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节 教育研究文献综述(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三节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一、文献综述的意义

在文献研究的最后阶段,研究者以书面形式总结其文献研究的结果,即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对某一领域、某一专业或某一方面的课题或研究专题搜集大量相关资料,通过分析、阅读、整理、提炼当前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做出综合介绍和阐述的一种学术论文。

文献综述由于其信息量大、覆盖面广,往往能反映某一研究问题的发展现状、最新进展,有助于研究人员避免重复,寻找新的研究起点,深入开展研究。例如,案例1“近十年来国内关于教师角色的研究综述”一文总结发现,现有研究在教师多元角色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方面研究不足,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案例1近十年来国内关于教师角色的研究综述(节选)

近十年来国内学者关于教师角色的研究涉及教师角色的含义、教师角色影响因素、不同视角下教师角色的定位以及教师角色冲突等方面。已有研究成果对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但也存在诸多局限。由于关于教师多元角色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新要求的相关研究比较少,从这一角度出发观照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课程内容改革的研究也相对薄弱。因此,对这方面做深入研究的空间尚很大。

资料来源:张翅。近十年来国内关于教师角色的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科学,2006(10):19~21,31

二、文献综述的基本内容及写作结构

文献综述一般可分为叙述性综述、评论性综述、专题研究报告。[9]叙述性综述是围绕某一问题,以精练、概括的语言对文献资料中有关理论、观点、数据、方法、发展概况等做综合、客观描述的报告。评论性综述是在对某一问题进行综合描述的基础上,从纵向和横向上做对比、分析和评论,提出作者观点和见解,明确取舍的报告。专题研究报告是就某一专题进行反映与评价,并提出发展对策、趋势预测,是一种现实性、政策性和针对性很强的分析研究成果。

一般来说,文献综述的基本内容包括研究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结论以及评述等部分。无论哪种综述,从写作结构上来看,文献综述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一)引言

引言首先应简述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以及综述的资料范围及来源。例如,案例2“2001—2010年中外思维导图教育应用研究综述”一文的引言部分简要叙述了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以及综述资料时间范围。

案例22001—2010年中外思维导图教育应用研究综述(引言部分节选)

近年来,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教学辅助工具业已引起中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学者们不仅探索思维导图的内涵,同时也将其应用于不同学科教学之中。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揭示思维导图教育应用的研究现状,探究过去十年(2001—2010年)中,中外学者在思维导图应用的学科领域、采用的研究方法、重点关注的研究主题以及所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等几个方面的问题,为我国教育界学者和教育实践者更为清晰地了解思维导图的教育应用的实践奠定基础,并借此为思维导图的未来研究提供一些建议。

资料来源:张海森。2001—2010年中外思维导图教育应用研究综述[J]。中国电化教育,2011(8):120~124

(二)正文

正文是综述的主体部分,通过对大量文献的分析、归纳、总结,论述某一研究问题的研究历史、研究现状(主要的观点)、研究趋势,并从中发现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待解决的问题。

综述的主体部分可以采用“横式”的写法,即对某一研究问题的各个方面进行描述比较。例如:案例3“国内外有关教师课堂提问的研究综述”一文分别从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大类文献进行总结比较,从而进一步发现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问的功能与作用、艺术与技术两大方面,实证研究集中在提问的数量、分类、教师的候答方式、教师的反应四大方面。

案例3国内外有关教师课堂提问的研究综述(正文部分节选)

一、教师提问的理论研究(具体内容略)

(一)提问的功能与作用

(二)教师提问的技术与艺术

二、教师提问的实证研究(具体内容略)

(一)提问的数量分析

(二)提问的分类方法

(三)教师的候答方式

(四)教师的反应方式

资料来源:陈羚。国内外有关教师课堂提问的研究综述[J]。基础教育研究,2006(9):17~20

又如案例4“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综述”一文,通过文献研究发现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研究、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研究、教师成长促进方式研究,并从这三方面进行了描述。

案例4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综述(正文部分节选)

一、关于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的研究(具体内容略)

二、关于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研究(具体内容略)

三、关于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方式的研究(具体内容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