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全面发展教育(第1页)
第四节全面发展教育
要实现教育目的和教育培养目标,使受教育者获得全面发展,就必须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所谓全面发展教育是对含有各方面素质培养功能的整体教育的一种概括,是对为使受教育者多方面得到发展而实施的多种素质培养的教育活动的总称,是由多种相互联系且又各具特点的教育所组成。总体上,全面发展的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构成。
一、德育
德育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德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健康心理品质等。德育的根本任务在于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德育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德育在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条件;德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重视和加强德育。
二、智育
智育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的教育。其主要任务包括:①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技巧;②发展学生的智力。智力主要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因素,其中观察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智育在社会文明建设中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因为它不仅是促进人类物质文明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是促进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首先,智育是个体掌握一切知识、技能、观念、形成能力的前提;其次,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智力的发展本身就是全面发展的标志之一。
三、体育
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内容,促进人的发展,培育人、塑造人的过程。体育的基本任务是:①增强学生体质;②向学生传授体育和卫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体育锻炼的科学方法,养成坚持锻炼的良好习惯;③通过体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④向国家输送优秀的体育运动员,促进我国体育水平的提高。
总体上,体育的主要内容包括:①田径。田径运动是各项体育的基础,是学校体育的主要内容。田径运动主要有跑、跳跃、投掷等项目;②体操。它是体育运动的重要项目,运动内容丰富,适合不同年龄、体质的学生。它主要分为基本体操、竞技体操和团体体操。艺术体操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体操项目;③球类。球类活动是综合运用各项基本技能的体育活动,对抗激烈,竞争性强。常见的球类活动有篮球、网球、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等;④游戏。游戏是青少年喜欢的一项集体体育项目。它具有一定的竞争对抗性,活动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简便易行,适合青少年的身心特点,是中小学体育课的重要内容;⑤武术。武术是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受场地、季节、年龄、性别等因素的限制,是一项老少皆宜、简便易行的体育活动。武术活动一般分为拳术、器械、对练三类;⑥军事体育(国防体育)。军事体育是指具有军事性质的体育项目,如列队、障碍跑、航空航海模型、无线电等。
体育主要通过以下组织形式展开:①体育课。体育课是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学校的必修课。它主要使学生掌握体育与保健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技术、技能,实现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提高运动技术水平;②早操、课间操。这是学校作息制度中规定的体育活动形式,是保证学生身体经常锻炼的重要措施;③课外体育锻炼。这项体育锻炼是在课外时间,以班或者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进行的体育活动。课外体育锻炼主要有锻炼小组、运动队训练、体育运动竞赛三种形式。
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参加体育锻炼,具有重大的意义。它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增强学生的体质;它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途径;而青少年一代的身心健康水平关系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强盛。
四、美育
法国的人本主义美学家席勒最早提出和使用“美育”一词。美育,即审美教育。它是通过现实美和艺术美来打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的基本任务是:①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和能力;②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③培养学生的心灵美、行为美。
美育的主要实施途径包括:①通过各科教学和课外文艺活动来实施美育;②通过大自然实施美育;③通过社会日常生活实施美育。
通过美育,可以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扩大和加深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可以促进学生科学世界观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可以促进体育,具有健身怡情的作用。
五、劳动技术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并使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的生产技术知识和劳动技能的教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基本任务是:①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②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
劳动技术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①现代工业和手工工艺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②农业和副业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③服务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
劳动技术教育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实施:①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劳动进行劳动技术教育;②通过社区的工厂、农村的劳动进行劳动技术教育;③通过服务性劳动,尤其是社会工艺劳动进行劳动技术教育。
通过科学技术知识的教学和劳动实践,使学生了解一般生产劳动的基本常识,掌握初步的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提高动手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在普通学校里加强劳动技术教育,已成为世界教育的普遍趋势。
开展劳动技术教育,对于学生意义重大。劳动技术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技术教育可以促进学生优良品德的发展;劳动技术教育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增强体质;劳动技术教育也有利于学生完成升学和就业的双重任务,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六、五育之间的相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