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虚拟环境催生的课堂形态改变(第2页)
根据LindenLab公布的SedLife历史成就统计,截至2013年,已经拥有3600万注册用户,累计在线时间相当于217266年。平均每月有超过40万新用户加入,而月均活跃用户数量则有100万。SedLife中的虚拟陆地面积接近700平方英里,相当于14个旧金山城市的大小。目前,很多公司、新闻、影视、医药卫生、航天、军事、建筑设计、旅游等行业都加入了这一虚拟世界浪潮中。
SedLife教育潜能的发掘始于2005年,当时一些教育工作者开始在SedLife中尝试进行一些教育教学活动(Lester,2006)。2006年,登录SedLife的教育工作者人数飞速增长,教育应用发展迅猛。很多学校与教育机构也在SedLife设置虚拟校园、图书馆、教室、招生处等以扩大其影响,同时也为其教师、学生探索新的教学途径和方法提供场所。如俄亥俄州立大学购买了7个岛屿打造其虚拟校园;斯坦福大学在SedLife里建立了虚拟图书馆;南加州大学商学院在SedLife里提供场地让其学生经营管理虚拟资产。据SedLife的教育宣传册介绍,至2010年已有来自世界各地超过700多个学校及教育机构入住SedLife。SedLife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教学,包括医学、商业、文学、艺术、生物、历史、语言、旅游等。经过多年的实践,其教育应用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一)虚拟环境中进行中文辅导教学
在语言教学中,SedLife最大的优势是可以为学习者之间的交互提供与情境相关的空间,它是一种三维的虚拟世界,它具有高仿真性和沉浸性,学习者的语言交流具有极强的沉浸性和临场感。另外,SedLife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参与真实的任务的情境,为学习者运用目的语与真正的听众进行交流创造条件。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于2007年在SedLife购买了一座虚拟岛屿,中国研究系于2007年下半年在岛上建造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书院,还建造了茶馆、医务室、旅行社、商业街、蔬菜市场等虚拟设施供情境教学使用。2009年,中国研究系建立了专门针对中国语言文化学习方面的活动的“中国岛”。2013年起,中文辅助教学课程要求学生每个学期要定期参加中国岛上的活动:初级学习者要进行三次1。5小时以上语言常规训练,主要是通过文本和语音练习教科书上的内容;进行三次1小时以上的任务型语言学习,任务设计基于教科书和真实生活;另外,学生要参与每周2个小时的课堂直播,进行语言巩固和练习。
图6-13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中国岛”
中国研究系的St老师自2008年以来一直在利用SedLife进行中文辅助教学,截至2012年,已经有1000名左右的学生在这里学习过中国语言文化。Grant老师进行了多种富有创意的教学尝试,他的尝试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1。真实情景中的语言训练:针对一二年级初级或中级水平的语言课而设计的活动。“中国岛”为学生提供了接近中国实景的学习环境,学生能够在几乎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在“面对面”的课堂上学习词汇、句子和中国文化知识,并在课后进行练习、拓展和复习。比如,在学习与交通有关的话题时,他让学生在“中国岛”的3D虚拟火车站、飞机场练习买票、上车登机,并给在中国的朋友发电子邮件通知自己所乘车次航班及到达时间。
2。真实任务下的语言训练:针对三年级中高级程度的“中文媒体课”(eseMediaStudies)进行的尝试。在这门课中,老师设计了一系列真实的任务,让学生进行语言学习和训练。例如,其中一个任务是让学生们采访来自中国、美国、新加坡的嘉宾,莫纳什中国岛上有专门为该课建立的电视采访室,嘉宾们被请到电视采访室接受全中文的采访。采访结束后,学生要发布书面新闻报道,并且在虚拟电视台进行播放。
3。中文对话训练:“中国岛”设有各年级均适用的课外聊天室,学生们可以在聊天室中用中文进行语音或者文本聊天,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帮助低年级的学生进行练习。
(二)虚拟环境中开展远程教学
在远程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在时空中处于分离状态,师生之间存在着心理空间和物理空间的交互影响距离,加强师生交互可以有效地缩短这个距离,SedLife中师生作为居民以虚拟化身在场,通过表情、语言和动作的交互能够有效缩短交互影响距离。SedLife在远程教学中逐渐发挥其巨大的潜力,一些大学已经在SedLife中开展课程,探索在虚拟世界进行远程教学的可能性。
英国开放大学从2006年就开始在SedLife中进行教学工作。最初,开放大学拥有两座岛屿——t和SeBase。2008年,SedLife中的开放大学就已经成长、发展为一个活跃的、兴盛的场所。新的岛屿Openlife在2008年年初建成。2009年,开放大学购买了它的另外一座岛屿——OpenLifeVillage。目前,开放大学的主要教学场所集中在OpenLife岛上,在岛上分布着各种教与学的活动场所,为了增强参与者的真实体验,开放大学创造了一个与真正课堂平行的身临其境的三维环境,这里有与真实环境对应的建筑物、树木和街道,在模拟真实学习场所的虚拟环境中,学生如同身处传统的教学空间。不管教师和学生身在何处,他们作为SedLife的居民可以在岛上聚集,参与在线课程,进行实时交互,完成学习任务,参与集体活动。教师在虚拟世界里可以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辅导,及时接收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并且快速、高效地对学生的问题做出回应。
图6-14SedLife中开放大学的“面授课”
SedLife给课程参与者提供的环境使得学校能在不同距离的学生间创建良好的社群氛围,也为参与者提供了非常丰富的与讲师、其他参与者直接沟通的媒体。SedLife上的远距离教学,可以让教师和学生仿佛共处同一空间内,让学生有一种集体上课的感觉,交流的方式也与现实交流相差无几,有效缩短了师生之间的时空距离。同时,通过SedLife,开放大学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在“面授教学”中的出席率。
四、移动卫星车助力经济欠发达地区构建信息化课堂
由于经济落后、地理位置偏远等原因,依托教学点开展教学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特别是非洲、南美和亚洲的经济欠发达国家或地区。教学点,也被称为不完全小学,是一种为学生提供小学教育的场所。由于师资力量十分匮乏,教学点通常只招收部分年级的学生,也难以开齐所在国家的规定课程。教学点的教师通常一个人负责一个年级或整个学校所有学科的教学。在教学方式上,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指导学生预习、听课、完成课后作业。由于授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知识非常有限,教学点的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教学点成为各国教育中的最薄弱环节。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世界各国均尝试使用信息技术来提升教学质量。除教学光盘播放、卫星接收和网络传输这三种常见的资源共享方式外,利用“移动卫星车”构建信息化课堂成为在经济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教学点提供优质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平台的一种新方式,从而形成了新的课堂形态。这种通常依托一辆汽车来建设,车上装有发电机、卫星接收设备、计算机服务器和无线路由器等。将这辆汽车开赴教学点以后,能够提供两种类型的服务:一是卫星教学视频接收服务,可将接收到的视频内容呈现在教学点的电视屏幕上;二是可提供优质资源网络共享服务,将计算机服务器存储的优质数字资源通过无线路由器共享给教学点,师生通过计算机或手持设备学习。[4]从实践来看,“移动卫星车”构建的信息化课堂能够有效支持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对于学生学习和教师培训起到重要作用。
巴基斯坦是儿童失学率和成人文盲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国内教育发展水平较低,偏远地区教育十分落后。为了应对这一挑战,2012年7月以来,受英国国际发展部资助,巴基斯坦教育部发起了“移动卫星车”项目。该项目旨在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升经济欠发达地区教学点的教学质量。自2009年启动以来,项目第一期试点工作在巴基斯坦北部山区曼泽拉(Mansehra)已经完成,主要涉及学科为数学。截至2013年12月,已有46所学校加入该项目,1500名小学生从中受益。项目第二期正在启动,预计到2014年年底,将有1200所学校加入其中,涉及学科包括乌尔都语、英语、数学等。
坎特(chatter)公立小学是北部山区曼泽拉区的偏远学校之一,共有五个年级的35名学生,3位老师。由于师资缺乏,长期以来该校的乌尔都语、英语、数学、宗教等课程无法正常开设,教学质量处于较低水平,学生辍学率较高。2013年以来,该校加入了“移动卫星车”项目,为该校四年级和五年级学生提供数学教学支持。坎特公立小学的教师制订了详细的资源需求清单、播放时间、学生活动安排。移动卫星车的技术人员准时把车辆开到该小学。每到周五,曼泽拉区委派一辆移动卫星车到坎特公立小学,并建无线课堂。按照学校的要求,该车将可汗学院(KhanAcademy)开发的数学课程存放在计算机服务器上,通过无线路由器将视频传输到师生的平板电脑上,供师生学习。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应用,学生的学习成绩大幅度提升,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有所提高,98%的学生认为视频讲授的方式使他们更容易理解数学知识。
图6-15移动卫星车
图6-16无线课堂示意图
利用移动卫星车构建的信息化课堂既可以接收卫星视频信号,也可以设置无线网络实现优质视频资源共享。作为一种新兴的课堂形态,移动卫星车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升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PaulKelsall。SchoolStartstoBefromGoogleApps[DBOL]。http:。roketix。co。uk20120925school-starts-to-be-from-google-apps5760。html,2014-01-28
[2]Microsoft。Office365Edu[DBOL]。http:offien-usacademic,2014-03-06
[3]NYU-ePolyOeProgram[EBOL]。http:engineering。nyu。eduaasterscybersecurity,2014-03-08
[4]ZualkernanIA,KarimA。UsingaTravelingVantoDeliverBlendedLearninginaDevelopingtry[ingTeologies(ICALT),2013IEEE13thIional。IEEE,2013:429-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