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论源于实践实践出真知(第3页)
第三种:结合式——把“自学课本”和“尝试练习”合成一步,让学生自己决定先自学课本还是先做尝试题;或把“学生讨论”和“教师讲解”合成一步,把教师的点评讲解插到学生讨论之中。
第四种:超前式——小学高年级和中学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较多,如果基本式七步都要在课内完成,时间不够。可以把前面四步提前到课前作为预习完成。下堂课就从学生讨论开始,也可让学生上台当小先生,让学生先讲,这样做会出现一个全新的课堂教学氛围。
第三类:整合模式
我历来主张,提倡一种教学法,并不排斥另一种教学法,它们之间不应该是对立的,而应该互相融合。尝试教学模式具有开放性,能吸纳、包容很多教学流派。在教学实践中已产生目标尝试教学法、愉快尝试教学法,情境尝试教学法、合作尝试教学法、分层尝试教学法等。
教学理论宝库是丰富多彩的,应该充分利用,把各种教学方法整合起来为我所用,才能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多姿多彩。一堂好课,一般是“一法为主、多法配合”,达到整合模式的整合,此时已从有模到无模,达到“此时无模胜有模”的境界。作为一个教师要认真学习和实践各种教学模式,然后灵活应用,不拘一格,一切从实际出发,需要什么用什么,一切为我所用,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另外,特别要指出,任何一种教学法不是十全十美,能够包打天下。它是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而起作用,有优越性也有局限性,要扬长避短。应用尝试教学法主要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有旧知识作为基础,因此一般原始概念的课不适宜用;二是要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因此小学低年级要逐步用。这种情况下可使用“先讲后练”,所以我提供“先练后讲”,并没有反对“先讲后练”。教学过程是个复杂的过程,一定要讲辩证法,千万不能绝对化,一刀切。
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模式事实上是把尝试教学、目标教学、合作教学等整合起来,再加上自己的创造,大胆让学生展示,这样形成了杜郎口教学流派。
七、尝试教学思想,源于“童蒙求我”
我国教育历史悠久,尝试教学思想自古有之。
远在三千年前的《易经》,在该书第四卦“蒙”卦中石破天惊地指出:“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意为师长不应在孩子主动求教之前提出教孩子学习,而应该等孩子来求教。为什么要等待孩子来求教呢?只有孩子产生内在的需求,师长的启蒙教育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表明中华远古教育文明从一开始就从原始的生命直觉上,提出童蒙求我,确认求学者的主体地位,这在人类教育史上是非常了不起的文明创造,这也是尝试教学思想的源头。
现在我们常说要把“要我学”改成“我要学”,其实这个道理三千年前的老祖宗就已经告诫我们了,可是有些教师直到现在还不接受这个道理,死抱住注入式教学方法不放。
这种“童蒙求我”强调尝试自学的教育思想,为历代中国教育家所重视,并继承发扬光大。
孔子的“启发诱导”思想,已经闪耀出尝试教学思想的光辉,他的名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为不到学生想弄明白又弄不明白时,不要告诉他什么意思;不到学生想说而又说不出来时,不要告诉他如何表达。很显然,这是“童蒙求我”教学思想的发挥,等到学生有内在需要时,处于愤悱的心理需求状态时,才去教学生。实质是“先愤后启,先悱后发”,这同现在的“先练后讲、先学后教”的尝试教学思想是一致的。
孟子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尝试”的教育家,他的名言曰:“我虽不敏,请尝试之。”意思是,我虽然迟钝,也要尝试,道出了尝试的普遍性。他主张教不是教学过程的开端,而主张学后再教,强调让学生自求、自学、自得才能学有收获。
《学记》是我国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教学论著作,它已经用朴素的语言揭示教学必须启发学生思考和重视学生自学的道理。《学记》中有句名言: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这段话虽是阐明教学相长的思想,但也渗透了尝试教学思想。如果把这段话的意思延伸一下,“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再学;教然后知困,知困后再教”,这样就同“先练后讲,先学后教”尝试教学思想相吻合了。
宋代教育家、思想家朱熹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别人是不能代替的,强调必须自学。他明确地指出:“书用你自去读,道理用你自去究索,某只是得个引路人,做得个证明底人,有疑问处,同商量而已。”
这段话把学生和教师的角色、地位说得非常明白,学生学习要靠自己去尝试,教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有了疑问,与学生共同商量而已。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他极力反对注入式教学法,提倡让学生自己学,他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出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停当,指导他,使他以短的时间,经过相关的经验,发生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
叶圣陶是在语文教学中比较系统论述尝试教学思想的一位教育家。他明确指出,培养学生阅读书籍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好的办法是:“惟有让他们自己去尝试”“无论成功与否,尝试都比不尝试有益得多,其故就在运用了一番心力,那一番心力是一辈子要运用的,除非不要读书。”学生通过尝试的方法,获得了自学能力,就能达到“教为了不需要教”的境界。
以上简略回顾一下教育史,事实证明:尝试教学思想自古有之,源远流长,源于《易经》“童蒙求我”,从古代教育家孔子、孟子到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叶圣陶,无不重视尝试自学,它是中华教育优良传统的精华。由此可知,在中国这块沃土产生和发展尝试教学理论,是历史的必然发展。
八、改革潮流,“试”不可挡
为什么很多教改实验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消失了,而尝试教学实验历经30多年时间,长盛不衰,应用范围和影响越来越大。据不完全统计,应用教师七八十万,受教学生达三千多万,正式命名的实验学校有二千四百多所,其中有幼儿园、小学、中学、职业学校以及聋哑学校等。应用范围已遍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港、澳、台地区,在国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010年在深圳召开的“首届尝试学习理论国际研讨会”上,美国瓦格纳教授评价说:“尝试教学实验研究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项教学实验研究。”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方面:
1。首先归功于尝试教学有强大的生命活力,尝试是学习的本质,是中华教育优良传统中的精华,因此这项研究具有自身发展的原动力。
2。改革开放的正确路线,稳定的政治局面,是尝试教学研究迅速发展的保证。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稳定的政治局面,经济飞速发展,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大纲教材相对稳定。改革开放的政策,促进了教学改革,鼓励大家放手搞实验研究。这样才使得尝试教学研究坚持了30多年,得到不断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新教法不断产生,各种教改典型相继出现,丰富的教育实验又推动教育理论的发展,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现在是我国教育科学发展最兴旺发达的一段时期。因此,我们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国家需要稳定,教学改革的深入和教育科学的发展也需要稳定。
3。各级教育行政领导和广大教师的支持,这是尝试教学研究迅速发展的基础。从尝试教学法到尝试教学理论,不是我个人的创造,它凝聚了千千万万人的心血,它是集体智慧的创造,绝非个人力量能够办得到的。
4。研究与推广并重是尝试教学研究迅速发展的重要策略。一项科研成果不能写本书得个奖就算完事,这里还有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的问题。我们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使教师掌握新的教学方法,使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如果把自己关在书房里是办不到的,应该到教学第一线,摇旗呐喊,放下架子,扎扎实实地去做推广工作。
5。把志同道合的人组织起来,形成一个研究团队,是尝试教学研究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我们在有关单位的支持下成立了“尝试教学理论研究会”“尝试学习研究会”,后来又开通了“邱学华尝试教学在线”网站(。try-Qxh。)。这样就有了研究、交流、展示的平台,能把大家凝聚起来。研究团队主要由四方面人员组成:一是各级教科所、教研室研究人员;二是广大第一线教师;三是各级教育行政领导;四是高等院校专家教授。有了这支研究团队,再加上有两千多所实验学校的基本队伍,相信尝试教学实验不会重蹈过去教改实验大起大落的厄运。
6。理论研究要不断深入,与时俱进,才能得到不断发展。我深信,教育理论源于教育实践,反过来又为教育实践服务。我对尝试教学的研究是不断深入的,在理论上不断升华提高。教育科学研究是为了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必须与时俱进,不断为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新课程改革、培养人才模式改革服务,这样也使尝试教学研究不断得到发展的空间。
7。为民服务的推广模式。教育科学研究应该为学生服务,为学校服务。虽然我们的课题是国家教育重点研究课题,但我坚持不向学校收取课题费或赞助费。学校不论大小,条件不论好坏,只要自愿申请,都可以作为研究会的实验学校,因此我们有很多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以及贫困地区的实验学校。对于这些学校,我们非但不收取任何费用,还有一定的扶贫措施,每次研讨会、观摩会,对贫困地区的教师不收会务费,还赠送资料,有的还补助差旅费。另外,在实验学校中开展一帮一的活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和贫困地区的学校结对子,把扶贫工作做到实处。
九、具有中国特色才能走向世界
翻开教学论著作,不少是外国的教学理论。纵观中国近代教学理论的发展,先是学日本,后来学美国,新中国成立以后又学苏联,现在又全面“开放”,外国各种各样的教学理论和教育思潮涌进中国。我读过许多本《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我为我国古代光辉灿烂的教育文明史深感自豪,直到现在,有些人仍然只相信外国人,开口布鲁纳,闭口赞科夫,总看不起自己,不敢相信自己的东西。
我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还有两千多年的优良教育传统和经验,难道我们就不能在教育理论研究上走一条创新之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吗?我是憋着这股气而发奋工作,坚持长达半个世纪的尝试教学研究的。
关于美国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我国对其介绍和研究的文章像雪片似的见于各种教育报刊,可是到现在还有多少教师在应用?因为发现教学法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就是在美国本身实践者也并不多,它并不切合中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许多年前,日本伊藤武教授给我来信说,他在日本研究发现教学法多年,但应用者寥寥,他对我在中国能如此大规模地推广应用尝试教学法,羡慕不已。
尝试教学研究经历了半个世纪,经受了长期的时间考验,又有七八十万教师的应用,受教学生达三千多万。出版的尝试教学研究著作有四十多本,近一千万字。前几年出版的一套八本的《尝试教学理论研究丛书》已经具备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它同世界上许多有影响的教学理论相比也毫不逊色,我们应该有这个自信。
尝试教学理论从博大精深的中国教育优良传统中汲取精华,以中国教育中合理的尝试思想为内核,并植根于遍及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实践,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艺术是如此,教育亦是这样。所以,尝试教学理论已具有走向世界的条件和空间。
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我们在教育上也缺少话语权,我们要努力让世界倾听中国的声音。我的尝试教学研究论文已译成日文、英文、德文、俄文在国外教育杂志上发表。早在1992年,中国新闻社记者就以“中国历经十年研究和实验,尝试教学法推广已获实绩”为题,向海外作了报道,《人民日报(海外版)》也曾作过报道。2010年11月在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支持下,举行了“首届尝试学习理论国际研讨会”,国内外许多著名专家出席了这次会议,尝试学习理论正式走上了国际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