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节 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表述(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一节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表述

一、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表述的意义

具体而言,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表述指的是以教育现象、教育活动、教育规律、教育成果为表述对象,运用书面语言(文字、数据、图表、公式等)对其进行总结、记录、描述、储存、交流、传播的创造性认识和书写实践活动。[1]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表述是教育科学研究过程的总结,是教育研究成果的反映,是教育科学研究者劳动意义的体现。因此,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表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表述主要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总结,并形成一系列的文字资料。研究成果的表述是对科学研究过程和成果的综合分析、总结,是对科学研究成果的提炼。因此,研究成果的表述锻炼了研究者逻辑思维能力、归纳演绎能力、判断推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其思维的系统性与明确性。

其次,教育科学研究成果最终是以各种教育学术文献形式长期保存。尤其是研究成果一经公开发表,便能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传播。因此,研究成果的表述和推广有利于教育科学研究者之间的交流合作。

最后,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表述中包含了研究过程的主要研究资料、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成果的评价分析。因此,研究成果的表述有可能帮助其他研究者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开展进一步的研究,或者发现新的研究领域,从而促进教育科学的发展。

二、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表述的类型

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表述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2]。

第一,用事实来说明问题。此种类型包括教育观察报告,教育测量报告,教育调查报告,教育经验总结报告和教育实验研究报告。要求材料要具体、典型,格式规范,要科学客观地呈现研究过程和方法,并合理解释结果。

第二,用深刻的哲理和严密的逻辑论述来说明问题,这是理论性研究成果。此种类型包括学术论文,学术专著及高校的学位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确凿,论述严密,清楚展示理论观点和体系的形成过程。

第三,是第一、二类的综合,但综合中又有所侧重。

三、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的撰写

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是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表述的主要形式,其撰写步骤主要包括:①确立题目。题目要准确、醒目、简明,反映出研究的目的、研究的问题等;②编拟写作提纲。根据撰写的目的和主旨,确定全文的论点、说明材料、各层次内容的安排,对全文的结构进行统一规划布局。③撰写初稿。撰写过程中要注意准确立论、推论和语言表述的准确性、科学性;要注意论点、论据和论述的逻辑统一;要注意数据与文字表述的有机统一。④修改并定稿。初稿写好后,还需要反复推敲,不断修改。

(一)研究报告的撰写

研究报告是教育科学研究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研究成果表述形式。研究报告的撰写要求科学客观地呈现研究过程和方法,用具体的事实、数据说明和解释问题,全面真实地反映了教育科学研究的过程和结果。下面主要介绍研究报告中常见的实验研究报告和调查研究报告的撰写。

1。研究报告的基本结构

调查研究报告是反映调查过程和结果的一种研究报告,它着重把调查研究取得的结果、观点或某种理论,用一定的形式表达出来,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通过对调查材料的整理、分析而写成的有事实、有分析、有理论观点的文章。[3]调查研究报告具有真实性、针对性、新颖性、时效性等特征。

实验研究报告是以书面形式反映实验过程和结果的一种研究报告,它最显著的特点是客观性[4]。无论实验结果能否达到预期的结果,能否验证实验假设,实验报告中所反映的实验结果都必须是实验过程中获得的结果,不得有任何的篡改。实验报告要求对问题的阐述以及实验结果的描述必须十分准确、客观。

由于研究问题的不同,研究使用的方法也各不相同,因此,研究报告格式也不完全相同。但一般来说,研究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相关问题的讨论与结论、参考资料等。

从格式上来说,研究报告一般包括:标题(题目)、引言(前言)、正文(主体)、总结(结论和建议)、引文注释或参考文献和附录。表12-1展示了研究报告的基本结构以及调查研究报告和实验研究报告的不同。

表12-1调查研究报告和实验研究报告的基本结构

2。案例分析

(1)题目。研究报告的题目的设计通常有四种方式:直接陈述调查对象或问题、以提问的形式作为标题、以结论式的语言或判断句作为标题、采用双标题的形式。研究报告的题目要概括报告内容,反映主题,要简单明了,重点突出,用词明白易懂。例如,表12-2中是常见的研究报告题目案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