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师表工程(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一、师表工程

师资的构成是以“金字塔”的形状呈现出来的,师资的特质要由“品德、才华、修养、情怀”四大元素和谐搭配,完美结合。在广雅,教师师表形象的塑造,就像一项巨大工程一样,必须内外兼修。

(一)“金字塔型”阵仗

物理教师邝创群大学毕业之后,就来到了广雅中学,一教就是12年。“慈爱、智慧”,这是学生们对他的评价;严谨的治学态度,刻苦钻研的精神,扎实的专业功底,让他在同行中获得不错的口碑。2014年,第三届广雅优秀教师名单新鲜出炉,邝创群榜上有名。在此之前,邝创群已是广雅中学民族教育优秀教师、优秀德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

英语教师苏惠球也被评为这一届的广雅优秀教师,她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深得学生们的信服和尊敬,经她辅导过的学生,英语成绩绝对是“极好”的。苏惠球的教学格言是:英语教学可以丰富多彩,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其实,在刚进入广雅中学的时候,苏惠球就获得了“广雅校园新秀”的称号。

“广雅校园新秀”“广雅优秀教师”是广雅中学特制加密的教师培养模式。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鼓励教师岗位成才,广雅中学实行“首席教师制”,搭建了由广雅首席教师、广雅杰出教师、广雅优秀教师、广雅校园新秀构成的“金字塔型”多元平台,从而培养一批师德高、业务精、能力强的教育精英和教学骨干。

其实早在2003年,广雅中学为了造就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名牌教师,就设立了“首席教师”“终身教师”和“特色教师”。“首席教师”是一种职务性的称号,属于高层次人才,职责权利相统一,要承担一定的实验课程,也必须培养一定数量的教师。同时,作为“首席教师”,在广州须有一定的知名度,其学科教育能力被同行认可。

徐广华是广雅当前七大首席教师之一,其资历很老,已经任教了21年。在广雅的校园内,一直流传着这样的传说:“信广华,上清华。”然而,徐广华的职业目标简单而纯粹,他只不过是想“以才学征服学生,以魅力吸引学生,以师德感染学生,做最受学生欢迎的数学老师”。

如同卢梭所言:“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在徐广华的数学课堂上,学生们经常会听到这些经典语录:“要背到滚瓜烂熟,滚熟烂瓜。”对于自己的专业,徐广华相当自信,他会指着自己的解答过程,自豪地问:“有没有解(懈)啊?无懈可击!”“很有自信,简直自信心爆棚!因为没有他不会做的题。”这是他教过的学生的评价。

“徐老师是我见过的最幽默的老师,他上的每一课堂必定充满欢乐,我们通过一次又一次欢笑变得更加专注,从而战胜体内的瞌睡虫。但徐老师幽默却不失严厉,上课睡觉、迟到之类的绝对是不允许的,遇到数学连堂,我们就能一次享受90分钟的欢乐时光。”一位高三年级的学生如是说。

甚至有学生用“百年一遇”来形容他,“徐老师嘛,上课好玩,把大量的高考题一一呈现给大家,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总结的经验和独特的方法赠予我们,是百年难得一见的数学老师!”

“外表朴素,内心华丽”的徐广华总是能获得学生们的青睐,精通所有科目,还能与学生打成一片,是良师更是益友。他用魅力迷倒了学生,用实力征服了学生。

付院花也是广雅中学的一名数学教师,有一次她去听徐广华老师的课,注意到了这样一个细节:他把写得不太直的“=”都擦掉重写。“板书非常工整,”付院花后来说道,“他出的试卷连格式字体都会严格要求,一份试卷完美到不用修改都可以直接拿去杂志上发表。”徐飞印证了付院花的说法,“他(徐广华)出的试卷是零失误!”

也许正是因为这份严谨、专业、执着才成就了这位首席教师。

冯洁莲是生物科的特级教师,也是学校的七大首席教师之一,是广雅的“生物女神”。她永远都将自己的“体温”调节到最适温度,pH调到最适pH,让自己的“酶”永远处于最大的活性。如同一个发动机,永远不知疲倦地给自己的学生做功。

“快速的脚步,一袭红衣,还有一个装的鼓鼓的电脑包,这三样东西就是冯洁莲老师最有标志性的特点了。”这是冯洁莲给学生最深刻的印象。“她讲课声音很大,遇到重要内容时,更是会提高几个分贝。那种声音仿佛是在你心底响起,打断你的一切杂想,让你乖乖地去认真听课。”

除了“生物女神”的美誉,冯洁莲还是同事们中的“大嫂”,每一个人求助于她,她都会非常热心地给予帮助。

作为学科带头人,冯洁莲对生物学科来说是“灵魂导师”般的存在,她细心指导年轻教师,用心关注学科组教师的成长。

人如其名,冯洁莲,金辉玉洁,宛若一株莲花,绽放出自己的光芒,指引着学生和年轻教师在生物的课堂里探索和追寻。独特的人格魅力造就了这位灵魂工程师。

广雅中学最新一批的首席教师名单中还有肖敏茹、涂荣忠、林金桦、陈允任、廖艳清,他们代表着广雅的师资水平和教学实力,他们是学生优秀之源。

首席教师制是广雅中学颇具特色的激励机制,每3年评选一次,实行聘任制。其要求甚高,不仅要在广雅中学从事教学或教育、教务工作十年以上,还要是中学高级教师、学科专业带头人,并且还要在教学比赛中获得市级一等奖以上奖励。为了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广雅中学遵循“学校自主用人、教职员自主择岗”的管理原则,建立了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竞争机制与评价机制。

有专业人士指出,在推进师资建设方面,广雅的首席教师制不失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好办法。目前“广雅中学优秀教师系列”已评出首席教师12人(2届累计)、杰出教师3人、优秀教师16人(2届累计)、校园新秀93人(历届累计)、“金教鞭奖”得主3人、优秀班主任15人、民族教育优秀教师12人、民族教育优秀教育工作者7人。

苏科庚是广雅中学“金教鞭奖”得主,2008年,他还获得了广州市青年教师解题(生物)大赛一等奖。苏科庚是广雅讲课讲得最好的人之一,这是一个公认的事实,广西教师郭春芬听完苏科庚的培训课后,大开眼界;在武汉研修时,邱晓广最佩服苏科庚,并决定做一名像他一样的“研究型教师”;松柏辰总结了苏科庚的教学特点,“很有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的魅力”。

当年试讲“细胞呼吸”,苏科庚就已经展露了讲课才华,让冯洁莲破格录用他。如今,刚过而立之年,苏科庚在行业内俨然成了一名专家,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生物特级教师夏献平也注意到了他,“年龄不太大,但却已有影响”。

曾文达既是广雅的“优秀班主任”又是“校园新秀”(第十届),亲切、快乐、健硕是学生们对他的评价。来到广雅十年,曾文达声称度过了自己幸福的时光,因为在他看来,教育这份工作充满着创造性和魅力。他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努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有独特的教育方法,充满**的授课方式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像朋友一样与学生相处。

曾文达是一个充满理想的人,他把自己微博名改为“达达的理想”,由此可见一斑。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曾文达却很喜欢文学,由此他创造发明“数学作文”,并且出版了自己的小说《校园密码》。教育艺术家的做派让曾文达在广雅显得与众不同,但文艺理科男也不失为广雅教师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为了给形成一流的师资队伍提供制度上的保障,也让师资团队建设更加规范,广雅中学还出台了特制的《广东广雅中学优秀教师系列评选条例》。

“名家工作室”是广雅中学师资建设的一次新尝试。2013年11月23日,冠冕楼前,伴随着一片掌声,广雅名家工作室揭牌仪式正式举行。23位来自省市教研部门和高校的专家、中学特级教师从叶丽琳手里接到了聘书,任期三年,这也就意味着三年内他们会定期走进广雅中学,为师生们的课堂把脉,开展教学指导,甚至还会开设专题讲座,给师生们上课。

叶丽琳还透露了一个事实,广雅中学这所百年名校在历经扩张发展后,师资也呈现年轻化的特点。“此批受聘专家皆为行业内能手,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样的交流,能让年轻一代的老师迅速成长起来。”作为广州市中学圈的首家“名家工作室”,其阵容的确让人不容小觑: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吴惟粤、广东省教育厅副巡视员等四位专家担任顾问,成员则囊括了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市教研室、广雅中学等名校的19位专家和特级教师。

2014年7月10日,广雅中学接到广州市教育局通知,设立了广州市教育名家黄永光工作室,这是站在了加强广州市高层次教育人才队伍建设、把广州打造成南方教育高地的战略高地。5个月后,也就是2014年12月15日,同样是在冠冕楼前,广州市教育名家黄永光工作室之广雅实验团队学习研究启动仪式举行。对着8位团队成员,黄永光将毕生所悟的为师之道传授给了他们:教师优质发展自己需要系统了解自己,变革教学思维;注意发展问题中的纵向逻辑关系;关注自己被需要的程度;及早预见问题,减少前进的阻力;多角度看同一个问题,同一个问题要分多维度去看。

何健是黄永光工作室成员,他坦言:“每次讲座都有着精神洗礼般的感受。”在听完“谈教育者的重要修养”的专题培训后,何健深刻地理解了自省的作用,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教书如果不反思,只能做十年如一日的教书匠;教育如果不反思,只能当一名终日因学生动气的班主任。”

广雅中学的教师来自五湖四海,目前共有专业教师262人,其中有正高级教师1人,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组成员3人,广东省级“名家工作室”“名师工作室”成员4人,广东省基础教育系统名教师2人,广东省特级教师4人,广州市基础教育系统名教师2人,广州市教研会会长3人、副会长3人,广州优秀教师24人,省市学科带头人28人。

“目前,我校的教师队伍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三个特点:一是高学历,研究生占到总人数的13;二是年轻化,35岁以下的教师占比超过了70%;三是高职称化,高级教师占到总人数的40%。”叶丽琳对于目前广雅的师资队伍非常满意。

如同叶丽琳所言,广雅中学在培养优秀教师人才方面进行了多种探索,营造了教师“星群”,构建了教师“星空”,让校园星光闪烁。

广雅中学一流的名师团队

续表

(二)“四大”标配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