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五因素理论5(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早期定居者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劳者不得食”,意指每个人都得承担分内的劳作。合作学习的第三个基本要素是个体责任(又称个人责任)。个体责任是指每个学生都必须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并同时掌握所分配的任务。个体责任通常是通过对每个学生表现的评估来体现的,评估的结果反馈给个人和小组,由此可以使每个学生对小组的成功负有不可推脱的责任。通过反馈评估情况,我们还可以知道,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谁需要进一步的帮助、支持和鼓励,并认识到不劳而获的“搭车”行为是不恰当的。要做到这一点有很多途径可以尝试,约翰逊等人的建议如下。

1。小组规模要小。小组的规模越小,个体的责任就越大。

2。测验每个学生。

3。随机抽取一名学生让他向老师(或全班)汇报所在小组作业的情况。

4。观察每个小组,并记录每个小组成员对小组作业的贡献频率。

5。向每个小组委派一名检查员,让其他小组成员解释他们小组答案的推理和潜在原理。

6。让学生将其所学教给其他某个成员。[8]

合作学习小组的目的就是使每一个人在可能的范围内成为强者。而个体责任则是使所有的小组成员通过合作性学习取得进步的关键。通过合作学习课堂的学习,小组成员就能为将来完成类似的作业打下良好的基础。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Vygotsky,1978)说得好:“孩子们今天在一起能做到的事情,将来他们自己也能做得到。”

(四)人际和小组技能

合作学习较之竞争性的学习和个体化的学习而言,它有着更大的复杂性。这主要是因为学生们必须同时进行两种活动,一种是作业活动(学习学科内容);另一种是小组活动(使小组有效地发挥其功能)。社交技能并不会在课堂上自然而然地出现,它需要教师有目的地和认真地予以教授,就像传授学术技能一样。换言之,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仅把一些对社会技能一无所知的学生安置在一个学习小组中,并告诉他们进行合作,这是不能确保其有效性的。对于社交技巧,我们并非生而知之,也自然不会在我们需要时随机产生。教师必须教会学生一些社交技能,以进行高质量的合作。小组动力的整个领域都是建立在这样的一个假定上,即社交技能是一个小组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一般来讲,学生的社交技能水平越高,教师对学生运用社交技巧的奖励以及对社交技能教学给予的关注越大,那么学生从合作学习中获得的学业成绩就会越高。为了协调各种努力以达成共同的目标,学生必须做到:①学会彼此认可和相互信任;②进行准确的交流;③彼此接纳和支持;④建设性地解决问题。

总之,要使所有的学生都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学会共同活动的有效方式,建立并维持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的冲突,必须以良好的社交技能作为中介。美国大实业家洛克菲勒曾经说过:“与太阳底下所有的能力相比,我将更多关注的是与人交往的能力。”由此可见社交技能的重要意义。

(五)小组自评

合作学习的第五个要素是小组自评。小组自评也称小组加工、小组反省等。有效的小组活动受制因素很多,其中小组是否能够自我反省运行情况就是其重要因素之一。合作学习小组必须定期地评价共同活动的情况,保持小组活动的有效性。

小组自评可以描述为小组成员对小组在某一活动时期内,哪些小组组员的活动有益与无益,哪些活动可以继续或需要改进的一种反思。小组自评的目的在于提高小组在达成共同目标中的有效性。这种自评能够:①使学习小组成员维持良好的工作关系;②便利于合作技能的学习;③使组员对自己的参与情况有所了解;④保证学生在元认知水平上,同样也在认知水平上进行思维;⑤为强化小组成员的积极行为和小组的成功提供手段。

小组自评能够为小组的合作提供有益的反馈,是合作学习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令人担心的是,在实际的合作学习实践中,由于时间紧迫等原因,不少教师轻视甚至忽视小组自评这个环节,从而影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小组自评成功的一些关键因素是教师要给小组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其进行自评,提供一个自评的结构(如“列举出你的小组做得好的三件事和一件值得改进的事”),强调积极的反馈,使自评尽量具体而不是抽象,维持学生对自评的参与,提醒学生运用他们的合作技能来进行自评等。

值得指出的是,约翰逊等人所提出的五因素理论是目前合作学习研究领域最有代表性的理论,虽然这一理论近些年在表述上略有一些变动,但可以视之为一种不断的完善和改良。

除了这些有代表性的因素理论之外,许多合作学习研究者们对合作学习的因素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地。如史蒂文森、斯莱文和法尼什(Stevens,Slavin&Farnish)在调查哪些因素使合作学习有效时发现:“有效的合作学习法都有两个共同的特点:合作的动机和个人责任。”[9]他们还发现,单靠合作的动机还不足以提高学习成绩,只有将这两个关键因素——合作的动机和个人责任——结合在一起时,合作学习法才能产生最大的教学效果。又如,来自实践中的合作学习实验教师曼泽发现:“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的一个关键特性……动机似乎是确保个人成绩的本质要素,由此可以增强个人责任。如果小组成员都热心于使自己的小组成为优胜组,他们就会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并对别的成员的表现进行评价。如果小组中的个人有达成小组目标的动机,他们将会尽全力去完成他们所承担的责任,对小组做出贡献。”[10]

不难看出,合作学习的倡导者们对于合作学习基本因素的认识并不是完全一致的,表述上也有差异,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因素理论,这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合作学习的内涵是有帮助的。但是,我们还应当看到,在上述论述中,也有一些因素是各种理论都强调的。这些共同的因素就是合作学习的关键因素,值得我们予以关注。

[1]Kagan,S。(19891990)。TheStructuralApproachtoCooperativeLearionalLeadership,47(4)。pp。12-15。

[2]Glatthorm,A。A。CTwitroduethodsofTeag。1993。p。343。

[3]Eggen,P。D。&Kauchak,D。P。StrategiesforTeachers:TeatentandThinkingSkills。Boston&London:Allyn&Ba,1996。pp。279-281。

[4]Coelhetheriicultural。Ontario:PippinPublishingCorporation。1996。pp。35-51。

[5]Johnson,D。;Johnson,R。T。(2001)。CooperativeLearning。。pagescl。html。

[6]Johnson,D。W。,Johnson,R。T。&Smith,K。A。CooperativeLearning:IngCollegeFastrualProductivity。ASHE-ERICRepherEdu。1991a。p。16。

[7]Marzano,R。J。,Pig,D。J。&Pollock,J。E。InstruThatWorks:Research-basedStrategiesfStude。Alexandria,VA:AssoforSupervisionandCurriculumDevelopment,2001。p。88。

[8]Johnson,R。T。&Johnson,D。W。(2001)。AnOverviewofCooperativeLearning。。papesovervieer。html。

[9]Stevens,R。J。,Slavin,R。E。&Famih,A。M。TheEffectsofCooperativeLearningaruReadingprehensionoifi。JourionalPsychology,1991(1)。pp。8-16。

[10]SlaviiveLearning:Theory,ReseardPracti&Ba,1990。p。30。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