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的作文讲评课堂(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我的作文讲评课堂

(一)

陆续有一些地方,邀请我上作文课,我不好意思地拒绝。不是我保守,而是我不会“上”。大家都上“作前指导”,我只上“作后讲评”。一天,一位同志很不解地问:“管老师,你不会上课,那你研究个啥呢?”

2009年春,沈高明先生邀我参加“第四届凤凰语文论坛暨新课程习作教学研讨会”,两老师一组,第一天,A老师上“作前指导”;第二天,B老师上“作后讲评”。这是我首次在省级活动中亮相“讲评”课。课毕,主持人走上台,对我说:“管老师,你雷倒了一大片。”

我开窍了,“讲评课”不就是“作文课”吗?于是,我上起了“讲评课”:对方提前一周,将学生作文寄给我,我研读学生作文,备好课,去上课。2010年春,浙江大学“千课万人”组委会邀请我上课。课后,老师们发来了很多互动短信:

“号得准。治得妙。作文讲评课还可以这样上!不虚此行!那样的‘套话病’,我们是不是都曾作为经验传给学生?今日听来,如芒刺在背,却亦酣畅淋漓!”

“淋漓尽致的展示,开膛剖肚的诊断,四十分钟,管老师带孩子们经历了一场非比寻常的头脑风暴,作为老师的我亦受益匪浅!”

“什么是生本课堂?管建刚老师的作文讲评课就是最好的诠释。怎样教好作文?管建刚老师的讲评课就是最好的典范。我们就该这样引、这样教!”

(二)

我的“讲评课”,很简单,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语言的欣赏。请看教学片段——

★我腹背受敌,四面楚歌,自然以失败而告终。——严恪珺

★又来了一声“咕咚”,我努力地听,奋力地找,还是一无所获。——陈航宇

师:画线部分,再读。画线部分,读来朗朗上口,有节奏感。有节奏感的句子,是美的。再看:

●我们观赏了平时早有耳闻,却未曾见过的动物:鳄鱼、猴子、大象、羊……我们还做了许多平时期盼已久的事:拿草喂了羊,骑了大象……

师:“平时期盼已久”,后面少了点字,没了节奏感,你会加吗?

师(学生答不上来):需要SOS吗?(生笑)

生:要。

师:平时期盼已久,却……

生:平时期盼已久,却未曾做过的。

师:“动物”是两个字,“事”一个字,怎么改?

生:改成“事情”。(生读改后的句子)

师:这一改,朗朗上口,有节奏感。语言的节奏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要改的、练的,正如诗人卢廷让说的“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陈航宇、严恪珺,你们做到了,了不起。

——“讲评课”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大面积欣赏学生的作文,一个比较可行的办法是抓“好句子”。对于全班同学来说,人人都写出一篇好作文,得到大家的欣赏、赞美,那不现实。好句子,努力一下,则人人都做得到。欣赏好句子,给每位学生带来表扬的可能。

第二个环节:语言的挑刺。请看教学片段——

1。炯炯有神的大眼睛

师:这次作文写人,不少同学写到人的外貌。请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