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补充指导Complementary Instruction教学法(第1页)
三、补充指导(entaryInstru)教学法
(一)基本要义
在补充指导教学中,经常是一个教师对某些具体内容承担主要教学责任,合作的教师教给学生获得资料所必需的“怎么做”的技能,包括记笔记时的学习技巧,鉴别主要概念和分析、评估等。补充性教学中很少存在教师大量授课的情况,相反,它经常是以小课的形式插入当天的教学中。
形式1:两个教师分别说明运用新技能的正确方式和不正确的方式。学生分组观察、评论、记录教师对新技能的正确运用和不正确的运用(如面试技巧)。然后,每个学生向他的伙伴示范新技能,两个教师都来回巡视、监督。
形式2:学生在一位教师的带领下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信息,但是该教师并不教给他们完成这项工作的技能。随后,另一位教师做出一些正确的示范,学生随后配对模仿这一技能。
(二)教学流程
下面以形式1为例介绍实施该方法的流程。
第1步:分组准备
不同的学生在学习某项技能时,学习的快慢和掌握的熟练程度是不尽相同的。有些学生对技能的学习有一定的专长,模仿力较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充分了解这一点,分组的时候尽量使每一小组都能有一到两名在掌握技能方面比较突出的学生,这有利于在分组练习时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第2步:设计目标
首先是要设计总的教学目标,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结束后应该掌握哪些基本的技能。然后是针对不同学生的教学目标,对于有专长的学生要达到熟练的程度,其他学生在课下经过反复练习后达到熟练程度。
第3步: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的内容以及呈现的顺序要经过精心的设计,两位教师的课堂分工要明确,一位教师对技能的讲解要详细,并进行必要的示范。另一位教师主要是示范学生在技能掌握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不正确的操作,等等。
第4步:分组合作
小组合作的人数可以根据学习的内容及客观条件来定,两两结对或者数人一组皆可,轮流进行示范,反复练习,同组的学生相互指出不足及错误。两位教师现场指导,随时解答学生的问题。
第5步:及时评价
及时的评价能够增强学生的信心,给学习带来愉快的体验,对于技能掌握较快较熟练的小组,要及时进行口头的表扬,或者量化评分,记录在案。
第6步:课下巩固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离不开复习巩固,技能的掌握更需要反复练习。两位教师在课堂上注意观察,找出一些对学习内容掌握不够好的同学,布置课下练习任务,并由本组同学辅助练习。
(三)简要评价
从以上教学的流程可以看出,一方面,该教学方法减轻了由一位教师进行教学的沉重负担,学生分组后更具有组织性。在教师的监督下,所有的学生都具有练习的机会,改变了以往有个别学生偷懒的现象;另一方面,由于另一位教师的合作参与,把以往教学中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问题提前向学生示范,这样就避免了有些学生会出现简单的重复性错误,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尤其对于技能的学习,需要教师进行大量的示范,两位教师的合作授课使课堂的时间利用更充分,使教学更条理、高效。
(四)教学实例
行进间投篮(三步上篮)的教学实例[6]
教学主题与目标
行进间投篮技术对于篮球基础薄弱(初学者)或协调性较差的学生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学习内容,要在规定的学习时段(1课时)完成学习任务,是十分困难的,这势必将影响到学生今后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因此,教师之间进行合作,以提高教学的效率,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建立正确的行进间投篮概念,探究正确的跑篮节奏。
2.技能目标:学生能按要求完成各种练习,能认真听取教师的指导练习,并能注意观察,与同伴相互学习,最后熟练掌握。
3.情感目标:增强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团结一致、互相帮助、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