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节 教育测量研究法的质量指标(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三步,分别为高分组、低分组编制项目分析表。

第四步,按下列公式计算难度。

例5:有100名被试参加某个测验,其中第5题是论述题,满分10分。按高、低分各占总人数的25%分组,其中第5题的得分统计如表6-1所示,求该题的难度。

表6-1论述题分析表

在分析表中,x为被试在该题得到的各种分数,f为得到各种分数的人数,fx为各种分数与得到各种分数的人数之乘积。

解:以上数据,已知N=25,XH=211,XL=146,H=10,L=4,

则有:

因此,这道论述题的难度为0。523。

3。难度对测验的影响[8]

(1)难度对测验分数分布的影响。测验项目的难度值越小,项目的难度就越大,通过该项目的人数就越少,测验分数就越集中在低分端,分数分布越呈正偏态分布(如图6-1);项目的难度值越大,项目的难度就越小,通过该项目的人数就越多,测验分数就越集中在高分端,分数分布越呈负偏态分布(如图6-2)。因此,测验项目过难或过易,都会造成测验分数偏离正态分布,使测验分数的离散程度变小。特别是,当项目难度值为1时,所有被试都得满分;当项目难度值为0时,所有被试都得0分。这两种情况都不能反映被试之间实际存在的差异。

图6-1测验分数集中在低分端呈正偏态

图6-2测验分数集中在高分端呈负偏态

(2)难度对测验鉴别力的影响。测验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鉴别被试实际水平的高低,适中的难度可以加大被试得分的差异,从而提高测验的鉴别力。当项目难度为0。5左右时,测验得分的方差最大,测验的鉴别力最高。

4。测验的适宜难度[9]

测验的项目难度多少才合适,取决于测验的目的和性质,不能认为每个项目的难度值都等于0。5最好。事实上,一方面,如果每个项目的难度值都等于0。5,那么此测验会使测验分数的分布呈双峰状态,即有50%的人所有项目都答对,得满分,另外50%的人所有项目都答错,得0分。这样的测验就只能区分出好与差两个极端被试的差异,却不能对各种被试做更精确的区分,因此,最好是使项目的平均难度接近0。5,即在0。50±0。20之间。这样,被试的测验分数将接近正态分布,有较大的鉴别力。另一方面,项目难度不能一概而论,应由测验目的确定,如果测验的目的是选人,则应采用难度值接近录取率的项目,比如要选出20%的优生参加学科竞赛,适宜难度应为0。20,如果要选出20%的差生补习,则适宜难度应为0。80。可见,测验目的不同,测验项目所要求的适宜难度也不同。

另外,测验的性质不同,难度也不一样。一般来说,速度测验的难度不宜太难,而且每个项目的难度值应接近相等;难度测验则要求难度值应在0。5左右。但不管是速度测验还是难度测验,一般应防止被试得满分,因为满分的意义很不明确,我们无法了解被试的最高水平。

(二)区分度

1。区分度的概念

项目区分度也称鉴别力,是指测验项目对被试实际水平的区分程度。如果一个项目能将不同水平的被试区分开来,也就是说,在某项目上水平高的人得高分,水平低的人得低分,我们就说这个项目有较高的区分度;反之,如果项目对不同水平的被试不能很好地鉴别,水平高与水平低的被试所得分数差不多,甚至正好相反,我们就说该项目区分度低,所以测量学家把区分度称为测验是否具有效度的“指示器”,并作为评价项目质量、筛选项目的主要指标与依据。

区分度用D表示,其取值范围是-1≤D≤1。当0<D≤1时,称积极区分。D值越大,区分效果越好。当-1≤D<0时,称消极区分。当D=0时,无区分作用。

2。区分度的计算

在理论上,区分度是以项目得分高低与实际能力水平之间的相关系数来表示的。但是,被试的实际能力水平是很难直接测量的,因此,在具体估计项目的区分度时,常常用被试测验总分代表其实际能力水平,即假定总分高的被试实际能力水平也高,相反,则实际能力水平低。

(1)极端分组法。此方法主要是适用客观题和主观题的区分度计算。

①二分法记分项目(客观题)区分度的计算。

计算公式为:D=PH-PL

式中,D为区分度,PH为高分组(即排名前27%的被试)在该项目上的通过率,PL为低分组(即排名后27%的被试)在该项目上的通过率。

例6:在370名被试中,选出高分组和低分组人数,其中高分组有70人答对第一题,低分组有40人答对第一题,求第一题的区分度。

解:高分组和低分组的人数为

因此,第一题的区分度为0。30。

②非二分法记分项目(主观题)区分度的计算。

计算公式为:

式中,D为区分度,XH为高分组(即排名前25%的被试)测验总分,XL为低分组(即排名后25%的被试)测验总分,H为该项目最高得分,L为该项目最低得分,N为被试总人数。

例7:有100名被试参加某个测验,其中第5题是论述题,满分12分。按高低分各占总人数的25%分组,其中第5题的得分统计如表6-2所示,求该题的区分度。

表6-2论述题分析表

在分析表中,x为被试在该题得到的各种分数,f为得到各种分数的人数,fx为各种分数与得到各种分数的人数之乘积。

解:以上数据,已知N=25,XH=238,XL=158,H=12,L=4,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