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技能(第4页)
(5)工作有方。他们希望学生干部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
(6)爱好广泛,具有特长。(引自吴小海,李桂芝编著。《班主任九项技能训练》,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2)
案例2:《培养班干部的自治自理能力》
沈老师在班内实行“班长负责分组管理制”,让每位学生找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在班集体中负有一定的责任。首先由全班学生推荐选举一名既有威信又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学生担任班长,然后由各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爱好报名或学生推荐分别成立学习、体育、文娱、劳动、卫生、宣传等7个管理小组,每组3~5人,各设组长,分别负责班级纪律、广播体操、文体活动、出黑板报、教室包干区卫生等工作。这样给学生们提供了锻炼的场所,提高了他们的管理能力,同时也提高了班级的工作效率。为培养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特长,该班又建立了10多个兴趣小组:“小博士”“小白鸽”“小制作”“小作家”“小天鹅”“小画家”“小书法家”等。每周三下午第三节为兴趣课,学生根据自己小组的实际情况,自定组长,自排内容,自选场地,自己组织,按时开展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活动。(引自高谦民吴立德主编,《小学班主任实施素质教育指南》,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
3。技能训练
(1)通过分析所提供的案例,完成训练目标。
(2)教师或学生呈现有待解决问题的教育情境,学生尝试提出培养和任用班干部的教育方案。
[训练评价]
选拔和培养学生干部技能评价量表
技能训练四
[训练内容]掌握培养优良班风的技能。
[训练目标]1。明确班风训练的意义。2。理解优良班风的内涵;懂得所确定的班风标准要能体现社会时代发展的特点和符合班级实际情况。3。掌握培养优良班风的基本要求,能运用舆论导向和自身影响培养优良班风。4。模拟制订班风培养的方案,教育计划周全,方案合理,活动有创意,学生喜闻乐见。
[训练程序]1。学习有关理论,掌握培养优良班风的技能。2。提供案例。
案例:《良好班风的作用》
优良班风能将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优良的班风,对班级的各种消极因素都会具有一种无形的同化力。有人做了这样的实验:被试是一些受过学校处分的有严重问题的学生。被试转到一个有良好班风的班级之后,结果发现多数被试都能随大流,没有发生违纪行为,其中一部分学生有明显上进的表现。两周后的个别谈话表明,他们之所以进步,是因为下列原因:
这个班同学好,没有人歧视我;看到大家都守纪律,我也不敢捣乱;老师要求严格,同学们对自己也严格;谁不随大流,就孤立;同学们都热情帮助我;我喜欢这个班,想好好干。
这些学生的上述回答,真实地反映了这个班级团结友爱、积极向上、遵守纪律的良好班风。(引自何万囯主编:《现代班主任工作研究》,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7)
3。技能训练
(1)通过分析所提供案例,完成训练目标。
(2)教师或学生呈现有待解决问题的教育情境,学生尝试提出培养优良班风的教育方案。
情景描述:作为高三班主任,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宣泄学习压力,我准备了一个本子放在班上,让学生把心里话、苦闷事、烦恼、喜悦写出来,使自己的学习心态更平稳。但事与愿违,学生乱写一遭,什么读书无用啦,学费太贵啦,哪个班有美女啦,本班丑女多啦,有的老师授课糟糕啦,班主任到宿舍偷听同学讲话是侵犯个人隐私啦,甚至给了我一个外号“肥郑”。气死我了!有的同学写了不伦不类的话语,甚至不堪入目的语句。如果竭力反对、打压,又达不到我预期的效果,不批评解决,也肯定不行。怎样处理这个问题呢?(引自王晓春著,《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
先分析班级在哪方面存在着问题,再谈谈你打算怎么处理这个问题。
[训练评价]
培养良好班风技能评价量表
技能训练五
[训练内容]掌握转化后进学生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训练目标]1。准确了解后进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其复杂性和两面性。2。能够认识并合理分析造成后进学生落后的主要原因。3。掌握教育、转化后进学生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训练程序]1。学习有关理论,掌握教育转化后进学生的基本要求和方法。2。提供案例。
案例:《后进学生的教育案例》
(1)问题及行为表现。小宋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兴趣和求知欲,经常听课精力不集中,不能认真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差。思维怪异,自卑而又自尊,缺乏进取心,放任自流,贪玩、迷恋游戏。性格倔强、固执,但又有依赖和惰性心理。与人相处办事,不计后果,缺乏自制力,责任感淡薄。自由散漫,懒惰怪癖,日常行为习惯欠佳。从以上的问题和行为表现中,可以看出小宋同学已经处在“后进学生”的行列中。
(2)采取的方法和实施过程。根据内因和外因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小宋的本质是好的,如果与家长配合共同对他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和帮助,他是会有改变的,是会从“后进学生”的行列中走出来的。因此,我想方设法开导他,引导他,使他尽快走出“后进学生”这一行列。
我所采取的方法和实施过程如下:
①在学习上、生活上多关心、多激励。使小宋觉得老师在关心、爱护他,这样他才能相信老师说的话,这时候,与他谈到生活、家庭、人生、学习,才能使之对生活充满希望,关心父母,关心班级,对人生重新认识,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②小宋的虚荣心较强。教师要尊重他的人格,对他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帮助他分清自尊心与虚荣心不同,谦虚和自卑不同的心理品质的界线。使他得到人格尊重的同时,激发其积极向上的上进心,逐步克服消极情绪,培养有意识地调节控制情绪的能力,坚持下去就可形成稳定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