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教育测量研究法的质量指标(第1页)
第二节教育测量研究法的质量指标
教育测量的主要工具是测验,测验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教育测量的效果,因此,在使用某个测验之前,必须对其进行科学的质量分析。测验的质量一般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分析每个项目的质量指标,即分析测验项目的难度和区分度。二是分析整份测验的质量指标,即分析测验的信度和效度。
一、项目质量分析
(一)难度
1。难度的概念
难度是指测验项目的难易程度,它通常是用答对或通过该项目的人数比例来表示。一个测验项目,如果大部分被试都答对或通过,则该项目的难度就小;相反,难度就大。
2。难度的计算
(1)二分法记分项目(客观题)的难度计算。二分法记分项目是指只有答对和答错两种情况的题目,答对得分,答错0分,因此,也称(0、1)记分项目,如选择题、是非题、填空题、匹配题等。这类项目的难度计算一般有两种方法。
①通过率。用答对或通过该项目的人数的百分比表示:
式中P为项目难度,R为答对或通过该项目的人数,N为全体被试人数。
例1:200名学生参加考试,答对某项目的人数为160人,则
如果答对的人数为60人,则
如果答对的人数为200人,则
如果没有人答对,则
从例1可以得到以下两个结论:
第一,P值的范围:0≤P≤1
第二,通过人数越多,P值越大,项目难度越小;通过人数越少,P值越小,项目难度越大。可见,难度值与难度成反比。
②极端分组法。当被试人数较多时,为节省时间和精力,可采用此法,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按测验总分从高到低依次排列试卷。
第二步,从最高分的试卷开始,由高到低依次取出全部试卷的27%作为高分组;从最低分的试卷开始,由低到高依次取出全部试卷的27%作为低分组。
例2:在370名被试中,选出高分组和低分组人数,其中高分组有70人答对第一题,低分组有40人答对第一题,求第一题的难度。
解:高分组和低分组的人数是
因此,第一题的难度为0。55。
在选择题和是非题中,凭猜测选择正确答案的机会是1K(K是每题中选项的数目),这样,对于是非题(K=2)而言,猜测的成功率为50%,对于四重选择题,猜测的成功率为25%。可见,猜测会使被试的得分高于他的真实水平,对测量带来误差,即猜测误差。为了平衡猜测对难度的影响,需采用下面的公式进行校正:
式中CP为校正后的难度值,P为实得难度值,K为备选答案数目。
例3:有A、B两个项目,项目A为四重选择题,通过率为0。58,项目B为是非题,通过率为0。65,试比较两题的难度。
解:A、B两项目校正后的难度值分别是
因为CPA>CPB,所以项目A比项目B的难度小。
(2)非二分法记分项目(主观题)的难度。非二分法记分项目是指每个项目不只有答对和答错两种结果,而是从满分到零分之间多种可能结果,也叫(0、K)记分项目,如问答题、论述题、作文、阅读理解等,这类项目的难度计算也有两种方法。
例4:某道论述题满分12分,所有被试在这道题上的平均得分为3。6分,求该论述题的难度。
解:该论述题的难度是
因此,该论述题的难度为0。30。
②极端分组法。当被试人数较多时,也可采用极端分组法,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按测验总分从高到低依次排列试卷。
第二步,从最高分的试卷开始,由高到低依次取出全部试卷的25%作为高分组;从最低分的试卷开始,由低到高依次取出全部试卷的25%作为低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