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节 教育究竟是什么 当代解读(第4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15]瞿葆奎,主编。元教育学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110。

[16]刘新科,栗洪武,主编。中外教育名著选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78。

[17][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3卷)·法篇[M]。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406~426。

[18]《老子》第五十五章。

[19]《老子》第二十五章。

[20]《老子》第二十五章。

[21]《老子》第六十九章。

[22]《老子》第五十七章。

[23]《庄子·庚桑楚》。

[24]《庄子·秋水》。

[25]《庄子·大宗师》。

[26]《庄子·德充符》。

[27]《庄子·在宥》。

[28]《庄子·在宥》。

[29]《庄子·大宗师》。

[30][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9。

[31][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9。

[32][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69。

[33]新教育运动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大陆,是以改革传统教学理论和方法为目的的教育革新运动,后传入美国,与其进步主义相同,在美国形成了进步教育运动。

[34][法]卢梭。论科学与艺术[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32。

[35][法]卢梭。论科学与艺术[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41。

[36][法]卢梭。爱弥儿(上卷)[M]。李平沤,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

[37][法]卢梭。波兰政府论·教育章[M]爱弥儿(精选本)。彭正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16。

[38][美]斯特劳斯等主编。政治哲学史[M]。李洪润,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565。

[39]鲜为人知的是,他也是实用主义美学的创立者和(美国)传播学的奠基人。由此可以思考综合的理论背景对于教育研究的意义。

[40][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81。

[41]王承绪,赵祥麟,编译。西方现代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3~46。

[42][德]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册)[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40。

[43]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167。

[44]李泽厚。世纪新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451。

[45]于伟,栾天。历史本体论与走向情本体的教育[J]。教育学报,2011(6):36~45。

[46]杨斌。李泽厚论教育·人生·美:献给中小学教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2。

[47][美]托马斯·古德尔,杰弗瑞·戈比。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M]。成素梅,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23。

[48][德]沃尔夫冈·布列钦卡。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批判和建议[M]。胡劲松,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5~27。

[49]周浩波。教育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17。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