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教育督导评估2(第2页)
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是督导评估的纲领和准则。它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规定着督导评估的内容和标准。具体从构成上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是由最能反映督导评估对象状态、属性的若干指标及反映每项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角色地位的权重构成。教育督导评估指标的科学与否,有效性如何,直接影响着督导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准确性、可信度。至今的研究提示我们有效的督导评估指标应具有以下特点。
(1)和教育目标相符合,即必须体现教育工作的社会主义方向和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及培养目标的要求。反映评价对象的目标、任务应达到的水准。
(2)能反映教育工作的客观规律,以体现它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3)要切实可行,即标准要定的适当,不宜过高或过低。
(4)明确具体。就是各项指标要有准确的科学含义。
为保证督导评估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在编制时,要注意采用科学的方法,遵循其客观原则。
第三,全面而有重点地收集督导评估资料。
收集督导评估各项指标内容所必需的资料,是督导评估过程中的一项具有基础性的工作,信息资料越全面越有利于做出科学的督导评估结论,因此信息资料的收集要力求全面。但是,由于现代教育活动十分复杂,在有限的人力和条件下,试图毫无遗漏地收集有关资料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在全面收集的努力之上,有重点地收集重要的信息资料,才能保证督导评估的顺利而有效的进行。
为全面而有重点地收集信息资料,在方法上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到什么地方或利用什么机会去收集所需资料,二是用什么样的工具收集资料即收集资料的工具的选择和使用的问题。一般,前者主要通过自然观察(对自然场合的活动的观察)与实验性、规定性的条件下或环境中的调查、测试等两种途径,去获取督导评估所需的质的和量的信息资料。后者多选用诸如查阅资料法、座谈法、观察法、交谈法、问卷法、测试法、典型调查法等多种方法并用,以保证信息资料的尽可能的全面、可靠、适用。
第四,迅速而又比较准确地整理、分析、解释督导评估资料。
比较准确而迅速地汇集、分析资料是督导评估活动中的一项带有全局性意义的工作,它直接影响到评估资料的解释。一般,主要通过定量与定性两种方法去整理分析资料,具体多用打分、计算等统计方法和归类、描述、建档等方法。
现今给予关注的,一是如何把定量与定性方法有机结合的问题;二是如何更多地发挥计算机在资料统计、整理中作用。对督导评估资料进行解释,目的是要得出明确的结论。
而要实现这一点,则需要一个进行价值判断的参照基准即评估基准,而所依据的评估基准不同,其解释也会不同。目前多用绝对解释、相对解释和个体差异解释,其中又以前两种为基本。这三种解释各有利弊,因此在实际运用中,常常是两种或三种解释并用。需要探讨的是三种解释如何有机结合并用。
最后,要写好督导评估报告,督导评估报告是以文书形式表现出来的对督导评估资料的解释。由于它是督导评估结果得以利用的媒体,对督导评估工作的效益具有重要影响。所以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
第五,充分利用督导评估结果。
首先要重视教育督导评估结果的利用,充分发挥其效能。
其次是坚持在督导评估活动结束后,督导机构向被督导单位和有关部门反馈督导评估情况。定期发布教育督导公报。努力使督导评估结果成为被督导单位维持、改革、发展工作的依据,成为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决策和考察被督导单位的依据。成为教育科学研究的信息资料。
第六,积极开展“元评价”。
所谓“元评价”,是对评价活动的评价,也就是在一次评价活动实施之后,对评价活动的再评价。作用是向原评价者提出他们工作中的问题,即查明评价工作中的出现的偏向,目的是推动评价工作的改进、完善,以提高评价工作的质量。特别是在评价体制不够完善,评价人员素质不够整齐的情况下,进行一点“元评价”是非常有意义的。教育督导评估也应如此。
思考题:
1。如何认识教育督导在教育行政活动中的意义?
2。怎样认识教育督导的性质?
3。教育督导活动的只要任务是什么?
4。“督政”指什么?在我国实施“督政”的意义何在?
5。教育督导的基本职能是什么?
6。教育督导评估的含义是什么?
7。你认为应该如何提高教育督导评估的科学性?
[1]洪成文。90年代国外教育督导发展轨迹初探[J]。比较教育研究。2001(6)
[2]该节内容主要利用和参考了国家教育督导团办公室撰写的《发展中的我国教育督导》,刊载于《中国教育报》,1999年11月30日第三版,及国家教育督导团撰写的《在实践中创建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督导与评估制度》,刊载于《邓小平理论指引下的中国教育二十年》,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