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接受中国教师报记者马朝宏专访(第1页)
教师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接受《中国教师报》记者马朝宏专访
一、“物”的问题解决有力,“人”的问题浮出水面
中国教师报:安徽省专门为教师工作召开会议,可以看得出省里对教师工作的重视。为什么选择这个时机召开全省教师工作会议?
李明阳:近几年,国家和省里对义务教育投入不小,主要着力解决义务教育的三个问题:保安全——解决危房;保吃饭——解决教师的工资;保运转——解决学校的公用经费。没有安全,其他一切都谈不上;教师工资不能按时足额兑现,怎么让老师安心工作;没有公用经费,学校不可能正常运转。所以国家和省里下大力气首先解决这些最为基本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回顾我们走过的路,2001—2005年,安徽省用于危房改造的经费已达32亿,改造危房783万平方米。2006—2007年,还将投入18。4亿,另外投入1。1亿建寄宿制学校。今年春季,全省城乡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国家和省又投入20多个亿,以保障学校运转。
这三个方面都是最基本的保障条件,涉及学校的生存的“物质”层面。现在是教育的“三保”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义务教育“物”的问题得到有力解决后,而“人”的问题即教师的问题自然浮出水面。
当前,制约教育发展尤其是教育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已经凸显为教师问题。“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换句话说,一旦教师队伍出了问题,就不是短时间能够解决了的。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重要性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已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把一些贫困地区教育问题概括为缺教室、缺教师,言简意赅;也是“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宣布实施“免费师范生教育”。安徽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也多次强调,必须在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同时,花大力气去解决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教师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了。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召开了这次会议。
二、数量、质量、管理,同时困扰着教师队伍建设
中国教师报:您认为,现在的教师问题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李明阳:现在教师队伍的现状具体表现为数量不足、队伍不稳、管理不活和素质亟待提高。数量、质量和管理同时困扰着教师队伍建设。
中国教师报:据我们了解,不只是安徽省,在全国很多地方都存在着教师数量不足或者说缺编的现象,有些地方还非常严重。您能谈一下安徽省的具体情况吗?
李明阳:教师不足具体表现为以下形式:一是学段性的。这几年高中包括职业高中发展迅速,全省高中教师紧缺问题十分突出,其次是初中;二是区域性的,南北方也不一样,北方一些地方的问题主要是财政供给问题以致有编难补或者不补,南方则因为是山区教学点多,要保证学生就近上学,不能简单撤教学点,这样即使只有几个孩子,也要配必要的老师,这样编制就不够了;三是学科性的缺编,比如,英语、计算机等老师缺得厉害。
我们省的教师编制标准本来就低于国家两个百分点。程艺厅长的报告已经讲了,安徽省师生比高中是1∶23。2、初中是1∶23。3,这两项排名在全国都是倒数第一;小学师生比例是1∶21。8,全国倒数第七,职业高中的比例近1∶40,教师资源明显不足。而且,45岁以上的老师占教师总数的近48。6%,有的学校50岁以上的老师占了一半以上。
中国教师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李明阳:对于有编不补的区县,去年省里下文通报了有关县市区教师的缺额情况,省委组织部门和省教育厅联合开展了对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教育考核,教师是考核中的重要一项,目的是督促各地补充教师。阜阳属于缺教师比较严重的市,他们现在已经着手解决这个问题了,并制订了计划和具体措施,预计能在3~5年内使教师得缺口情况有所好转。
省教育厅将按照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批示要求和有关部门就如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紧研究、协商。
三、多管齐下,提高教师队伍质量
中国教师报:安徽全国人大代表黄裳裳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提出,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最缺的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她还举了一些安徽省的例子。对此,您能否谈一谈,贵省对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有哪些措施?
李明阳: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是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要职责和任务。
第一,要严格把好教师入口关。要把“不是什么人都能当教师”的理念体现到政策中,不行的就要拦在外面。现在,资格认证和聘任权利都放在县里,门槛有点低了,存在有的县把关不严问题。校长也是如此,要实行校长聘任制和任期制。
第二,加强培训。现在倡导远程教育培训,远程培训的好处是培训面大,经济,但远程培训一定要做好过程的监控和结果的考核,不然难以保证质量。我们在这些方面做探索,霍山县和无为县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校本培训和远程教育培训可紧密地结合教学实践、可让优质教育资源走进学校,我们要做好。
第三,重视教师的业务考核。宣城市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他们的体会是,考核内容结合教学实际、考核过程确保公正、考核结果有效运用是做好业务考核的关键。
中国教师报:除了上述措施外,针对农村是否有一些特别的措施?
李明阳:今年安徽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若干意见》,其中,特别强调了对农村薄弱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要实行倾斜政策,规定区域内学校之间的教师要流动。此外,还进一步加大支教的力度,规定城镇学校新进教师,原则上应先到农村薄弱学校任教1~3年。还有,对在农村学校连续任教5年以上的老师,第六年开始向上浮动一档职务工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