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教育与人的发展(第1页)
第二节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教育必须按照人的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行,同时,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并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教育要适应并促进人的发展,这是教育的基本规律。而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也是教育学研究的最基本的关系。
一、人的发展概述
一般来说,人的发展包含人类总体发展和个体发展两个密切相关的不同层次。个体发展即个体从出生到生命终止的全过程,它包括婴儿、幼年、童年、少年、青年、成年和老年等不同的年龄阶段。其中,青少年阶段是个体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大的时期,也是接受教育最有效的时期。
(一)人的发展的概念
人的发展,是指个体随时间和年龄的递增身心方面发生的积极变化,包括生理与心理两方面的发展。
1。生理的发展
个体生理的发展包括肌体的发育和体质的增强两部分。肌体的发育是指有机体的骨骼、肌肉、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肌肉的生长和身高、体重的增加;体质的增强指肌体生理功能的增强,如力量、速度、灵敏、耐力、韧性等的增强。
2。心理的发展
心理的发展包括认知和意向两方面的发展,认知的发展指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方面的发展;意向的发展指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发展。
人的发展的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身体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心理的发展寓于身体的发展之中;认识、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心理过程和特征也总是影响着身体的正常发展。
(二)青春期生理变化
青春期是指由儿童逐渐发育为成年人的过渡时期,青春期是人的一生中最关键的发展阶段,也是继婴儿期后的人生第二个生长发育的高峰期。青春期中学生的生理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身体外形显著变化
青春期中学生身体外形发育表现为身高、体重、胸围等指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急剧增长。
(1)身高。进入青春期后,中学生身高开始突增,身高年增长值发生了明显变化,以超过以前的速度加速生长,迅速达到最高峰,然后急剧下降,逐渐停止。正常情况下,女性进入青春期的时间较男性早。
(2)体重。进入青春期后,中学生身体的骨骼增粗,肌肉更发达,内脏器官增大,体重迅速增加。男女之间10岁以前体重相仿,10岁以后女孩猛增,到了15岁以后,女孩体重缓慢增加,而男孩到了14~15岁以后体重才迅速增加。
(3)胸围。进入青春期后,中学生胸围等形态发育指标也都有各自的突增阶段,并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例如,男性胸围突增幅度增大。
2。体内机能稳步增强
青春期体内机能发育表现为心脏、肺、肌肉等的发育。
(1)心脏的发育。青春期,中学生的心脏重量已是出生时的12~14倍,达到成年水平,心脏血容量是出生时的12倍左右,脉搏频率的均数随年龄增长而下降,血压均数随年龄增长而增高,肺活量均数随年龄增长而增大,至18岁趋于稳定。
(2)肺的发育。青春期,肺和呼吸肌的发育极为迅速,肺的呼吸能力增强。肺活量的增长是肺发育的重要标志,如肺活量在10岁时只有1400毫升,而14~15岁时就增至2000~2500毫升。
(3)肌肉的发育。青春期,肌肉发育特别快,肌肉中水分减少,肌肉长度增加并增粗,弹性增大,肌肉也变得坚实有力。青春期,男生的肌肉力量发展水平要高于女生。13~17岁,这种差别迅速增大。
3。大脑发育趋于成熟
青春期,脑的内部结构和机能不断分化,迅速发展,并趋于成熟,兴奋与抑制过程逐步平衡。大脑的功能从第一信号系统占优势转变为第二信号系统占主导地位,这为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性的发育和成熟
青春期开始后,人的系统迅速发育,包括性腺和性器官的迅速发育以及第二性特征的出现,并逐步获得生殖能力。与此同时,身体的形态和功能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最终达到了男女两性的完全分化。
男性性发育在形态和生理上包括男性**的形态发育、功能发育和第二性特征发育。男性第二性征发育的突出指标是长出胡须以及腋毛和**,喉结突出,声音低沉,肌肉骨骼发育坚实,形成男性雄伟的体格。
女性性发育在体态和生理上包括女性**的形态发育、功能发育和第二性征发育。女性第二性征发育的指标是**、乳晕出现,**突出,**增大,继而出现腋毛、**,骨盆变大,全身皮下脂肪增厚,形成女性丰满的体态。
二、人的发展的一般规律
作为教育对象的青少年一代——学生,既是教育客体,又是教育主体。教育者必须研究和认识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教育必须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指不同个体在身心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了解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有利于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主要包括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差异性。
(一)人的发展的顺序性
人的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例如,身体发展遵循从上到下、从中间到四肢的发展顺序,心理发展遵循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由一般情感到复杂情感的发展顺序。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的研究,比较科学地揭示了个体发展的一般顺序,即个体发展按照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的顺序而进行的。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的道德认识发展论(前世俗→世俗→后世俗)证明了这一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