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第2页)
北京育才小学有一个班,五天只上四天课,有一天在社会上课。一开始家长不同意,学校就采取自愿报名,一开始只有一个班,结果孩子们走上了社会,受到锻炼,而且提高了质量,孩子的能力增强了,家长看到了成绩。第二年就有两个班愿意参加了。做实验的时候,要让家长看到成果,如果改革不能让学生受益,家长也不会同意,所以更重要的是学校要和家长沟通。
郑州有一所学校搞了开门办学,每天接待四五十个家长,可以进任何教室,可以参加校务会议,校长办公会也可以参加,是开放的。我就很赞成。关键是能不能坚持。该举措从去年10月开始,我今年5月又去了,我问校长坚持了没有,他说还在坚持。所以学校要采取一些实际的行动,让家长看到成果。当然这种坚持也会有问题,一开始家长非常踊跃,以后就去得少了。这是一种开放的教育,我们要学这种精神,跟家长沟通的精神。
学校要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要让学生乐意在那里学习,成为生动活泼、有浓厚学习氛围、优雅舒畅的乐园。现在有些地方并不是这样的,学生愿意到网吧去,不愿意到学校去。
我这儿有几张学校的照片,请大家欣赏一下。
第一张图是成都市郊区农村小学文翁书院。这是城郊接合部的一所学校,环境非常优美。
第二张图是重庆市谢家湾小学的校门,是专门设计的,因为是重庆嘛,是红梅花儿朵朵开。学校有一个理念,叫“六年影响学生的一生”。当时大家也有争议,说学生的一生哪能光是受这六年的影响,但是至少小学的六年会影响到他们的一生。我是赞成这个口号的。
第三张图是走廊瓷砖,是孩子们的作品。这都是学生画的,然后烧出来。这就是学校建设的细微处。
第四张图是成都新建的金沙小学,也有文化的氛围,非常好。这是学生活动的场所,非常大。
当然还有很多好学校。我今天上午参观了杭州市上城区的胜利小学,看到学校的文化氛围也很好。
前段时间我到东北师大附小,教室是90平方米。当然这需要有经济条件,教室一般是60平方米。它的走廊跟教室一样大,走廊之间没有墙壁,用柜子隔开,可以临时推走,班级可以活动。总之,学生在活动中成长,要有活动空间。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校要有一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儿童、业务精干的教师队伍。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五大观念:全面发展观念、人人成才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终身学习观念、系统培养观念。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儿童的爱,是出于对国家、对民族未来的责任,不同于母爱而超越母爱,是一种无私的爱、不求回报的爱。教师的爱要建立在师生相互信赖的基础上。教师要尊重学生,善于与学生沟通,师生互相理解,互相信赖。
教师要懂得教育规律。我要讲一个反教育的行为,大家看看这几张照片。
第一张,这个地方正在搞夏令营,把孩子分为上士、中士、下士三等,上士吃三菜一汤,还有一杯红酒,下士站在旁边侍候上士吃饭。
第二张,高三课堂上一个口号是“生时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这对学生造成的压力有多大啊!
还有搞绿领巾的。这不是创新,是把人分为三六九等,是旧的东西,是封建社会的东西,这些都是反教育的现象。
另外还有暴力。现在都在议论“虎妈”“狼爸”,这都不是正确的教育观念,也许确实能够使孩子在学习上有所成功,但是孩子的人格将来是不是健全的,这值得怀疑。过去是鞭子下面出孝子,不打不成才,这都是旧社会的,是封建社会的,是培养奴隶的一种方法。鞭子只能培养奴才,不能培养人才。
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现在我们的孩子不是很有兴趣地去学习,而是“被教育”和“被学习”。要改变这种状况,让孩子主动、积极地学习,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要上好每一节课,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听懂、学会。教师上好一节观摩课很容易,但是要上好每一节课不容易。上好每节课,教会每个学生,教师要不断地钻研教材,还要钻研学生。
要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因材施教,增加选修课,把学习的选择权还给学生。公平而有差异,这是普及教育的必然选择,不能只讲公平,不能没有差异。
最后我讲三句话:教育的发展在于改革,教育的改革在于创新,教育的创新在于学习。
(录音整理:刘晨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