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五完善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管理制度(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五、完善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管理制度

进入21世纪,我国中小学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并且从原来的更加关注发展的数量,转变到更加关注发展的质量。完善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管理制度,成为提高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必然要求。

(一)完善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管理制度的动因

1。学校管理的行政化倾向过强

我国的学校管理受政府的干预过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采取的是集权式和科层制的管理模式,学校缺乏办学自主权,只能是被动地接受行政部门的指令和控制,难以根据教育发展规律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对教育教学进行大胆地改革创新,推动学校教育的发展。

2。校长负责制不健全

我国虽然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就已经要求在中小学建立校长负责制,但在实际工作中校长负责制并不健全,要么出现校长大权独揽,为所欲为的情况,要么就是校长和书记的权责关系并没有理顺,导致多头领导和相互拆台。据一份关于教师对校长负责制看法的调查显示,有82%的教师认为校长负责制在学校管理中没有作用或作用较小,只有18%的教师认为校长负责制的作用比较大。[40]可见校长负责制在学校工作中并未深入人心,其产生的效果是极为有限的。

3。校长的选拔制度落后

我国中小学由于有较强的行政性,学校的行政机构成为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自然延伸,因此,校长作为行政机构的组成人员,他们的任职都是由上级行政部门直接任命,缺乏科学公开的选拔机制。放眼国际,西方发达国家的中小学一般都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校长遴选制度,如德国的中小学校长遴选制度大体包括四个环节,首先是刊登招聘校长的广告,由区政府初选,然后再对其进行具体的考查,最后根据考查结果协商确定校长人选,并上报州政府。[41]科学的校长选拔制度是保障校长质量的重要手段,缺乏这种制度,不但校长素质难以保证,学校教育的质量也会受到影响。

4。学校内部缺乏民主管理机制

在学校内部,教育行政部门的权力过大,广大教职工和学生对行政层的命令只是服从和执行,缺乏民主的管理和监督机制让教师和学生充分地参与到学校事务的决策和管理中去。据一份对中小学教师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情况的调查显示,在教师是否有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渠道的问题上,回答有的占45。2%,回答没有的占51。6%,回答不清楚的占3。2%,[42]可见有超过半数的教师都难以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学校内部的民主管理机制是不健全的。

5。中等职业学校缺乏专业设置权

中等职业学校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学校,它必须面向市场,紧跟经济形势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专业设置,才能培养出适应市场需要的学生,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当代西方发达国家的中等职学校普遍具有专业设置自主权,以芬兰为例,芬兰是一个严重依赖出口的国家,因此它的职业教育非常注重培养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芬兰的中等职业学校享有较大的自主权,学校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需要来设置不同的专业,并且还可以通过咨询行业组织和专家,及时根据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调整自己的专业设置。我国当前的中等职业学校则缺乏专业设置权,教育行政部门对中等职业学校的管理则统得过多过死,使得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陈旧,社会适应性不强,导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困难,大大限制了中等职业学校的健康发展。

6。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机制不完善

行业和企业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参与可以对改善中等职业教育的质量,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吸引力产生巨大的作用。在世界中等职业教育的实践中,美国的“合作职业教育”、日本的“产学合作”、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都是成功经验的代表,而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则表现出行业企业参与度不足,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不完善的问题,致使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真正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极大地限制了中等职业教育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二)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管理制度的内涵

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管理制度是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为使教育教学活动及其他相关活动能够顺利开展,根据国家颁布的教育法律法规,结合本校实际制定的需要学校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它是通过确定权利和义务关系来调控学校内部的各种关系、各机构的工作和个人的行为的规范体系。[43]

具体来说,现代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管理制度需要满足以下几个特征[44]。

1。合法性

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是现代学校制定的用来调控学校内部组织和成员行为的规范系统,作为这个学校内部的“小规范”,它一定要符合“大规范”,即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与教育有关的法律法规的要求,也就是说它必须具有合法性。学校管理制度只有具有合法性才能具有应有的效力,才能真正约束学校内部相关人员的行为。

2。自主性

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必须使学校能够根据教育的发展规律进行自主管理,其目的是真正能够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提升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而不能不顾学校的实际情况盲目听从上级行政部门的行政命令,忽视了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使命,违背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3。民主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