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节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技能(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4。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一定的号召力。

5。有某方面的爱好和特长,便于班级工作的开展。

(二)选拔班干部的方法

1。任命制。即班主任推荐和任命。这在班级刚刚组建时比较多见。任命班干部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班主任的意图,学生干部的威望是外加的,所以往往缺乏学生的依赖,威信较低。

2。自荐制。即学生在明确干部职责和自我分析的基础上,考虑自己的个性、特长,适合干哪项工作,“毛遂自荐”。自荐制能培养学生展示自己、推销自己的意识。

3。自由竞选制。即在自由平等的气氛中,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参与班干部的竞争。自由竞争制有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民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4。民主选举制。即通过投票选举产生班干部。由这种方式产生的班干部众望所归,往往具有较高的威信。选举的候选人,可自荐,可同学推荐,可竞选,可教师提名。

5。轮换制。即根据一定规则,轮流担任班干部。优点在于使大多数学生得到了锻炼和展示才能的机会,能培养学生高度自觉的班级主人翁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奉献精神。

(三)正确培养班干部的基本要求

1。加强对班干部的思想教育。首先,班主任要教育班干部树立为同学服务的思想,使他们认识到担任班干部是光荣的、艰巨的,要做好工作应该任劳任怨,懂得班干部应该满足同学的表率,要处处以身作则。其次,班主任要对班干部进行团结友爱教育,班干部之间要互相支持,共同协作,彼此信任,齐心协力搞好工作,团结全体同学共同参与各项任务。

2。注意任用与提高相结合。班干部是班主任完成班级目标管理的助手,班主任要依靠他们协助自已开展工作,同时又要在任用中使其不断提高,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班主任应随时注意观察班干部的表现,有针对性地组织他们学习有关的文件和先进典型,帮助他们树立起为全班服务的思想。

3。注意具体指导与放手工作相结合。班干部一般说来集体责任感比较强,有着“当家做主”的良好愿望,但其认识水平、工作能力、组织才干都处于学习、积累阶段,班主任要适时加以具体指导,教他们开展工作的方法,组织他们研究、制订活动计划,帮助他们分析、讨论班上的现实状况,确定解决的办法,一步步培养班干部独立工作的能力,最终促进班干部的全面发展。

4。注意引导群众监督与自我要求相结合。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能使干部置于群众监督之下,发扬民主,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既锻炼了干部,又提高了学生群体的主人翁精神。班主任要注意培养班干部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与严于律己的思想作风,增强自我约束力,不断自我充实完善,力争当好班务工作的办事员和推动班级前进的“火车头”。

5。帮助班干部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教育班干部做抓紧时间的有心人,使他们既善于工作,又善于学习。对一些学习上确实存在困难的班干部,班主任要发挥班级科任教师的作用,对其进行个别辅导,使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坚定当好班干部的信心。

6。要特别重视保护班干部的积极性。对他们为班级所做的有益工作,要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对偶尔出现的问题和错误,班主任要主动出面予以解决,并为其承担责任。这样,班干部就不会因工作遇到困难和挫折而打退堂鼓。

三、形成班集体的优良班风

班风,又称班级风气,是指一个班级绝大多数学生言论、行动、情感和精神面貌方面的共同倾向和表现。优良班风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级成员的思想及行为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力量,对班级发展来说是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和驱动力。优良班风是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体现在正确的舆论、健康的人际关系、积极进取的精神、良好的作风等方面。

培养优良班风的基本要求

1。确定班风内涵

确定班风的内涵就是明确要在班上树立什么样的风气。这是形成优良班风的前提。其内涵主要包括: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勤奋刻苦学习的动机,团结友爱的人际关系,诚实、守信和严于律己的道德风尚,以及勇于进取的拼搏精神等。首先,要与全班学生共同商讨,达成班风建设共识,确定本班班风的内涵。通过民主决定,使确定班风内涵的过程成为学生提高认识、统一认识的过程。其次,班风内涵要凝练,能体现本班风貌,通常可用几个字简要明确地概括,如“敬、竞、静、净”,其内在含义“敬”是人人相互尊敬,“竞”是人人争上游,“静”是人人行为稳当,“净”是人人讲究卫生。这种解释可以使师生明确奋斗方向。再如“勤奋、团结、求实、创新”“勤学苦练,全面发展”等。

2。培养正确舆论

优良的班风要靠正确的舆论支撑。正确舆论是以议论和褒贬的方式肯定或否定班集体的动向或其成员的言语行为,它可以使健康的思想、言行得以强化,受到支持,使错误的观念和言行受到抑制或反对。正确的集体舆论对每个成员都有熏陶、感染和约束作用,对集体是一种“凝聚剂”。首先,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集体主义观念教育,引导明辨是非,为形成正确舆论奠定基础。把重点放在提高全体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判断能力上。舆论的作用是依靠多数人的意见和看法来对人或事加以评论的,只有提高全体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判断能力,才能形成正确的舆论。其次,充分利用各种舆论阵地如板报、墙报、班会、团队会议等进行舆论引导。再次,要善于抓住时机,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对不良风气展开讨论,使大家分清是非,使不良言行无立锥之地。最后,抓好学生骨干的思想教育。通过他们扩大影响,从而形成大多数学生认可的正确舆论。

3。注重行为训练

对班风的内涵要有正确的认识,班风的体现则要有正确的行为,要把认识与行为辩证统一起来,因此良好班风的培养必须有意识地、持之以恒地训练学生的行为。第一,学生的行为训练应根据班风标准进行。在进行学生行为训练前,要将班风标准分解为具体的行为规范,并从班级的实际出发,将这些行为规范逐步提出,逐步实施。第二,明确要求,严格训练。行为规范的内容很多,但都是对学生日常行为的最起码要求,要让学生明确文明行为的下限,严格训练,都可以做到。第三,行为训练要持之以恒,不怕反复。规范一经提出,全班师生必须处处遵守,不允许有任何违反的行为。不能朝令夕改,或时冷时热。对学生发生违反规范的行为,应反复地抓,坚持不懈,必见成效。第四,训练的结果必须不断强化。通过检查、总结、评价、纠偏以及恰当的批评、表扬等方式,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使良好的班风在苦练和强化中逐渐形成和发展。坚持长抓不懈,终会形成好的风气。

4。给予榜样示范

首先,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也是班风的建设者和监督者。班主任的思想品质、道德风貌、工作作风直接决定着班风好坏。应该说,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有什么样的班级,就有什么样的班风,班风是班主任人格的具体体现。为此,班主任要身体力行,身先士卒,处处做学生的表率。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主任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学生才能信服,愿意模仿,身教胜于言教。班主任的自身表率就是一面旗帜,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对班风的形成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其次,依靠班级骨干带头,去不断扩大和发展好的班级风气。优良班风的形成仅仅靠班主任一个人唱“独角戏”是不行的,因而必须发挥班级学生干部和积极分子的带头作用,进而在全班形成一种势头,长期坚持,形成风气。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