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真实朴实扎实(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真实、朴实、扎实

再好的教案也需要到课堂上去检验。课堂教学要在“实效”上做文章,要在“有效”上下功夫。教学必须创新,不创新没有出路。但教学又有自身的规律,我们必须按照规律办事。

课堂教学应做到“三实”:真实、朴实、扎实。真实是教学的本色;朴实,则体现教师的教风;扎实能让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现时,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种浮躁虚高的现象,尤其是在一些公开教学中,一些青年教师一味追求形式上的多样、课堂上的热闹,很少让学生安静下来读点书,提些问题。学生离开文本远了,时间长了,对他们的发展没有好处。我们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静下心来好好读书,从书中获得真正的知识。教者要“目中有人”,这里的“人”是指学生;又要“目中无人”,这里的“人”是指听课的教师。

我不赞成像外国人那样一窝蜂地搞什么“热”,他们所流行的不断翻花样的做法并不值得我们的教育去效仿。新的不一定都是好的。面向严肃的课堂教学,不要借新潮之名回避教学中的问题。风中的物体,会有各种各样的形态,站着的、摇摆的、倒伏的。有生命力的教学从来都是迎着压力站着的教学。孔子倡导的启发式教学,现在不是仍在流行并实施着吗?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语文教师要备好课,就应博闻强记,通古晓今,需有“知学”。要当一个语文教师不算太难,而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乃至像于漪、袁瑢那样的出类拔萃的语文教师,实在不易。

苏霍姆林斯基曾听一个历史教师上课。听课时竟忘了记录一个字,因为那课太精彩了。课后,他问那个历史老师:“你备课花了多长时间?”那个老师说:“我备这堂课直接时间15分钟,但是我一辈子都在备这堂课。”

“用一生的时间备课”,我也是这样实践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