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节 学校改进(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学校管理的改进是一个宏观性的改进项目,包含的内容比较丰富,从管理的角度来看,主要包含组织、人员、领导、控制。这些维度在具体的学校管理改进中都有涉及,但是侧重点不同,管理改进的内容主要分布于学校组织、学校领导和学校文化。

1。学校组织

学校组织的改进主要包含学校的组织结构、权责分布和组织变革这几个方面。组织行为学在阐述学校组织时,强调人员和组织两个部分,但在学校的改进实践中,比较注重组织层面。对组织结构进行一番重新审视,合理分配职责和权力,对学校环境进行变更,引导学校组织进行变革。回顾欧洲和美国的学校改进项目,无论是在国家层面,还是在学校层面,着重对学校组织进行变革,实现组织结构的优化。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给与学校更多的组织、经济和课程自主权,确立国家和自治区(省)在教育职责上的分权新模式;改进教育体系的新结构,赋予学校在组织、资金和课程方面的自主权,加强学校的校本管理;对学校教育质量进行检查,运用质量管理模式进行自我评价,发布学校绩效成绩排行榜,建立层层教育问责制,强调政府的职责。

2。学校领导

领导和管理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领导倾向于更为狭窄的领域,具体是指怎样引导下属实现目标的达成。学校领导的改进是建立在学校组织的改进基础之上的,从而实现组织与领导之间的协调。综观欧洲和美国的学校改进项目,开始倡导转换型的领导(transfleadership),改变以往学校的领导方式。转换型领导强调自下而上的参与式改革,是一种分享式的领导范式,通过提升组织的期望值来憧憬和创造未来。这种领导范式倡导教师以及学校成员的广泛参与,实现民主型的领导,同时也是一种放权的形式。开始关注于校长层面的发展,校长负责学校全权事务的处理,必须改进校长的领导方式,培养一批优秀的校长。确立和推行学校领导的问责制度以及校本表现指标的评估,实施学校的新管理模式,学校校长和教育管理小组实行联合,创办家长学校,创立学校的整体发展战略。

3。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属于组织文化中的一部分,包括学习氛围和学校环境,既有学校内部的环境,又有外部的环境。学校文化的改进对于学校的发展极为有利,良好学校文化的建立有助于实现学校环境的改善,引领积极的文化氛围。回顾欧洲和美国的学校改进项目,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建立健康的校园,实现学校和课堂的改进;学校和社区进行共建,突出家长和社区的参与,创造最适合学习的环境,提高家长和社区的参与;开发利用校内资源,对学校施加双重的影响,发展积极向上的文化;与商业集团、企事业部门、社会团体、邻近社区建立合作关系,以改善学校的校风,构建学校文化改进过程的评估体系。

四、学校改进研究给我们的启示

(一)学校改进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支持

从发达国家的学校改进案例可以看出,学校改进是一项持续性的改进过程,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没有全面和系统的规划,以及国家、社会和学校层面的共同努力,学校改进很难取得很好的效果。例如美国的“全面成功计划”(SuccessforAll,Slavin,1996),这一项目是由校外教育科研人员设计的,现在通过提供课程、培训和反馈等方式在多所学校得以实施。[4]这个计划涉及各方面,构成了一个综合性学校改进体系。这也是目前学校改进发展的必然趋势,学校教育的成败关系到国家和社会,如果不能很好地培养出人才,那么学校教育将遭受到危机。所以,社会各个层面都比较关注学校改进,它不是一个单方面的事务,而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国家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支持,否则学校改进不可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二)学校之间存在着差异,学校改进需要体现出自身的特色

学校改进项目落实到单个学校的层面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开始增多,并不再单纯依靠其他学校改进的成功经验的支持。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历史和背景,属于不同的发展类型,学校有自身的学校文化,学校在实施改进项目时必须将这些因素考虑进去。学校首先应承认存在的差异,认清自身所处的境况和存在的特点,对其长处可以充分地发挥,将其作为自身的办学特色。比如,为了鼓励薄弱学校办出特色,英国政府规定,每一个教育行政区内至少有一所特色学校,以此带动行政区内其他学校的发展,在具体的实践中已经形成了技术类、语言类、运动类、艺术类等多种类型的特色学校。因此,学校在进行改进实践时,承认学校间存在着差异,在改进的过程中体现出自身的特色。

(三)学校改进需要关注教师和学生在其中的作用

教师和学生是学校教育中的主体,也是学校改进实施的利益相关者,可以享受学校改进所带来的益处,也有可能受到不利的影响。因此,在学校改进的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教师和学生因素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教师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学校改进的主要推动者,其经验、知识及兴趣可以为学校改进提供多方面的意见。学生是学校改进的焦点,是任何学校改进计划的核心问题,如果学校改进在最终归属上没有充分体现出学生的利益,那么这项改进便是失败的。鉴于教师和学生在学校改进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学校改进项目开始关注于教师本位和学生本位的立足点,将改进的目的直接锁定于学生的利益上。

(四)学校改进需要专门的资金与技术支持

学校改进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牵涉到很多方面,需要处理很多种关系,因此需要一个比较坚实的物质基础,否则难以开展,也很难坚持下去。学校改进的物质基础包括专门的经费以及技术支持,这些需要政府以及社会机构的支持和赞助。比如,在克林顿执政期间,美国联邦政府曾向国会申请620亿美元的拨款用于全国薄弱学校的改革。肯塔基州设立了人员发展基金,1999~2000学年提供了1500万美元用于教师培训;得克萨斯州于2000~2001学年为教育服务中心(ESC)一共拨款9370万美元,用于薄弱学校改造。美国对薄弱学校的技术扶持由州、教育服务中心、学区、学校四方面共同承担,分别履行各自的职责。州负责成立薄弱学校评估与扶持小组,为其提供学校分析模型来鉴定学校的优势和不足,委派评估与扶持小组执行认证、监督和检查,并采取一系列干预措施。从这点可以看出,专门的经费和技术扶持对学校改进的具体实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五)多水平的领导构建,给教师授权和行动的民主

学校改进的重点是针对学校管理和领导的改进,这对整个学校的改进起着引领和指导作用。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日益强调组织的扁平化和效率化,这就需要对组织进行变革和重组。在领导上,主张分权式的领导,形成民主型的领导体制,促进组织发展的多元化。教育领导应是一个超越个人、角色和行为的概念,属于教育组织内的任何一个人,即教师、行政人员、家长和学生,都能参与领导的行动。要建立一个延伸的教育领导概念,让教师在学校改进中起到领导作用,给教师赋权和行动的民主,使教师不仅觉得自己有权发起学校变革,而且能在教学工作中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思考与探究

1。假如你是一位校长,你如何理解学校效能?请设计改进的方案。

2。假如你是一位教师,你如何改进自己的教学效能?

3。为什么学校层面发生的变革大多数都失败了?

4。请查找资料分析中国薄弱学校的成因及其变革的策略。

拓展阅读

1。郑燕祥:《学校效能与校本管理——一种发展的机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2。[挪]波·达林:《理论与战略——国际视野中的学校发展》,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

3。杨小微:《全球化进程中的学校变革——一种方法论视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4。DavidReyCreemers,SamStringfield,CharlesTeddlie,GeneSchaffer:《世界顶尖级学校——学校效能国家风景线》,孙河川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5。孙河川等编译:《从薄弱走向优质——欧盟国家薄弱学校改进之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1]VanVelzsen,W。,Miles,M。,Eeyer,A。U。&Robin,D。(1985)。MakingSentWork。Leuven,Belgium:ACCO。p。48。

[2]Hopkins,D。(1996)。TowardsaTheoryofSent,inGay,J。,Reynolds,D。&Fitz-Gibbon,C。(eds)。MergingTraditioureofResearSchoolEffeessandSprovement,London:Cassel。

[3]Reynolds,D。,Teddlie,s,D,Stringfield,S。LinkingSchoolEffeessandSprovement。InC。Teddlie,&D。ReyionalhandbookofschooleffeessresearerPress。2000。

[4]DavidReyCreemers,SamStringfield,CharlesTeddlie,GeneSchaffer著:《世界顶尖级学校——学校效能国家风景线》,孙河川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323页。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