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班主任专业化的内容与途径(第1页)
第二节班主任专业化的内容与途径
一、班主任专业化的内容
“班主任专业化”已经成为教育教学与教育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词汇,但需要深入明晰班主任专业化的内容,从而为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指明方向。根据国际与国内教师专业化的内涵与班主任的工作职责的分析,班主任专业化主要涵盖班主任的专业精神和道德、专业理想和信念、专业知识和理论、专业能力和技能、专业职责和作用、专业智慧和艺术等的培养与提升。
(一)专业精神和道德
专业精神和道德是从事专业性工作的必要条件,是专业发展的精神基础,班主任的专业精神主要表现为对全体学生及其全面发展负责,努力做到精神关怀一个不能缺,促进和谐发展一个不能少,张扬个性特长一个不能丢,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爱心和责任是班主任专业道德的具体反映,应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情育情,以人格育人格,视自己为“活的教科书”。
(二)专业理想和信念
专业理想和信念是促进专业发展的动力。当专家型的班主任,建设优秀的班集体,应是班主任的专业理想和不懈追求。有了这样的渴望和期待,才能保持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不断地突破和超越自我。相信学生都是好学生,让每个学生都从这里走向成功,是班主任专业信念的集中体现,专业信念坚定,就会在复杂的情况和问题面前不动摇,工作中遭遇挫折也无怨无悔,始终坚守执着的追求。
(三)专业知识和理论
专业知识和理论反映了岗位所需要的智力支持,班主任不仅应具有扎实系统的学科知识、广博的社会和自然科学知识,还应具有班级管理和建设、学生教育和指导等方面的知识和理论。班主任应努力学习德育论、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行为学以及相关的教育法规、政策和班级建设理论,依靠专业知识和理论凸显岗位的专业性,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科学性。
(四)专业能力和技能
专业能力和技能体现了岗位的业务要求。班级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管理单元,和其他类型的管理相比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班主任既担任学科教学,又负责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班主任工作不是学校附加给教师的一般性任务,它有着特定的责任和作用,需要专业能力和技能的支撑。和一般的教学人员相比,应具有组织管理能力、统筹协调能力、心理指导能力、学生个性发展的指导能力等。
(五)专业职责和作用
专业职责和作用是对岗位的特定工作要求。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要求班主任负责班级日常管理,形成有特色的班级文化;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每个学生创造公平发展的机会;协调有关教育要素,形成教育合力。这些都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这个岗位的专业性要求。班主任制度是我国中小学教育的成功模式,在学校中的特殊作用是难以替代的,具体表现为学校德育中的骨干作用、学生全面发展的引导作用、校长实施教育教学的助手作用、班集体的组织指导作用和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作用。
(六)专业智慧和艺术
班主任岗位面对的是学生生活的整个世界,涉及学生认识、心理、情感、行为各个侧面,工作复杂而艰巨。必须讲究专业智慧和艺术,创造性地履行职责,完成任务。要和学生零距离对话,多一些换位思考,多一些情感对接,探究和破解他们心灵中的秘密。善于捕捉教育的时机,回避和排除教育障碍,在最佳的情境下送去信心和激励。要讲究教育策略和方法,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促使每个学生主动发展。
[案例10-1]
**与理智的结合
教师缘
1996年我从复旦大学毕业,偶然认识了上海市建平中学的校长冯恩洪,他那时是名震全国的教育改革家,有十足的人格魅力。应该说,如果不是他,我不会到一所中学做老师,毕竟那时候我已经考取了精算师的证书,去保险公司是我的首选。但是,鬼使神差,因为冯恩洪的赏识,也因为自己对教育这个职业的喜爱,我还是下定决心,成为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
事实上,我读书时,除了学习成绩好,几乎没有什么其他的优点。我几乎没有做过班干部,缺乏管理和领导能力;我喜欢体育,但是身体特别单薄,体育成绩总是在及格线左右;我长相普通,口头表达能力也很弱,除了上课回答问题,很少在公共场合发言;我性格内向,脾气还很暴躁,读大学时甚至因为一点小事和室友发生口角,差点大打出手……我能够成为一名好老师吗?
那个时候,还不大有职业规范的说法,否则我可能很快打退堂鼓。那时的我对自己没有像现在这样有深刻的认识,相反,自我感觉还不错,没有什么自卑,没有什么犹豫,很快投身到热火朝天的创业洪流中去了。我现在任职的上海平和双语学校正是在1996年创办的。当年的一个新兵已经成为这所学校的校长助理兼教务处主任,也成为《班主任兵法》和《班主任兵法2》两本畅销书的作者。
初上岗
成为一名班主任是我工作半年之后的事情。前班主任是学校的一位中层干部,工作本来就很忙,之所以一开始没让我做班主任,现在想来也是我那时太不让人放心的缘故。虽然我缺点很多,但是我也有优点,一是善良,二是温和,三是热情。
善良就不必说了,人之初,性本善,尤其是跟天真可爱的孩子在一起,我本性中善的一面完全**出来。我就像他们的大哥哥一样,跟他们在一起玩,无论谁碰到困难我都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那时的我因为刚做老师,还没有学会对学生板着面孔,更没有学会批评学生,责骂学生。
也是因为没有经验的缘故,我对学生的态度始终很温和。我是发自内心地喜欢这些孩子。因为学生寄宿而我也住在学校里的缘故,我和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接触,我上课都不会批评学生,更不用说课后了。一个温和的老师,一个让学生很有安全感的老师,自然而然也被学生所喜爱。
真正打动领导的是我的工作热情。由于学校初创,人手缺乏,第一年工作的我每周要上将近30节课,现在回想起来,自己都很难想象。每天从早忙到晚,周末把一周的课全部备完,却几乎没有累的感觉,唯有觉得时间过得太快。
期中考试之后,校领导找我谈话,说让我接任这个班级的班主任。领导说,在家长会上,所有的家长都给了我很高的评价。这是我没有想到的。家长的评价从哪儿来?他们的孩子。后来我一想,那些学生那么喜欢我,每次回家都说我的好话,家长能不受影响吗?
年轻的我一口应承了。我从来没有意识到工作的压力会加大很多,更没有想到从此教师工作陷入漫漫苦海。
必经路
每一名成熟的班主任回过头看,都会发现自己必经这些过程:失败,反思,再失败,再反思……如此几个回合,终于有一天猛然大悟,茅塞顿开。
我教的那个班级,女生都特别地乖,男生却特别地调皮。因此,尽管我没有教学经验,没有管理经验,女生却非常自觉听话,她们不但学习很认真,在班级管理上也很配合我。男生可就不同了,本来我跟他们关系也很好,但是当了班主任后,情况就发生变化了。男生时常在一些副科老师的课上调皮捣蛋,副科老师告状到我这里,我必须处理,这时就暴露出我班主任工作能力的不足来。我不知道怎么批评学生,不知道怎么说服学生改正他们的不良习惯,我只能好好地跟他们讲道理,好好地劝他们给我面子。
初中学生正是似懂非懂的年龄,尤其是男生,自控能力偏弱,经受不了**,犯点小错误再正常不过了,但这些小错却足以使我疲于应付,常常是摁下葫芦浮起瓢,班级里烽烟不断,搞得我手忙脚乱。
我渐渐地失去了耐心和好脾气,转而对一些屡教不改的男生大动肝火。记得有一次我没收了一名上课看武侠小说的男生的书,并且罚他去操场跑1000米,那男生怨恨地看着我,眼含热泪,我却已是怒不可遏,坚持把他押到操场,看着他跑完。从那之后,那个男生开始处处与我作对,并且在公开场合与我顶嘴。
那是我班主任权威迅速下滑的一个阶段。藐视我的男生越来越多,向我告状的老师则越来越少——因为他们知道向我告状也没有用。我的班级迅速沦落为学校里的一个差班、乱班,而我想尽了一切办法,却没有任何起色。
终于有一天,校长在全校教师大会上点名批评了我这个班,我当时羞愧无比,恨不得地上有条缝钻进去。回班级后,我几乎含着泪,跟全班学生回忆我是怎么对他们的:我早上起床,首先到学生的宿舍,把他们叫醒,随后和他们一起早锻炼;整个白天,我都扑在班级里,中午休息的时间都用来义务给学生补课;到了晚上,我还在晚自修之后去学生的宿舍,跟学生聊聊天,一直到熄灯离开,还不忘把学生的被角掖严实了。让我刻骨铭心的是两个男生的表情,他们斜坐在座位上,脸上一副毫不在乎的表情,一名男生嬉笑着说:“万老师,你就别再说了,我们知道你是为我们好,但我们就是要和你作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