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11 2008年5月AERES制定的高校评估标准(第5页)
-在大学内部或者与其他合作机构建立的文献管理政策
-面向学院的文献政策
-与教育方式相适应的文献资料及教师需求的文献资料
-文献检索相关的教育政策:不同层次和专业的学生群体
-学生接入WIFI,多媒体教室,学校网址的难易程度
-学生及教学中的信息设备水平
-进入文献资料的难易程度:资料的册数及质量,图书馆的分布,图书借阅的方式,图书保管的方式及咨询方式,图书馆的开放时间
-远程登录及需付费文献的安全程度,读者是否有自己的账户,远程管理和延期借阅的资料,网上提交和发布博士生论文
5。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5。1中央对教学及教育的有用性的评估过程
-宣传好的方法及正确的实践……
-对教学组织、教育过程及实习的评估程序:常规性评估,评估结果的利用,如何与学生交流等……
-是否有学期或年度教学总结
5。2对学生特点的了解及重视程度
-高中生的特点
-对于辍学、学业失败、学业进步与成功、继续攻读学位的数据分析
-学生的社会特征:家庭背景、居住地、奖学金、特殊人群(留学生、在职学生、残疾学生等)
5。3教学小组的角色:教师群体的适宜水平及根据教学对象的能力进行知识传播的模式;管理学习时间的措施(课程表、行政和教学小组的休息时间等),学生实习的学习环境
5。4结业情况调查:对毕业生“签约率”的评估及如何将分析结果应用于教学改革
5。5教学适宜度的控制:教学大纲、教学时间、考试的模式、教学应用于实践的条件,现有的评估标准等。
5。6对学生及颁发的文凭评估的质量
-考试是帮助学生学业进步的教学手段
-持续性的考试可以鉴别同一文凭可能具有的不同能力
-具有外部认证的文凭
-其他的认证:网络与信息证书、语言等
5。7明确的责权:考试章程、实习章程、博士论文章程
四、学生生活相关战略
1。学生是大学生活的主体
1。1通过制定大纲来指导学生生活
-为学生代表和组织进行培训
-认可学生的参与行为
-选举:交流竞选和投票方式:两天的电子投票,参与率,组织公开演说让学生对选举活动感兴趣
1。2学生参与大学生活的决策
-引导学生生活委员会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委员会
-赋予学生特殊的责任
-学生副主席:分配其任务及经费
-选举学生进入大学和教学与研究单位的委员会:赋予其职责并分配其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