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节 国际会展服务贸易概述(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一节国际会展服务贸易概述

目前,会展业已发展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据估算,国际会展业的产值约占全世界各国GDP总和的1%,如果加上相关行业从会展业中的获益,会展业对全球经济的贡献则达到8%的水平。会展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已达到1∶9的水平。为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国际间的经济交流日益频繁。各国政府及企业正在不断地寻求更多的贸易机会,以开拓境外新市场。国际会展服务为此提供了良好的展示性运作平台,通过展示性的特殊市场化运作形式,来提高经济交流的成果与效益。

一、国际会展服务贸易基本概念

(一)国际会展服务贸易产生的逻辑线索及概念演变

作为一种经济活动,会展是各类参展商在组展商所提供的共同经济平台上,向其买主及观众展示并推销其展品及商品的行为过程。这一过程是由一系列展示性的商务服务活动所构成的,其本身渗透着买卖双方进行交易的全过程,所以会展服务也可以称为“会展服务贸易”。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当人类进入电子和网络时代后,各国的会展活动迅速越过国界,相互渗透,成为国际性商务服务活动的一个不可缺少的交易形式,由此“国际会展服务贸易”也就应运形成了。

从经济学的意义上讲,“会展服务”是指一种以展示性的推销为特色的服务产品。马克思指出:“服务这个名词,一般说,不过是指这种劳动所提供的特殊使用价值就像其他一切商品所提供自己的特殊使用价值一样;但是劳动特殊使用价值在这里取得了‘服务’这个特殊名词,是因为劳动不是作为物,而是作为活动提供服务的。”会展服务是基于一个主体(个人和组织的)的活动的性能,是一个可触知产品的延伸,物化的载体和非物化的行为过程,二者相互结合,构成了购买者的需求。会展服务是一种产品,它在交易中所转移的不是一个可触知的物体的所有权,而是一种契约式的租用,是一种物化产品的修理和衔接。

从产业角度看,会展服务业已经成为第三产业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技术更新和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工业分工越来越细。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人们在经贸活动中越来越重视信息和技术的交流。同样,会展业也不断向横向和纵向拓展和延伸,会展活动不再是单纯地为“展”而展、为了“销”而展,而是附加以经贸洽谈会、技术交流会、专业研讨会、新闻发布会、报告会等各种形式的会议等,为参展商和参观者提供更多信息交流的机会,充分发挥展览传递信息的功能。这样,就形成了“有展必有会”的展会相结合的发展格局。

狭义的会展服务是指展览及伴随其开展的各种形式的会议的总称。

从广义上讲,“会展服务”应包括会议和展览两个方面的活动。即会展除了展览及伴随其举办的会议以外,还包括大型国际会议(如世界建筑师大会、世界万国邮联大会等),体育运动会(如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各大洲运动会等),以及各种形式的节日(如旅游节、花卉节、服装节等)。

将展览与国际会议、运动会和节日一起统称为会展,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会议和展览活动举办的场所、设施往往合一,如现代新建的会展中心或展览中心、大型酒店,一般都同时具备会议和展览功能。二是会议和展览,尤其是大型的国际性会议和展览会,都具有影响大、规格高,能够拉动社会综合消费等特点。据国际大会和会议协会(ICCA)的统计,全世界每年举办的参加国超过4个、与会外宾人数超过50人的各种国际会议有40万个以上,其总开销超过了2800亿美元。

(二)会展经济与会展业的关系

“会展经济”和“会展业”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会展经济是以会展业为主体的产业链体系,是以会展及相关活动为内容的综合经济运作形式,即是以会展业为龙头,与相关各行各业相互配套,共同运作,从而产生整体效应的经济现象。其主体包括所有会展活动的参与者(即组展商、参展商和观众等),它属于宏观经济范畴;而会展业则属于现代无形产业之一,它是以组展商为主体、以经济效益为目的、以展示性的营销为特色的“过程性”的生产活动。它与其他相关服务性行业构成相互配套和合作的关系,最终形成系统性的会展经济。会展业可以带动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需要相关行业的有效配合与响应,属于微观经济范畴。

会展经济包括会展业,会展业是会展经济的中心和支撑点,但不等同于会展经济;会展经济是会展业与其相关行业进行合理配置基础上所产生的一种综合的经济效应。会展业是会展经济的具体实现过程和形式,是由组展商(包括展会的具体组织者、展览场馆的拥有者、展览设计搭建单位等)组办的,围绕会议、展览等进行的一系列经营活动。会展业与其相关行业配套运作和发展。参展商、各类买主及参展观众在组展商搭建的经济平台上,进行商业性的交易活动,构成了壮观的会展经济。

会展经济活动具有巨大的经济带动效应。通过举办各级各类会议和展览,在取得直接经济效益的同时,带动一个地区或城市相关产业的发展,以达到促进经济,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目的。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门类之一,会展业可以带动交通运输业、物流业、建筑业、商业、广告、旅游、金融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会展经济的突出特点在于它既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又能带来广泛的社会效益;既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更能带来间接的经济效益。成功的会展可以迅速提高主办城市或地区的知名度,使酒店、旅游、餐饮、交通、装饰、通信、零售、广告、印刷、物流货运等行业都从中受益,大幅度地增加经济收益。同时为社会提供大量相关的就业机会,并促进当地经济和贸易的迅速发展。由于会展经济对举办地的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等具有全方位带动效应,且效果显著,所以会展经济通常被称为当代的“城市面包”,并作为新型的“绿色经济”而备受地方政府和企业的重视和推崇。

(三)展览及展会活动的历史演变和发展

展览,从字面上讲,“展”有“陈列”、“展示”的含义;“览”有“观看”、“欣赏”的含义。因此概括地说,展览就是把物品陈列出来,供人观看。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展览始于古代畜牧业、农业和手工业产品的展示和交换。

由于展览从产生到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以及各国经济、文化发展程度存在着很大差异,因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展览也就被赋予了不同的名称和含义。

在西方国家,常见的展览基本词有Fair、Exhibitioion、Show。

Fair:在西方国家,fair是传统形式的展览会,相当于中国的集市和庙会。fair是一种综合性的市场,参加展览的有商人也有消费者,展出商品既有农产品也有工业品。许多现在闻名的欧洲大型综合性博览会,如德国莱比锡博览会、法兰克福博览会等都是从fair发展起来的。在西方,一些规模庞大、内容繁杂的综合性展览仍被称为fair,如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为Industryfair。

&ioion是在fair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展览形式,也是被最广泛使用的展览名称,通常作为各种形式的展览会的总称,如industrialexhibition、agriculturalexhibitioion等。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办的第一次世界工业博览会(TheGreatExhibitioriesofAllNatioExhibition)。

&ioion这个词最早起源于法国,是法文的展览会。在近代史上,法国政府于1667年第一个举办了以展示、宣传国家工业实力为目的的法国艺术展览会。由于这种展览会不做贸易,主要是为了宣传,因此,exposition一般指“宣传性质的展览会”,现代举办的博览会一般称为exposition。在法语国家和北美等英语地区,exposition使用比较广泛。

Show: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贸易性质的展览会大多称作shoublicshow等,而宣传展览会被称作exhibition。

在中国,展览基本词有集市、庙会、展览会和博览会,其他词汇如展销会、交易会、看样订货会、交流会、贸易洽谈会、展示会、展评会等都是由这几个词派生出来的。

二、会展服务贸易的经济特征

(一)会展服务贸易是一种无形的贸易活动,属于服务业范畴

会展服务的空间形态是不固定的、不直接可视的,因而是无形的。其生产和供应是伴随着消费者的消费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随着生产者的生产和消费者的消费而不断地产生、转移和消失。人们可以根据产品的空间形态直接判断它的价值或价格。会展服务是一种行为,同时又是一种义务,一种性能。一方面,服务提供者通常无法向顾客介绍空间形态确定的服务样品;另一方面,服务消费者在购买服务之前,往往不能感知服务,在购买之后也只能觉察到服务的结果而不是服务本身。

(二)会展服务产品的生产和消费通常在时空上是同步的

会展活动是在组展商提供的共同平台上由各参展商向各类买主及观众展示并推销其展品及商品的过程。这一过程是由一系列展示性的商务服务活动所构成的,其本身就渗透了买卖双方进行交易的全过程。作为无形产品的服务在生产和消费两个方面,通常在时空上是同时发生的,即提供商品者和商品消费者不可分割。这种不可分割性要求在具体的服务过程中,服务提供者和服务购买者不能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割开来,双方必须在同一个服务平台上,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动态的生产、转移、消费。双方同时或任何一方终止这个过程,都意味着整个生产和消费过程的停止或完成。

(三)会展服务产品一般不易储存

因为会展服务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是同时的,一旦被生产出来,一般是不能搁置的,即不可能处于库存状态。组展商一旦把展台搭建起来并组织展览,如果没有或没有足够的参展商和观众的参与,同样是没有收益的。当然,在特殊情况下也有例外。

(四)会展服务产品受买卖双方共同影响,存在质量差别

因为会展服务产品往往受到买卖双方的心理和生理的影响,它是一种“过程性”产品,所以同一种会展服务产品,其消费效果和品质也可能存在差别。这种差别来自供求两方面:其一,因会展服务提供者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态度不同(因人、因时、因地不同而各异),使其服务质量产生差异;其二,消费者对服务产品的感受差异或特殊要求,也会产生质量差异。所以,对于服务性产品来说,统一的服务质量标准只能规定一般要求,难以确定特殊的、个别的需要。这样,会展服务便有了一定的质量弹性。

章节目录