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学校领导及其体制(第4页)
有德行的学校允许尊重。通过认同教师的专业承诺和教师的技艺知识,来表达对教师的尊重。
在有德行的学校中,家长、教师、社区和学校都是伙伴,他们享有互惠和互依的参与权和受益权,负有支持和帮助的义务与责任。
资料来源:[美]托马斯·J·萨乔万尼:《道德领导:抵及学校改善的核心》,冯大鸣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28~129页。
2。领导发展趋势
近年来,领导和管理的观念发生诸多变化,出现的新趋势是:管理决策权下放,鼓励建立员工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的机制;强调建立多功能的团队组织;管理者权力基础和角色发生变化——成为倡议者、团队教练和内部顾问;员工更加推崇人性化的管理风格。[8]
在这种趋势下,学校领导和管理的趋势是:在现有的制度框架下尽可能实践人性化的管理哲学。现有的制度框架包括学校领导体制——校长负责制或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支部和教职工代表大会监督制度、学校要素参与分配制度、岗位管理与聘任相结合的制度等。成功的学校和明智的校长选择“玻璃窗式”的领导方式——参与的、透明的、满意的、没有歧异的管理方式,即道德领导(以道德权威为基础的领导)方式。
表7-1领导管理政策与实践的权威来源
续表
资料来源:节选自[美]托马斯·J·萨乔万尼:《道德领导:抵及学校改善的核心》,冯大鸣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1~42页。
(三)提升校长领导力[9]
信誉和德行是领导的根本。校长的信誉和德行对员工的态度和行为有深刻影响。要得到和维持这种道德上的领导权力,最基本的要求是言行一致,以身作则。校长领导首先是自我领导,立足现在,前瞻未来,激励人心并使众人追随。这一切都立足于健康人际关系和人际文化的经营。
1。言行一致
言行一致即说到做到。“说”就是说理念——用自己的声音表达你的理念,理念是内心的信念,包括目的和如何完成工作的手段;“做”即是做榜样——通过榜样进行领导,使理念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把理念与行动结合起来,目的是把“我的信念”转化成“我们的信念”。
2。愿景沟通
愿景是希望、梦想、感悟和抱负。在一定意义上说,校长能够想多远,学校就能够走多远。描绘和传递愿景的领导力是形成学校团队士气及其凝聚力的重要因素。如果到一所新学校就职,校长要尽快认识所有的员工。校长要做语言和非语言技巧运用的行家。要语气肯定地说话;态度热情,用微笑和眼神交流;用倾听和走动的方法表达你的关心和诚意;养成说“对”的表达习惯,不说“但是”,肯定别人是很重要的领导技巧。
校长要做“鲸鱼哲学”——发现别人做得正确的事情的专家,而不是玩“猫捉老鼠”——发现别人做错事的游戏。“鲸鱼哲学”是沟通技巧的理念基础,只有在你真诚和诚实的时候“鲸鱼哲学”才会奏效。[10]
3。善于团结
校长必须通过分享权力帮助他人强大,让人们主动采取行动——下属强壮有力你才更强壮,这是一个把追随者变成领导者的基本过程。建议校长建立关注收获而不是损失的习惯,要经常运用“加法”而不是“减法”的管理策略。善于把握人性化时刻,校长要有意识注意与员工、学生面对面的交谈。
4。真诚激励
校长不但要善于自我反思、提炼理念,更要善于激励别人。通过表彰个人的卓越表现,就能够认可他人贡献。因此,校长要不断提升对下属贡献的认可能力。勇于公开承认别人的贡献,不要吝啬表扬和感谢的话;还要鼓励对方,以之为榜样,通过仪式鼓励其先进性,例如向模范行为颁发具有纪念意义的奖项等。
[1][美]詹姆斯·库泽斯等:《领导力》,李丽林等译,前言,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
[2]萧宗六:《学校管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页。
[3][美]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孙健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8页。
[4][美]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管理学》,第十版,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3页。
[5]赵中建:《学校经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页。
[6]刘建军:《领导学原理——科学与艺术》,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3页。
[7]萧宗六:《学校管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8]张映红:《公共关系管理》,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40页。
[9][美]詹姆斯·库泽斯等:《领导力》,李丽林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
[10][美]肯·布兰佳等:《鲸鱼哲学》,张鸿斌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3、38、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