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大力发展我国服务外包贸易的对策(第1页)
第四节大力发展我国服务外包贸易的对策
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人力资源优势
要加大对相关教育的投入和扶持力度,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建设及对各种人才的培养,鼓励大学和各类职业学校大力培养不同层次既懂软件和相关技术又具备外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采取有力措施提升我国基层中小学英语和外语教员专业水平,改变我国内地英语教学水平低、公民外语普及率低的问题。要利用目前国家财力和外汇储备比较充裕的条件,大批派遣包括县、乡级基层学校英文和其他外语教员到国外培训,通过努力使我国外语教学能力得到根本改进。对于从事服务外包的海归人员,应该给予特别待遇,激励他们利用在国外学到的先进知识和经验,为我国的服务外包业的更好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此外,改善服务外包行业自身的软硬件建设,吸引并留住人才。我国的服务外包提供商应更新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实施有效的人力资源政策,重视帮助员工成长,将股权、培训项目或其他激励机制等引入对人才的管理,用好和留住现有的人才,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企业。
二、加强政策扶持和引导,做大做强服务外包产业
要把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看作外向型现代服务产业,取消从电信增值管制角度对这一行业实行的许可和审批手续。建立国际服务外包企业专网,提升企业间跨地区大容量数据传递能力。进一步深化电信体制改革,放宽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改进管制政策,通过合理降低电信资费,减少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以及其他企业运营成本。
要鼓励国外大型跨国公司来我国设立国际服务外包提供中心或服务基地,降低承接国际服务外包领域外商直接投资政策门槛,把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列入国家鼓励外商直接投资行业目录。此外,在政府有关部门指导下,建立真正由业内企业主导和企业家自行管理的国际服务外包行业协会。把建立国际服务外包行业协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转变政府职能和培育行业中间组织的试点行业。
对具有一定优势和规模的服务外包企业要重点扶持,帮助其实现规模化、国际化;要依托现有的服务外包基地和产业园区,加强服务外包业的区域特色建设,完善产业链条,实现错位竞争,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不断提高产业集聚度,做大做强服务外包产业。
三、要加大对服务外包产业的资金支持
在一定时期对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实行特殊优惠税收政策,包括对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企业减免流转税,对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企业降低企业所得税,对其研发费用实行税前抵扣等。通过资金优惠和出口补贴,鼓励服务外包企业走出国门,实现国际化。同时,加强对服务外包产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投资环境,吸引外来投资,建立离岸自建中心。
四、要提升服务外包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质量
目前国内外包企业首先要升级的是“管理”。现在的服务外包项目规模越来越大,对项目的管理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沟通,在未来的外包市场将很难打开有利的局面。其次,外包企业需要升级的是“质量”。质量是服务外包企业的生命线,只有质量过关,才会赢得发包商的信赖和认可,才会有延续合作的可能。提升质量就要树立品牌意识,制定企业的品牌发展战略,注重在国际市场上进行品牌的推广。同时,要进一步提高软件质量和规范化管理水平,规范技术标准,重视标准化和质量体系建设,制定整个服务外包产业生命周期行业标准,统一管理平台、测试平台、质量平台等。
五、完善立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由于我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仍有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外商选择其他国家的企业。为此,要研究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流程涉及的新的知识产权关系,总结我国业内实践经验并借鉴相关国际经验,改进和完善知识产权立法,考虑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政策法规支撑和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制,强化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力度,建立信息共享、联席会议、案件移交、多方联动的工作体系,建设知识产权保护长效机制,联合开展专项市场检查与执法行动,健全保护知识产权举报制度,成立知识产权举报投诉服务中心,开通知识产权举报投诉电话。通过这些措施,不断降低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交易成本。
阅读链接
承接国要找准发展服务外包的突破口,突出自身特色
国际服务外包的承接国能从服务外包中获取很多好处。近年来,国际服务外包的承接国数目急剧增加、竞争日益激烈。2010年的Gart外包排行榜中,新西兰、爱尔兰、加拿大、新加坡等许多成熟的国际服务外包的承接国最终没有进入榜单。这不仅说明国际服务外包的承接地正在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更加说明国际服务外包承接地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印度和菲律宾在话务服务行业的竞争、中国和印度在亚太市场上的争夺无疑都是竞争加剧的表现。竞争的加剧给承接国带来了非常消极的影响。如承接国为了获得订单,纷纷压低报价,导致承接国利润下降,甚至带来恶性竞争。
竞争加剧的很重要的原因是承接国之间同质化的发展趋势。如果承接国能找准发展服务外包的优势和特点,走一条符合自身国情的特色服务外包发展之路,就能避开同质化,错开竞争。但是,如何才能做到特色发展呢?著名国际经济学家、亚太总裁协会全球执行主席郑雄伟认为:
首先,要准确把握服务外包行业的发展趋势。目前,国际服务外包的方式有三种: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和知识流程外包(KPO)。而KPO作为一种新的服务外包的方式,正在国际服务外包市场上快速发展。如果承接国能灵活地配置国内服务外包行业的比例,大力发展新的服务外包方式,则其就可以避开各承接国在传统的服务外包市场上的竞争。
其次,要进行适当的政策引导。承接国的服务外包业务要得到大的发展,必须进行政策的引导和扶持。承接国有意识的政策扶持和引导使服务外包行业能够健康地发展。爱尔兰的服务外包行业就是在欧盟各项支持政策和爱尔兰国内优惠政策的双重推动下实现快速起飞的。
最后,要找准发展服务外包的优势和特点。国际服务外包的发包国选择承接国主要根据承接国的国内环境、人力资源、基础设施、成本等因素来综合确定。因此,对承接国来说,如何发现自身在这些方面的优势就是非常重要的任务。
埃及和乌克兰就是比较典型的国家。从埃及来看,其主要考虑的就是人力
资源方面的优势。埃及国内的人力资源成本极低,同时人才的国际化程度比较高。许多人都兼修英语、法语、阿拉伯语等语种,因此,埃及利用自身的多语种优势,大力承接欧洲的服务外包业务,逐步做大了服务外包行业。从乌克兰来看,其国内的IT人才众多。乌克兰的信息技术人才丰富,人才总数居世界第四,每年有1。4万信息技术专业人员毕业。因此,乌克兰充分发挥这种优势,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信息服务出口第五大国,2010年信息服务出口额达10亿美元。
因此,承接国要实现错开竞争的目的,必须通过各种方式,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长。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规避竞争,实现国内服务外包行业的快速发展。
资料来源:郑雄伟,《承接国要找准发展外包的特点,避开同质化》,2012。04。03,
。2011zthd2011wbexpert201105t20110522_508021747。shtml。
综合训练
【基础练习】
(一)概念解析
外包服务外包国际服务外包信息技术外包业务流程外包知识流程外包
(二)概念比较
外包与国际服务外包信息技术外包与业务流程外包业务流程外包与知识流程外包
(三)问题与思考
1。国际服务外包可分为哪几类?
2。国际服务外包贸易有哪些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