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节 国际服务外包贸易概述(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一节国际服务外包贸易概述

一、相关概念的含义

(一)外包的定义

所谓外包(),其英文的原意是“OutsideRes”,直译即“外部资源利用”,是指企业将一些非核心的、次要的或辅助性的功能或业务交给企业外部可以高度信任的专业服务机构,利用它们的专长和优势来提高企业整体的效率和竞争力,而自身专注于那些核心的、主要的功能或业务。从本质上讲,外包是企业的一种经营战略,是企业在内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仅保留其最具竞争优势的功能,而把其他功能借助于整合,利用外部最优秀的资源予以实现。这样,企业内部最具竞争力的资源和外部最优秀的资源的结合,能产生巨大的协同效应,使企业最大限度地发挥自有资源的效率,获得竞争优势,提高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1]该企业称为发包商,它所属的国家即发包国(多为发达国家);接受外包业务的商业伙伴或供应商则称为接包商,其所属的国家即承接国(多为发展中国家)。

(二)服务外包的定义

制造外包和服务外包可以依据交易对象的经济属性差异加以区分。大体而言,如果外包转移和交易对象属于制造加工零部件、中间产品工序活动,或以中间品、半成品、最终产品某种组装或总装为对象活动,则属于制造外包;如果外包转移对象是特定服务活动或流程则属于服务外包。具体而言,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信息服务、应用管理和商业流程等业务,发包给本企业外第三方服务提供者,以降低成本、优化产业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商业行为。

(三)国际服务外包的定义

如果发包方与承包方是同属特定国家(地区)企业,服务外包联系的产品内分工在特定国家内部展开则属于国内外包或“在岸外包”(os)。如果服务发包方与承包方是不同国家(地区)企业,则这类外包从发包方角度看是“离岸外包”(offshore),对承包方来说则是“到岸外包”(is),总称国际服务外包。国际服务外包是实现企业间以特定服务流程为对象的跨国交易,因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国际)服务贸易。[2]

我们通常所述和本章介绍的服务外包一般指国际服务外包。

二、服务外包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服务外包可以分为各种不同种类。

(一)按服务的部门分类

WTO的《服务贸易总协定》将服务分为12个部门155个服务项目,与此相对应,服务外包就有这些相应的大类和小类。目前,发展较快的服务外包部门主要有软件开发、信息技术、通信、人力资源、媒体公关、金融、保险、医疗、文化、分销等。

(二)按服务的性质分类

可将服务外包分为生产与消费同时型与非同时型两类。所谓同时型外包,是指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的服务外包。呼叫服务是这种类型的典型代表。所谓非同时型外包,即服务的生产与消费在时间上是分开的,一般先生产后消费。例如软件开发、研究与设计等领域则是这种类型的代表。

(三)按外包方式分类

服务外包可分为整体外包和分项外包。例如,某个芯片生产公司,除芯片制造这个核心业务自己完成外,非核心业务均外包。其中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办公室文案、财务会计以及库存管理等。这些服务项目既可以整体外包给某一个公司,也可以分项外包给多个不同公司。前者称为整体外包,后者称为分项外包。

(四)按发生部门不同分类

服务外包大体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以服务为最终产出的服务业企业和机构,把某些内部生产性服务活动或流程转移为外部提供。如美国超市顾客打折申报单录入环节通过西安炎兴的员工完成,美国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把回应顾客询问的呼叫业务委托给印度或菲律宾呼叫中心提供。二是制造业等非服务业企业和机构,把某些内部生产性服务活动或流程转移为外部提供。如香港国际牛奶公司部分人事和薪酬发放服务流程委托给广州凯捷承担,联想把生产笔记本电脑需要的部分IT支持服务流程外包给IBM。

(五)按服务外包承接商的地理分布状况分类

服务外包分为三种类型:离岸外包、近岸外包和境内外包。离岸外包是指转移方与为其提供服务的承接方来自不同国家(地区),外包工作跨境完成;近岸外包是指转移方和承接方来自邻近国家(地区),近岸国家(地区)很可能会讲同样的语言、在文化方面比较类似,并且通常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成本优势;境内外包指转移方与为其提供服务的承接方来自同一个国家(地区),外包工作在境内完成。

三、服务外包的特点

(一)业务专业化水准更高

外包作为一种管理模式,它具有整合利用其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增强企业对环境的迅速应变能力的本质属性。因而对于接包商,往往是某个领域的专家和领先者,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服务,业务技能水准更高。

(二)具有更高的技术含量和更强的知识外溢效应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