,晶莹在“美文共赏”时朗读了一篇叫做《心弦上的小提琴》的文章,大意是说有一个提琴师回家时,发现一个男孩偷了自己心爱的小提琴,还没来得及跑掉,就被提琴师撞见了,男孩非常害怕。可提琴师却很热情地招待男孩,后来,那个男孩成了一名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我听懂了晶莹的用意,对她微笑着点头,她显得有些激动,说“我要把这篇文章献给吴老师,谢谢您,老师!”
今夜,我伏案写下这些文字,耳边传来的是我近来最爱听的小提琴曲《爱的纪念》,内心也不禁感到阵阵温暖。只有能触动心弦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教育。是啊,一曲美妙的音乐已经在晶莹的心弦上奏响了……(引自熊梅,王显才主编,《美丽的细节》,长春:长春出版社,2005。5)
3。技能训练
(1)通过分析所提供的案例,完成训练目标。
(2)教师或学生呈现有待解决问题的教育情境,学生尝试提出了解学生的教育方案。
情境描述:一天下午,我刚要下班,一位老师冲进办公室对我说:“我刚从传达室来,听说你们班李援在今天就收到七十多封信,全校都轰动了,你可得好好管管呀!”顿时,办公室里沸腾起来,老师们议论纷纷。有的说:“这还了得,刚升入高中三个月就来了这么多信,真是个交际花。”有的说:“这些学生精力过剩,社会交往过多,这样下去要影响学习。”还有的说:“请家长,让家长管住她,免得惹是生非。”听到同事们的议论我虽感到焦虑,但更感到欣慰。大家都关心学生的成长,对德育工作全员参与负责是我们这个有百年历史的市重点中学的优良传统。看来,大家没有忘记这个老传统。我向大家微笑着表达了我内心的谢意,并说:“我一定好好处理这件事。”此时,我也和老师们一样,有些疑虑和着急。
李援同学是由普通中学考入我们海河中学的。人很聪明,也很遵守纪律,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学习也好,期中考试进入了前五名,家境也不错,父母亲都是纯朴的工人。这样一个好学生,一天就收到这些信,必有缘由。我暗暗地想:不能轻率地处理这件事,要了解一下情况。
回家的路上,我特意约了一位男同学同行,我问他知道不知道李援来信的事。他说:“何止七十多封,这两天一共收到一百多封信了。”我又问:“这样的事,怎么没人告诉老师呢?”他说:“您说有必要向老师汇报吗?”我反问:“你说呢?”他说:“没必要。第一,同学来信是学生的自由,不必大惊小怪。第二,告诉老师,老师又该瞎猜疑了。”我默默地点点头。我向他征询意见:“如果你是老师你该怎么办?”他十分干脆地说:“不管。”我没有再说话。一路上,我在沉思,沉思……(引自吴小海,李桂芝编著。《班主任九项技能训练》,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2)
如果你是这位班主任,你将通过何种方式了解学生并处理此事,请设计一套方案。
[训练评价]
了解学生技能评价权重
技能训练二
[训练内容]班主任向班级学生提出奋斗目标。
[训练目标]1。理解班集体目标体系及其关系、掌握提出集体目标的原则和方法。2。根据学校发展目标及班级情况,确定班级奋斗目标。
[训练程序]1。学习班主任提出班级目标的理论,明确提出目标的原则和方法。2。提供案例。
案例:《确定班级奋斗目标》
(1)长期目标
滁州市南礁区腰铺中学初一(2)班班主任刘沛森老师,学习无锡市十二中学杨靖华老师的经验,在班上开展了“在156个台阶上”的活动。让全班同学畅想经过初中三年共156个星期的时候,本班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经过近一个月的想象、论证,都认为到那时候是这样的班级:
①在学校“教育为本,学习为主,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创造,做一个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爱父母、爱老师、爱班级的人。
②全班同学都要认真刻苦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达到人人升级,人人毕业,人人达到高一级学校要求的水平或具有从事职业活动的一技之长。
③全班同学都要达到体育锻炼标准,人人都能掌握一种运动的方法和规则。人人爱清洁、人人讲卫生,尤其是要重视用眼卫生,没有新的近视发病者。
④自尊自重,互敬互爱,人人在班内有受人尊重的地位,也有尊重他人的义务,使人人在班级里都感到温暖和愉快。
⑤人人都要以实际行动为班级增光添彩,成为全校执行《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最好的班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